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你会使用作业指导书吗 【原文】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阳货17.4』 【译文】 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管理。’”孔子说:“学生们,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评析】 这个小故事读来非常有趣,由此看来,孔子与弟子们的关系是非常融洽的,而且孔子也不是一整天板着脸,甚至还会与弟子们开开玩笑,也难免在玩笑中说错了话。好在孔子在听到弟子的批评后,不但没有恼羞成怒,还立刻知错就改,实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孔子觉得管理一个小城,也运用管理大国的方式,有点杀鸡用牛刀了,这样的心态就与我们许多管理者在管理一个小企业,或在一个大企业中管理一个小部门的时候会产生大材小用,杀鸡用牛刀的心态是一样的。这种心态,在怎样对待作业指导书上表现得最为典型。
![伙房管理作业指导书 你会使用作业指导书吗——《半部论语学管理》](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9030392114953.jpeg)
中国的企业管理者普遍对作业指导的认识存在着严重误解。根据我的观察,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管理者认为现场的作业指导是可有可无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操作工,觉得作业指导不是为了指导他们的操作,而是为了给来访客、尤其是质量体系审查的人看的。因此,作业指导书写的内容与操作工的操作不一致,作业指导书放在操作者操作时看不到的地方的现象比比皆是。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现代化企业的流水线已经将复杂的工业技术尽可能地简化为一道道简单的操作工序,这些工序,基本上几分种就能学会,几个小时就能熟练掌握,学会了之后也就根本不再需要了,用工人的话说,是闭着眼睛都会,还要作业指导书干什么? 作业指导无法取代的作用,一是可以将口头指导的内容用书面记录的方式详细地记录下来,以便操作者准确掌握;二是可以将这道工序的注意事项、要点、关键,清楚地表达出来;三是可以将这到工序,以及这个产品在过去的生产过程中曾经出现的问题点,以及对策,详细记录下来;四是可以将以后要进行的对策,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这样不管这道工序的操作者变动过多少次,都能全面了解这道工序中的全部情况;五是可以避免操作工以讹传讹,前面的人口头指导错了,新员工也不知道,一直按照错误的方式去操作,直到出现质量事故才发现,有了作业指导书,就可以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 而且,作业指导书不是一次做完了之后就固定不变,而是要根据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将改善对策、注意事项等追加进去。 正如泰勒在其《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归纳的科学管理理论思想精要的第三点“标准化原理”所说的那样,要把工作中多年积累的经验知识和传统的技巧归纳整理并结合起来,然后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找出其具有共性和规律性的东西,然后利用上述原理将其标准化,这样就形成了科学的方法。用这一方法对工人的操作方法、使用的工具、劳动和休息的时间进行合理搭配,同时对机器安排、环境因素等进行改进,消除种种不合理的因素,把最好的因素结合起来,这就形成一种最好的方法。 所以,作为一个成熟的管理者,不但需要理解作业指导书的全部功能,还需要学会怎样制作和持续修改作业指导书。一份合格的作业指导书,通常必须要具备工序图片、操作程序、注意要点等内容,图片要重点突出,并加上辅助箭头和文字说明,说明文字要简浅易懂。作业指导书一定要有作成、审查、批准和明显的有效日期,要保证是最新版本的作业指导书。利用好作业指导书,对提高管理水平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