2,18,为什么外企流行5S管理 【原文】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19.22』 【译文】
![半部论语治天下 为什么外企流行5S管理——《半部论语学管理》](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9030585458335.jpeg)
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说:“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文王武王的道,并没有失传,还留在人间。贤能的人可以学到它的根本,不贤的人只能学到它的皮毛,文王武王之道是无处不在的。孔老夫子何处不能学呢?又何必一定要有固定的老师呢?” 【评析】 孔子的学问在当时被认为是继承和发扬了周朝的文武之道,事实上孔子自己也是以恢复周礼为奋斗目标。别人自然会质疑:孔子关于周礼等的学问是从哪里来的呢?子贡则认为,学习周朝的文武之道,并不一定要师从某一位固定的老师,而是可以从许多途径去学习。学习文武之道是如此,学习管理之道也是如此。 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学习中如果能有一位高明的老师指导,学习起来自然事半功倍。我所接触的许多在华大型外资企业,也每年都举办旨在提高管理水平的各种管理培训,但是即便如此,相对于每个管理者来说,这样的学习机会和时间也是非常短暂的,而在更多的企业,这样的学习机会更几乎是零。因此管理者如果单纯指望通过企业提供的学习机会来提高管理水平是远远不够的。 子贡认为,文武之道的学习是无所不在的,我认为管理之道的学习也是无所不在的。尤其是对于一个正在管理岗位上的管理者来说,工作中的时时刻刻都可以成为学习的机会。正如俗话所说的那样:“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 怎样才能将每天的日常管理也当成是学习的机会呢?又怎样才能从日常管理中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呢?简单来说,就是要以学习的心态来随时观察、留心、思考管理中的一切人物、事件和现状。 例如,许多外资企业都推行“5S管理”,所谓“5S管理”是日资企业发明的一种现场管理模式,“5S”的意思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这五个日语单词的第一个发音的罗马字头。“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这五个词看似简单,也平淡无奇,但是任何管理者如果能真正领会到这五个词的管理核心,都将极大地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这五个词的内在关系是这样的:通过具体简单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来培养人的良好“素养”,提高了人的工作“素养”之后,又能促进“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的层次,如此循环促进,自然会极大提高管理者乃至全体员工的工作素质。在此基础上,不但有形有物的东西可以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你的工作思维习惯甚至心态等也都可以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变得更加完美。正如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那样:“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⒉11』。 为此,许多外资企业为了将“5S管理”持续坚持下去,都会成立一个专门的“5S活动推进委员会”,然后定期到各部门去做“5S”检查。这个时候我们就会看到一种现象:管理者自己也知道自己所管理的部门平时现场管理比较混乱,一旦知道要来检查了,立刻匆忙安排所有人员突击准备迎接“5S”检查。等到检查人员一走,立刻又恢复到了原来的脏、乱、差的状态。 这样的管理者,属于典型的管理水平长期提不高又缺乏学习热情的管理者。其实要提高管理水平很简单:你只要每天上班都能以第三者的眼光、比如以5S检查人员的眼光、来观察检查自己的管理范围和部下,发现问题立刻改善,时间长了,自然能提高你的管理能力。 5S管理是这样,其他的管理也是这样,只要管理者时刻以学习之心投入每天的工作,随时随事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提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