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总面积3317平方公里,地形呈不规则长条状,地貌类型多样,平原丘陵皆备,河湖水网密布。芜湖历史悠久,春秋时期就是吴国的边陲要塞,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正式更名“羌湖”。南唐时经济已经比较繁荣。宋代时冶炼业和明代时印染业十分发达。清代,芜湖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重要商埠和全国四大米市之一。 1876年,芜湖被辟为通商口岸,迎代羌湖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建国初期和计划经沂时期,国家在芜湖集中投资建设了造纸、纺织、卷烟、 逗艏、冶炼、仪表、化工、医药等一批工业项目,形成了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芜湖市经历了两次大的行政区划的调整,现辖芜湖、繁昌、南陵三县和镜湖、鸠江、弋江、三山四区, 总人口231万,其中市区106万。1978年6月,芜湖被国务院批准为开放城市;1985年升格为全国甲类开放城市。1991年10月,芜湖港对外籍轮开放。1992年7月,成为沿江开放城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的政策。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2年6月,设立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四个国家级”的开放政策,为芜湖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三十年间,芜湖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7.45亿元起步,年平均增长11.9%,2007年达到580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0年的443元,年均增长13.4%,2007年增至13234元,增长29.9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95元,年均增长14.7%,,2007年增至5050元,增长53.2倍。
在改革开放进中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芜湖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锐意改革,扩大开放,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运行质量,统筹城乡发展,积极融入长三角,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狠抓招商引资,突出园区战略,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培育了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三大支柱产业,促使国民经济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推动城市经济进入工业化高级阶段,促进城市化加速发展期向城市一体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