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物价上涨指数 从物价上涨谈中国经济风险与消解



[内容摘要]2008年上半年中国经济面临十分复杂的形势,是我们不熟悉的经济现象,更谈不上经验。作者从物价问题入手,对中国目前的经济问题进行了罗列式摆设,提请读者注意中国经济的确存在较大的风险与产生经济危机的可能,并给出了几个粗浅的想法(“馊主意”),仅供参考。

[关 键 词] 物价上涨   调控困难   潜在风险    研究探索   “馊主意”

物价上涨,是市场对原有产品比价不合理做出的合理的反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变动往往是结构调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指针。

物价稍有波动,就会牵动许多人的心。政府对此也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措施稳定物价。

我们关注物价,最重要的还是关注物价背后的民生问题,而且这与收入分配差距有关。我国目前还是一个转型国家,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这是一个事实。从社会领域看,由贫富差距过大,还会造成心理落差和非理性行为,甚至危及社会稳定大局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富人也希望物价稳定,比如对房价问题:富人们希望借此增值保值,在房价上涨时,对他们来说,购买房产是实现财富增值的好办法;而并不富裕的人买房,只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房价上涨对他们是直接的资金压力、还贷压力、生活压力,而财富增值只是说说而已。作为开发商,赚钱是最实际的,希望房价上涨,谁出钱多就为谁盖房,因为企业不追逐利润就不是企业了。房价下迭时,富人财富就会缩水,想买而买不起房的人,却认为降得不够;而政府担心经济下滑,银行着急贷款收不回来,开发商就会亏损,甚至倒闭。

所以说,物价稳定才是最好的选项。但是,经济社会总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它是按经济规律行事的,相对稀缺的资源,需求大于供给价格就会上涨,相对丰富的资源,供给大于需求价格就会下降。期货交易又放大了价格变化的信号,世界市场的物价变动尤其如此,没有必要去研究世界物价变动的原因,重要的是研究我们如何应对。

价格,是市场经济调配社会资源的“无形之手”、“无情之手”,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就是选择了这只手的功能,并认可它,尊重它。

一、中国经济问题,政府决策困难多

在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由收入分配差距引发的民生问题,会体现在方方面面,物价也不例外。在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福利制度的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操作面临许多困难。

    第一,中国政府既怕通缩又怕通胀。通缩了,怕失业过多,是民生问题;通胀了怕多数人生活水平下降。

汇率,是货币的价格,汇率变动,也是价格问题。我国目前的汇率升值了,怕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不升值流动性过剩难以解决,又怕出现通货膨胀。

    第二,在紧缩政策实施中,考虑短期问题太多,不得不小心谨慎。为了民生问题不得不放弃一些利益,地方政府更多的是想到动用行政手段,而这往往是违背市场规律的行为。由于缺乏解决民生的制度性的安排,政府不得不随时关注市场出现不利的苗头。

    第三,中国形成了一种遇事不信任市场的习惯。比如,一些物价在供求关系自发调节引起上涨时,政府为照顾困难群体不得不采取的行政限价,往往会造成更多厂商的退出,从而加剧短缺。

第四,这样下去,会形成一个事无巨细的大政府,政府总有管不完的事情。事实上,比如猪肉涨价,这是一个市场化的部门,政府可以只做两件事情,一是管最低生活保障,发挥兜底的作用。二是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涨价后,自然会有更多的厂商进入,价格还会自动降下来。这样比管住许多具体的价格简单得多。

其实,我们的国家,虽然是世界上最开放的国家之一,加入了WTO,也在建设市场经济体制,但在处理国内经济问题时,往往或多或少地按计划经济时期的思维模式行事。物价一涨,首先想到的是抑制它,没有去分析物价上涨的深层原因,不去向广大人民讲清楚,有时甚至是有意隐瞒涨价背后的事实。

其实物价上涨,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现象,大可不必害怕。

二、08年上半年经济状况,有点吓人

2008年的经济形势,是中国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最难”的一年,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刻,许多经济现象,是我们不熟悉的,知识和经验都不足。

1、世界经济形势下走下坡路,中国仍在延续07年的宏观紧缩措施;美国在降息,中国不敢降,又不敢加息。

2、国际石油、粮食、大豆、铁矿石价格高企,中国房价还在涨。2008年一月份CPI同比上涨7.1%,二月份则同比上涨8.7%,三月份上涨8.3%,一季度CPI上涨8%,4月份CPI上涨8.5%,涨幅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别攀升0.2和5.5个百分点。上涨势头令人担忧。

3、美元在贬值,人民币在升值。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屡创新高,且升值幅度逐渐加快。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56%,2006年升值3.35%,2007年升值6.9%,2008年截至6月初上旬升值5.8%。三年累计升值(6月13日是18.61%,到7月21日)近20%。

美国是一个负债消费的国家,因此,美元贬值的收入效应是降低了美国家庭的实际债务负担,这符合美国人民的利益,尤其是对美国穷人有利。

4、进出口贸易增长比例仍然很高。2008年1-5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10120.8亿美元,同比增长26.2%,其中:出口5450.6亿美元,增长22.9%;进口4670.3亿美元,增长30.4%。5月当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207.8亿美元,同比增长33.2%,其中:出口1205亿美元,增长28.1%;进口1002.9亿美元,增长40%。外贸依存太高,是不可持续的。

5、外汇储备继续增长。2008年4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增加到1.76万亿美元,比东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外汇储备的总和还多。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对环球网记者说,这个数字实际上已经超过了世界主要7大工业国(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简称G7)的总和。

6、热钱流入国内数量惊人。6月24日,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专家张明在社科院网站上发表报告指出,在一定的经济学模型假设下,中国资本市场上的热钱数额惊人,已高达1.75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大约相当于截至2008年3月底的中国外汇储备存量的104%。

如此巨额的热钱是如何进入我国的,它正流向哪里,我国又该如何应对这场博弈难题?值得深思。

中国上半年这样的经济态势,的确有点吓人,越南的经济困难局面就是先例。

三、中国经济的风险描述与潜在危机

1、热钱到中国获利。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中美利差倒挂、中国股市过去几个月的暴跌和楼市调整,诱使热钱大举流入中国。境外热钱可能准备再次抄底A股市场,A股市场可能重演暴跌─抄底─狂飙─再暴跌的一幕。如果A股市场重蹈恶性循环,不仅国民财富会再次被大量掠夺,而且将对中国经济和金融造成重创。日本当年就因为热钱大量进入后迅速撤离,引发了近20年的衰退。当前越南也在重演这一幕,出现越南盾迅速贬值、股市楼市暴跌和物价飞涨等乱象。

热钱主要通过虚假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地下钱庄三条渠道窜进中国,如何堵截和监管热钱涌入,对中国经济特别是防范金融风险非常重要。除了监管部门加强监管以外,不让热钱有强大利益驱动是治本之方。大量热钱已形成中国经济金融安全的严重隐患,一旦处理不当,可能引发金融动荡,影响经济以至整个社会的稳定。

2、资源价格高企通涨压力大。国际油价、铁矿石、大豆、粮食价格的上调,CPI指数会受到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但要从根本上控制CPI指数的上涨和通货膨胀,最重要的还是要控制国内总需求的增长速度,而控制需求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加息政策。加息政策如果出台,必然会对资本和金融市场产生影响。如果银行进一步收缩银根,房地产市场便会首当其冲受到波及,届时可能会出现实质性的房价下调。引发房企和银行破产,金融危机的征兆就会显现。

3、从紧的货币政策可能引发灾害。防止热钱控制流动性过剩的政策,对中小企业带来较大困难,尤其是给房产开发商制造不少困难,甚至危机。仅房企资金缺口上半年达到了4000亿元(保守估计今年房产业资金缺口达7100亿元)。

我们期望的是“既要防止房价过快上涨,又要防止过快下跌”。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正在加剧,暴跌可能带来巨大的灾难性后果。忧虑并非说逼迫开发商降价,房价真的能够降下来。摆脱了高速飙升的困扰,无疑是一个好事,也是宏观调控取得成效的标志。

房地产市场为什么不能暴跌,不是说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宝贝,只能长不能跌,也不是说开发商绑架了谁,而现实的思考是由于逼迫大量的开发商企业破产会导致生产者变少,房屋数量变少,会进一步制造一波房价飙升的高潮。在当前资金链几乎要断裂的前提下,房企还没有选择大规模的降价促销,这说明他们知道降价不是办法,大规模竞相降价无疑自杀,不仅利润保持不住,而且到最后很可能亏损累累。所以,我们看到一个很奇特的现象:一方面资金回笼很困难,另一方面房价继续微涨。僵持下去的结果很难预料。

4、股票市场出现罕见大跌,危及中小股民。金融市场稳定与宏观经济稳定之间是存在着非常紧密的相关关系。如果金融市场出现了不稳定,如次贷危机的爆发引起了包括股票市场在内的全球金融市场震荡,就会引发金融危机,促使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短缺及利率上升压力。而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影响的延伸,必然会透过金融市场传导到实体经济中,又会引发经济增长放缓等市场影响。

美联储非常看重宏观经济目标(如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但也非常关注金融市场。从美联储此番应对次贷危机的政策措施宗旨来看,大幅降低利率和向市场大量注入流动性,目的就是要通过稳定金融市场来抵消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宏观经济风险。

反观我国,央行对宏观经济目标的关注程度非常高,但对金融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的重要性却注意不够。从目前来看,股票市场似乎仍游离于央行的政策视野之外。当我国股市从历史高点向下急跌了近60%时,央行仍在其金融稳定报告中仅提及其正在关注股票市场发展情况,并提示要避免出现大幅波动。但实际上,股票市场已出现了大幅波动。另外,也不见央行对股票市场大幅震荡有什么可预见性的干预措施。势必会对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产生因不干预而导致的宏观经济风险。

5、自然灾害加重通涨压力。雪灾、地震和洪灾一浪接一浪冲击市场,尽管近期洪灾的影响较有限,但灾情始终对通胀带来压力,三灾对下半年通胀持续产生负面的影响(不过,相关的灾后重建计划对经济还是有相当的刺激作用)。

6、人为压低石油价格后患无穷。中央政府对成品油等国际商品的持续补贴,压低价格,导致内地对相关产品需求庞大,间接推高了国际油价,粮食价格过低引发走私等(6月20日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自7月1日起,将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5分钱。液化气、天然气价格不作调整。)

国际商品必须与国际价格接轨,不接轨就是自掘坟墓。

四,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必须三思而后行

第一个三思: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次要矛盾是什么?主次要矛盾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矛盾与矛盾之间是否真是矛盾的?结合中国国情,我们必须解决的矛盾是什么?我们没有能力解决的矛盾是什么?哪能些矛盾解决对宏观有利?对政府有利?对人民有利?怎样解决对三者都有利?不利的方面是什么?有多大?

第二个三思:我们的目标是就业?是抑制通涨?是防止通缩?是防止金融风险?是宏观经济稳定?多个目标能否兼顾?矛盾的目标如何取舍?

第三个三思:世界经济形势与美国经济措施,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多大?我们的经济措施对世界有否影响?哪些经济现象应顺从经济规律办事?哪些经济现象可以政府干预?干预的程度与深度?干预的目标是什么?监测的方法是什么?

第四个三思: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如何贯彻落实?其直接和间接影响经济的路径与途径?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与地方经济发展倾向的矛盾点?地方政府应该如何执行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地方政府应该防止哪些违背宏调精神的行为发生?

第五个三思:经济的复杂性决定经济调控政策项目的多样性,中央每一项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控方向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通过什么手段调控?各环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各个部门如何做到协调一致?

第六个三思:哪些经济事项只能通过经济手段调控?哪能些经济事项只能通过行政手段调控?哪些经济事项只能金融手段?哪些经济事项必须采用财政手段?哪些经济事项只能采用税收手段?哪能经济事项无需调控任其自然?哪经济事项需要国际协调等等,等等。

上述六大类“三思”,是我国经济管理高层必须明明确确的事项,是现代国家经济管理的应有之义。我们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经济理论与经济知识的研究与学习,是当前经济界的当务之急,我们不能瞎子摸象式地管理13人口的大国。在没有搞清楚问题之前,必须谨慎行事,多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尤其是听取民间和反对方的意见,不为少数“精英经济学家”们的意见所左右。经济行为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之分,好的意见只有相对较优和次优之分。

五、面对复杂的经济现象,作者的几个“馊主意”

1、物价问题,不能看得太严重。世界市场的物价上涨,我国不能左右的情况下,只有顺其自然,不能硬撑着不让物价上涨。比如石油价格,粮食价格。这两种特品的价格不涨是错误的,上涨才是正确的选项。选择了开放,加入了WTO,就等于选择了大海的大风大浪。

一是财政补贴只能补给中国的穷人,不能补贴全世界,不能补给富人。二是石油价上涨,有利落于节约型经济的形成。三是粮食价格上涨,有利于中国农业处于弱势地位的转变。

2、采取围歼热钱的临时紧急经济措施。如热钱在中国目前的预期获利率,临时干预汇率市场,让人民币贬值同等比率或更高,让其预期负收益,待热钱因素缓解之后,再恢复到现在的汇率水平。

3、与世界经济大国和国际经济组织广泛接触,宣传我国经济政策措施与意义,取得支持与谅解,随时对经济措施的效进行评估与评判,适时调整政策措施。

4、对因宏观经济政策带来生活困难的群体给予经济补贴,建立职工工资、个人所得税扣除额随物价上涨而上长的调资机制。

5、抓紧时机推出一系列有利于建立“两型社会”、“和谐社会”的模式。如全民医保问题、社会保障全国统筹问题、燃油税问题、财政透明度问题、官员个人收入与财产公示问题,以及“人本生产”不足(教育、卫生、农业)问题等。

                                     2008年6月26日

                                                    

作者简介:柴福洪, 男, (1957年5月-- ), 湖北蕲春人,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研究员、所长、经济学硕士。

 2016年物价上涨指数 从物价上涨谈中国经济风险与消解

研究方向:高职教育、公共经济。

E-mail:[email protected]:0713-8348688传真:0713-8345265 

地址: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南湖桃园街109号 邮编:43800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77517.html

更多阅读

2016年媒体投放比例 从“海尔的媒体投放改变”看商业变局

“海尔来信,他不和硬广做朋友了。”2014年1月21日,《南都娱乐周刊》总编辑陈朝华发出微博,并贴出一张海尔的邮件截图。邮件称“由于我集团战略调整,海尔及卡萨帝品牌硬广广告媒体业务不再发生。”   此消息一出,立即在媒体圈引起轩然

2016年危机公关事件 从陈冠希艳照门事件看个人品牌危机公关

系列专题:艳照门这些天陈冠希艳照门事件搞的网络上简直是乌烟瘴气的,天涯有史以来出现了用时最短,点击破1000万,回复破10万的艳照门讨论帖子。各类相关的域名抢注一空,更有不少的两性频道和写真频道推出了艳照门专场,推广火狐的打上了“

2016年刺激消费政策 从刺激消费到增加消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有的评论注意到,这次没有使用“刺激消费”的说法,是一个重大转变,这意味着不再将消费仅仅

2016年消费者信心指数 《食品安全法》给国内外消费者以信心

  文/李佐军  食品是老百姓最基本的消费品。2007年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明显较高,这反映了食品在中国老百姓生活中的地位很

声明:《2016年物价上涨指数 从物价上涨谈中国经济风险与消解》为网友少年情深似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