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 省会三年大变样的深层次要求与建议



一、省会石家庄“三年大变样”的基本内涵

“三年大变样”工程以优化城市布局为出发点,为省会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强力支撑。然而,城镇化建设不仅仅是盖高楼、修马路、建广场、搞绿化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体会省会三年大变样的深层次要求,避免造成只顾形象和城市功能、与经济发展联系不密切、规划不全面的误区,我们应明确当前省会城镇化建设需要注重的几个问题。

第一,城市生态建设问题。由于石家庄建市和成为省会的历史较短,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对城市建设、管理规律认识不到位。城区面积小而且人口众多,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据有关资料显示,城区每平方公里人数已经超过一万人,比全国任何城市都要多。人口的大量聚集,推动了城区建筑物的增多,带来了很多环境问题,潜藏着很多安全方面的隐患。随着城市的急剧扩张,省会的建设和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布局混乱、城市配套功能不完善、城市建设缺乏创意、生态环境不理想、市场化运作水平较低等问题。

第二,京津冀产业对接问题。京津冀区域发展一体化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但三省市协同发展的程度尚未达到理想水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京津冀资源整合不力,分工度低,产业结构与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相适应。产业结构高度相似,产业间缺乏分工协作。其次,京津冀区域面临自然资源紧缺、利益纷争问题,缺乏一个稳定的利益协调机制。其三,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不足,科技创新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其四,我省经济发展水平与北京、天津相比落差过大,产业配套能力过弱,无法做到产业链的延伸。石家庄作为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对原有的产业布局进行科学调整,以实现对京、津的有效对接。《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即将推出,将更加明确三地的功能定位问题、产业布局问题以及分工合作问题,产业对接将因此迎来转机。

第三,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前文已经提到,省会石家庄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但是,我们很清楚的意识到,城镇化建设进程会进一步加速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要有1000多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更多的农村人口和外来人口拥入,使本来城区面积有限的省城人口密度急剧增大。怎样提高石家庄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力”?这主要取决于石家庄就业机会的多少,而就业机会的多少直接受制于“制造”就业机会的二、三产业的发展及转移劳动力的适应能力。目前,城市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在现有经济发展水平下,进一步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不容乐观。此外,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农村承包土地问题等也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第四,城市旧宅社区改造问题。旧宅社区改造是城镇化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因为搬迁和翻建不仅涉及到庞大资金的来源问题,还涉及到产权的界定和利益的调整。旧宅社区当前的现状是住宅面积大,建筑成本高,每年还可为业主带来相当可观的租金收益,需要补偿安置的数额巨大。而且,业主对于拆迁普遍有抵触情绪,这给改造单位带来巨大的交易成本与风险,令开发商望而却步。此外,旧宅社区因土地产权不清晰而产生了大量违法建筑,给城中村改造带来很大障碍。

第五,冀中南区域发展带动力问题。石家庄作为冀中南区域规模最大的中心城市,是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战略节点。首钢搬迁和曹妃甸工业区的建立,使冀北地区发展已进入快车道,而冀南地区的经济腾飞则尚待时日。石家庄目前已经确定了“1+4”组团的城市发展模式,但是,加快石家庄的发展步伐,充分发挥其领跑作用,不应仅仅局限于周边各县。作为省会城市,有责任和义务同周边的邯郸、邢台、衡水等冀中南地区进行经济技术协作,切实做大、做强、做优环省会城市群,巩固提高在全省城镇化建设中的“领头羊”地位。石家庄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应更好的发挥省会城市应有的带动力和辐射力,冀中南地区的协同发展问题相比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而言,是一个更具挑战的命题。

二、省会石家庄“三年大变样”的深层次要求

 发挥省会城市优势资源的集聚效应。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省会城市在人力资源、科技资源、文教资源等方面都具有比较优势。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实现省会石家庄“三年大变样”的重要环节。

第一,突出城市个性化发展,建设城市和谐生态环境。一是扩大城区面积,降低人口密度。石家庄面对退二进三的重大历史机遇,搞好卫星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卫星城文化娱乐商贸设施建设,吸纳主城区人口疏散和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扩大城市市区面积,降低人口密度,建设好市区人口和产业转移的主要接纳地。二是搞好可持续性规划,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必须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全面性和可持续性。对这样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一定要有长远眼光、战略眼光,决不能短视。石家庄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确立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龙头地位。要不断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是增强城市承载力、集聚力和辐射力的关键环节。石家庄作为冀中南都市圈的中心城市,要提前规划建设高架、立交等市内高速通道和外环路,做好轻轨、地铁等轨道交通的前期论证工作,为都市圈的形成创造条件。三是明确城市定位,彰显城市个性化。衡量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不是看它规模的大小,而在于它是否有准确的定位,是否有完善的功能。石家庄建市不足一百年,伴随着铁路的兴建而逐渐发展起来,成为河北省的省会也仅仅四十年时间,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富有朝气却缺乏文化底蕴。城市特色是城市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城市文化、建筑风格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体现,是城市的个性和标志。没有个性的城市,就没有生命力。一个城市如果失去了特色,也就失去了生命力。民心河环城景观、汊河湿地景观等已经成为石家庄一道亮丽的风景,“中国药都”、“重要商埠”等产业定位让石家庄的未来更加清晰。石家庄在今后的建设和发展中,要按照彰显特色的要求,深度挖掘城市文化,显示城市的独特魅力。同时,石家庄在构筑多种产业布局的同时,更加突出“中国药都”、“重要商埠”等产业的主体功能,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四是理顺城市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城市管理是政府部门决策水平、领导艺术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也是建设现代文明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二十一世纪的大城市中各类要素快速流动、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功能能否得到有效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需要抓好城市的科学管理,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石家庄应积极推进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推行特许经营制度,盘活城市资产,放开城市建设投融资市场、经营市场和作业市场。塑造城市建设的文化品位和生态形象,保护传统文化,搞好生态景观建设,营造良好人居环境。

第二, 内外兼顾统筹发展,促进产业合理对接。一是政府搭建平台,科学引导产业对接。科学引导产业对接,不仅依靠市场力量,而且更需要政府来搭建平台,保证人才、环保、生态、基础设施等相关配套建设。石家庄的优势产业集中在医药、纺织、商贸、电子四大主导产业,与京津地区具有良好的互补性,也是产业对接的重点。在实现城市布局和产业布局的良性互动的同时,还需进一步拓展招商引资的力度,借助外力实现产业对接的全方位升级。二是兼顾区域内外,全方位实现对接。石家庄的产业结构调整,既要考虑本市产业和驻地企业从事的产业协调发展,又要考虑对其他地市产业的协调带动作用;既要依托本市优势资源,又要考虑利用市场机制可配置的省内外资源;既要考虑现有产业基础,又要考虑未来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发展河北省的省会经济,既要充分利用工业基础的优势,又不能停留在传统工业,要注重提高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特别是要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是加强经济技术合作,构建开放的市场体系。我国已经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省会城市更要重视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石家庄作为京津冀都市圈的第三大城市,不仅要发挥全省经济中心的作用,还要面向国内外建立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增强对省内外、国内外经济要素的聚扩能力。注重发展外向型主导产业,带动省域经济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

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增长,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一是拓展二三产业发展空间,实现产业人口“双转移”。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进而达到转移人口的目的,产业与人口的“双转移”为缓解人口压力提供了一种可能。石家庄应立足四大主导产业,积极发展相关配套产业,拉长产业链,为广大农民群众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就是农民变为市民的过程,扩大了城市人口规模,拓展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又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进一步缓解就业压力。二是城镇化连接工业农业,加速向一元经济转变。城镇化发展,一方面关联着工业化,另一方面关联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城镇化进程,不仅可以有效地推进工业化发展,壮大城市经济实力,而且能够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转移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彻底改变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为现代一元经济。把闲置在农村的劳动力逐步有序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集聚,农民转变为市民,实现这样一个深刻的社会转型,将是我国今后几十年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三是改革体制注重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工是农村劳动力的典型代表,他们作为弱势群体,其自身权利的保护问题近年来成为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在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利的问题上,学校在收费管理上要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不得歧视;在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上,各部门应加强监管,保证农民工居住场所符合基本的卫生和安全;在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上,应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障金制度;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上,应明确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如有必要还须缴纳意外伤害保险。此外,在农民工的培训上要加大力度、形式丰富、注重实效,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职业培训学校,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多渠道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第四,推进城市旧宅社区改造,力求置换式改造提升。一是政府主导旧房改造,因地制宜方式多样。政府在城市旧住宅改造中处于主导地位,可以通过另辟一块住宅地来置换旧宅社区的地产,也可以通过放宽房地产商改造旧宅社区中建设高度的限制,以及减免开发中部分附加费用等方式,使房地产开发商有能力以新建住宅的期权来逐渐置换旧宅社区的现有住房,还可以通过将现有住宅的使用证变更为城市住宅产权证,使业主获得可以出售和抵押的完整产权,以此来换取村民在住宅拆迁补偿价格上的让步。二是解决土地产权问题,消除住宅改造障碍。旧宅社区改造是推进城市化进程、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建设友好型城市的客观需要,是城市住宅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旧宅社区改造问题的实质是就是解决产权、规划、地价及拆迁补偿安置四方面问题,其中解决土地产权问题又是旧宅社区改造的基本前提。三是集体经济自行改造,突破改造成本瓶颈。城市住宅改造置换的瓶颈问题就是改造的成本问题,也就是拆迁补偿问题。许多项目地处城市黄金地段,不得不因为拆迁补偿资金问题而搁置,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形成一个极不协调的“城市洼地”。可以尝试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前提下,鼓励旧宅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自行改造这为,不仅容易解决拆迁补偿这个重大障碍,还省去了开发商的利润部分,总体上降低了改造项目的开发强度和改造成本。因此,石家庄应提倡旧宅社区组织对旧宅社区进行自行改造,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允许其它开发单位参与改造。当然,对于部分涉及公共利益的旧宅社区改造项目也可由政府组织改造。

第五,明确中心城市功能定位,领跑冀中南都市圈发展。一是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交通网络提升物流水平。石家庄共有市以上科研机构80多个,高等院校10多所,中等专业学校50余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50万人。其中,原信息产业部第54所、13所和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等,在半导体、卫星通信、测控技术、农业现代化技术等领域代表着国家水平。在产业方面,按照“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适度发展重化工业”的思路,在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循环经济化工示范基地、信息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纺织服装基地以及华北商埠的建设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此外,石家庄作为全国重要的铁路和公路枢纽之一,为区域经济的产品流通、要素流通、产业流通等构筑起了便捷的交通网络。这些都为石家庄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龙头奠定了基础。二是加强同周边腹地协作,形成发展辐射带动源。据相关报告分析,石家庄的辐射范围应该在定州以南,邯郸以北,衡水以西,甚至可以包括鲁西、豫北、晋中南地区。以石家庄市为核心,与卫星城建设、产业布局相结合,建立合理分工、职能明确的城市集群和产业集群,以石家庄为重点带动冀中南都市圈的发展,成为京津冀都市圈的一个子系统。石家庄要带动冀中南都市圈发展,必须加强同周边腹地的沟通和经济协作,促进石家庄作为增长核心的成长,积极挖掘城市发展的潜力和优势,激发城市发展的动力。周边城市要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共同构建工业产业链,根据各地资源优势形成产业分工合作的最优格局,利用省会产业技术优势掌握产业生产链条的高端环节,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三是紧密结合产业发展特点,加速建设新型都市形态。根据省会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培育都市特征鲜明的特色经济形态与功能。以石家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企业“集体搬迁”为契机,建立和完善都市型工业发展体系,进一步整合各类资源,建立新型工业园区,实现工业经济的二次腾飞。常山股份搬迁至正定、华北制药落户良村生物制药基地等都成为加快产业机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的成功案例。石家庄要进一步扩大产业辐射范围,形成一批与城区服务业紧密融合、与郊县产业基地互为补充的都市工业园。此外,为进一步提升省会在区域发展中的带动作用,石家庄还须培育新型商务业态,加速形成总部经济,推动形成新型都市经济形态;培育新兴领域服务业,适应消费升级需要,合理引导消费扩张。

 

 

(课题组组长:王书利,副组长:曹金生、胡冬原,

本报告执笔:苏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77811.html

更多阅读

大S女儿的名字有什么问题? 大s女儿照片

本文由灵机特约永洋老师专稿。大S徐熙媛与汪小菲于2011年结婚,相对于妹妹徐熙娣这几年来生了三个小孩,三年下来她的肚子迟迟没有什么动静,相信她本人也有很大的压力。今年四月22日,终于怀胎生下一女,取名「汪希玥」。这张大S与女儿对望的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火爆的原因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官网

曲一线从2003年出书,2004年大卖,2005年火爆到2006年持续火爆,真让书业老大们刮目相视,小视中却有几分怯意,又有几分慕色。那么曲一线的书到底怎么了,确切说《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到底怎么了,它在市场上火爆的原因到底在哪里?笔者曾先后担任过

苍耳:三十年诗歌流派的争锋与兴替上

中国最近三十年现代诗歌的转换、升降与演进,是与众多流派的兴替、消长、聚散不可分的。要评估一条巨河的宽度、流向和水量,除了考量它本身的河床以外,它众多的支流无疑可以提供另一角度。“流派”的原始义指的正是水的支流。一条没有支

声明:《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 省会三年大变样的深层次要求与建议》为网友经典事儿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