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来平等,却有时间层面上的不对等。我们去饭店点一碗米饭,结账时不会为那些米粒可能种出来的粮食埋单。几十年前,孩子描绘美好祖国的图画里,林立烟囱的和漫天的黑烟会被视为一种壮丽。然而再时过境迁,再观念改变,也没人觉得蒸汽机的发明应该被取缔。既然我们的正确总是阶段性的;既然有的污染是现在才界定的;既然有些达标变成不达标是新规建立后的,那就是说,在以今日之是攻诘昨日之非中,不是所有污染都代表罪恶。
法制社会是靠契约维护关系的,越多人认可的契约越易实行。要知道,最大的社会成本在于误解,并非是炸了多少个烟囱。可老是有歪和尚念坏了经卷,人总是受最切近力量的影响,所以就心理感受而言,多数人最厌恶的往往不是贪脏枉法的酷吏,而是掀小贩摊子的城管。当社会管理者自认为代表绝对正义对“罪恶们”执法时,肆无忌惮就成了当然,人性的暴戾就会下意识的流露出来,历史上多少“肉体消灭”都是明证,连一般人玩笑时都保不齐会冒出一句“整死你得了”。 我们一路涉水趟到法制与治污的交汇处,二水相激湍流复杂,能摸着过河的石头已经不那么明了了,就像空调一样,调到15度也不见得马上就凉快,明明是29度却吹得你感冒,符合物理规律却难合心意,没有比人心更险恶的江湖了。 要建立经济中的法制和谐,中庸之学大可借鉴。中国哲学最讲究的是平衡,平衡的意思就是有进必有出,禁之后便是放,导引为重,禹治水比舜成功正是用疏代替了堵。伟大成于细节,平抚人心,平衡经济利益是首要,必要的市场退出机制跟进是新政推行无碍的保证。 经济与生活互嵌,产业调整带来的是社会转型,河道变化,光挽挽裤已经不太容易趟过河了,是到了该设计桥的时候啦。附:近日,日渐升高的气温让滇池蓝藻大量繁殖。滇池管理局工作人员证实,确实存在蓝藻暴发现象。
据滇池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气温升高,滇池水体富营养化加重,造成蓝藻的疯长。和以往每年的情况类似,进入5月以后,滇池开始暴发蓝藻。 尽管“在正常范围内”,该人士对蓝藻疯长的分析仍然刺激了人们的神经。近两个月来,类似的语句,人们听到看到的确实不少。 “太湖蓝藻”这个词,曾经让人太敏感。而当人们紧绷的神经还未缓解时,却又来一个“滇池蓝藻”。于是,当得知滇池的消息时,浮现在人们眼前的,还有余热未消的“太湖蓝藻”,以及对中国环保与发展这两个问题的思考。 生存与发展哪一个更重要 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这两大关系国计民生的话题,历来最受关注。而两者之间的矛盾,也最让人头疼。 尽管可持续发展是近年来国家一贯坚持的方针,但事实证明,其贯彻的力度还有待加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还很漫长。 随着太湖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大量中小企业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动力,特别是污染行业较重的纺织印染、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等行业,却成为太湖地区的支柱产业。而产业转移的加快,促使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转移到了监管相对薄弱的农村,大量工业污染沿着河网再次注入太湖。十六年的太湖治理,最终却是无功而返。 在全国,类似太湖的地区在继续增加。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谢振华在媒体公开强调,要把控制人为不合理资源开发作为生态保护重点,以避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自然环境。 国家政府把环境问题置于经济工作的首位,把防止和治理相结合,法律法规也都密切配合,人大政协也全员动员组织代表视察和监督。 但是,要处理好环保与发展这一对“冤家”的关系,是何等的艰难。在某些地区,关停重污染的企业,就意味着停止当地经济的发展,当地的人们,没了饭碗。 同时,雪上加霜的情况不断发生,政府纵容和人为破坏环境的情况频频出现。 污染事件接连不断 今年的水污染事故莫过于“太湖蓝藻”事件,尽管已过去一个多月,其在社会的热度至今不减。 学界认为,被称为“死亡之藻”的蓝藻的诞生,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水是主因。 太湖蓝藻,让人不禁联想到它的那些“同僚”。 2006年8月,浙江长兴县某蓄电池企业硫酸排放污染河流,致使当地数百名学生集体中毒。 四川什邡,2004年倍受社会聚焦的地区。 2003年,该市的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4584吨,2004年激增至8550吨。该市对磷矿资源的开发使什邡境内已探明的磷矿资源已不能维持20年的持续开采…… 企业长期依赖的自然资源日渐枯竭,生产环节存在大量浪费现象,一些高能耗、高消耗、高污染工业产业正日渐枯竭,工业生产产生的“三废”使环境不堪重负。连续8年排名四川省十强县(市)第二的工业强市面临新的困局。 …… 这仅仅是在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资源肆无忌惮的浪费的现象的小小缩影。 数据显示,我国的污染仍在继续,环保进程依然很慢。虽然上至中央下至地方都将环保视为工作的重点,但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据统计,2007年的第一个季度,我国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十分迅速,占全国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近70%的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6大行业增长20.6%,同比增长6.6个百分点。 同时,环保总局相关负责人不无忧虑地表示,在全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环境损失超过总量的10%。 十六年努力终化泡影 “环境保护”工作历来是国家工作的重点。 从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的“零点行动”到地方一系列的防污治污工作;从治理“淮河”到治理黄河、长江。上至中央下到地方,大从官员小到百姓,都曾经为了一条河流、一片天空付出了加倍的努力。以太湖为例,投入的时间便达16年之久。 国家对环境治理的投入亦是巨大。有报道称,云南滇池治理也投入了47个亿。 早在1995年,太湖被列入国家“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国务院及有关部委会同苏浙沪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水污染治理运动。为解决太湖流域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1996年,国务院设立了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制定了“九五”(1996年~2000年)污染控制规划。 治理太湖共分两个阶段。大规模兴建污水厂、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排放量是太湖治理的第一个阶段。2001年开始,国家对太湖治理战略进行了调整,开始了第二个阶段,由工业点源控制为主,向工业点源与农业点源综合治理转变;由城市污染控制为主,向城乡污染控制转变;由治理污染为主,向防止污染和生态环境保护转变。 然而,事与愿违。政府部门十二分的耕耘,换来的却是寒心的收获。 在经过系列的“零点达标”行动后,太湖流域工业污染却迅速反弹。今年5月,“太湖蓝藻”事件震撼了全国。 淮河治理了十多年,水仍然未见清,有些河段甚至在继续恶化;太湖的水污染事件,让无锡人民已经承受生活用水的危机;云南滇池治理至今仍不见好转。 尽管2006年节能减排的总体情况有所好转,但温总理在公开场合坦言:2006年全国没有实现年初所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目标。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关负责人公开表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之所以难,主要是因为目前部分地区对科学发展的认识不足,存在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的问题。地方的企业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置环境问题于不顾,而地方政府渎职现象又时有发生。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督执法的力度不够,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等现象的存在,是导致节能减排未达标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一些资源大省,私自开发资源的现象十分普遍,生态环境开始失衡。以山西和内蒙等煤炭大省为例,部分煤矿小企业,受经济利益驱使,不但矿难不断,也给本该受到严格保护的煤炭资源造成了不可修复和挽回的破坏。 另有专家指出,节能减耗和污染减排没有完成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缓慢,支持节能降耗的部分经济政策和法律手段还没有完全到位,支撑条件也不健全。 再难的路也得走 无论前途如何艰难漫长,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继续走下去。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10年我国要实现万元GDP能耗降低20%,污染物排放减少10%的目标。这成了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近期目标。 “积极推进环境保护制度和机制创新,改善结构调整政策和机制,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十分必要的。”早在2005中华环保联合会维护环境权益中心成立时,有关负责人就强调。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高速发展,但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完全改变,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却给环境带来令人痛心疾首的破坏。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矛盾突出,迫切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特别是在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方面下大力气。 今年6月22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出席国家环保总局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指出,环境因素应提升到整个综合决策链的前端。他表示,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并对国家形象造成很大损坏,已经成为中国谋求和平发展、绿色发展必须突破的主要瓶颈。环保问题的解决,需要借助包括战略环评在内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来落实。通过战略环评完善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的机制,是我们当前必须利用好的手段和必须抓住的机遇。 今年4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亲自参加研究和部署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会议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与相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同时成立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温总理亲自担任该小组组长,曾培炎副总理任副组长。 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共有29名成员,其中的绝大多数是主要部委的正部长。与先前的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相比,此次小组的阵容明显要宏伟得多。而国家重要领导人们摆出的这个架势,也让渴盼远离污染的中国人看到了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