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通货膨胀的措施 抑制通货膨胀要“速战”而非“速决”



    当前的经济形势比较复杂,中央对此也有充分的和带有一定超前性的认识。早在2007年11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2008年经济工作时就明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协调发展,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现在,2008年已经时间过半,有必要针对抑制通货膨胀的思路加以总结。

  现在,该做总结的时刻到了。按照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了7.9%,其中,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7.1%,较上月回落了0.6个百分点。

 解决通货膨胀的措施 抑制通货膨胀要“速战”而非“速决”
  从2008年上半年来看,抑制通货膨胀的重任完成情况如何,仅仅看统计数字是不够的。如果离开科学的参照坐标,枯燥的统计数字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至少需要从以下两个视角对抑制通货膨胀的效果进行评价。一方面,需要搞清楚的是本轮通货膨胀产生的根源,在导致通货膨胀的各种因素中,那些是可控的,那些又是不可控的。另一方面,从抑制通货膨胀的预期效果来看,不仅仅要看到正面效果,更要对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做到心中有数。

  本轮通货膨胀的产生背景比较复杂。严格地说,许多情况下,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并不能简单划上等号,但如果价格上涨过于明显,有可能给抑制通货膨胀的努力加大难度。从事实上,物价上涨并非都是通货膨胀的表现,但抑制通货膨胀则必须要约束物价上涨。前段时间的经济过热固然是引发本轮通货膨胀的主因,但绝非唯一主因。从影响通货膨胀的各种因素看,有些是很难被调控的。

  第一,当前的物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冲击。今年以来,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一度接近每桶150美元的高度,中国进口的铁矿石价格最高也上涨96.5%,而近年来中国对进口石油和铁矿石依存度都达到一半以上,国际市场石油和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必然会向国内传导。相比之下,由于成品油定价体制没有完全放开,石油企业从国际市场高价进口原油后却不能完全将涨价压力向下游传递,而钢铁企业在向下游转嫁进口铁矿石涨价压力过程中却要比较容易一些。今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也上涨了不少,大米价格一度还突破每吨1000美元大关。虽然中国对进口粮食的依存度并不高,但由此形成的国际影子价格客观上加大了国内粮价上涨的压力。

  第二,当前的物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灾害拖累。今年上半年,中国南方先后经历了冰雪、地震和洪水等三场罕见的自然灾害,救灾与恢复重建任务艰巨,客观上加大了对钢材、水泥等生产资料的需求,造成了部分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而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最终会导致部分消费品价格的跟风涨价。从近几个月来看,PPI上涨后,CPI也会尾随上涨。

  第三,当前的物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汇储备增加影响。随着累计起来的贸易顺差越来越多以及国际投机资本的纷至沓来,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越来越大,而外汇储备规模的扩大就意味着人民币的外汇占款的增加,客观上也加大了货币流通量。

  正是因为存在着上述复杂的背景,我们更要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保持清醒认识,不能因为CPI这个指标比前几个月稍微有所改善就掉以轻心,一定要看到当前的通货膨胀形势依然是很严峻的。与此同时,既然上述因素并不能够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彻底消失,那么,抑制通货膨胀的目标也需要与时俱进,只要尽力而为,即使全年CPI涨幅略高于年初确定的4.8%目标,也是符合现阶段实际情况的。

  也应看到,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之下,要将通货膨胀的势头抑制住并不容易,在许多情况下不得不投鼠忌器。具体来看,现阶段中国在抑制通货膨胀过程中所“忌”之“器”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第一,抑制通货膨胀必须要顾忌到人民币升值压力。在美联储已经将利率降至相对最低点的情况下,如果央行选择进一步加息,客观上会使中美两国的利率差距加大。肯定地说,会诱发国际热钱更多涌入中国,客观上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利于进出口贸易健康发展。今年上半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规模已经出现明显收缩。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累计贸易顺差比去年同期下降11.8%,净减少132.1亿美元。6月份贸易顺差虽达214亿美元,但与去年同期的269亿美元相比减少了20.5%。在这种情况下,贸易顺差虽然会缩小,但这种缩小并不是我们期待的“减顺差”,而是靠“饥饿疗法”去损害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第二,抑制通货膨胀必须要顾忌到支撑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货币流通规模。除了利率手段之外,央行在货币政策的运用过程中还采取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和发行央行票据的办法来抑制通货膨胀。然而,从虚拟经济看,最突出的问题使今年以来中国的股票价格缩水49%,成为全球跌幅最大的股市。与此同时,从实体经济看,问题也很多,如房地产市场也出现的疲软进一步发展下去,就会直接威胁到银行贷款的还本付息安全。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都存在某种程度不景气的情况下,如果仅仅出于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而盲目压缩货币流通规模,很可能会造成顾此失彼的局面。

  第三,抑制通货膨胀必须要顾忌到纠正价格扭曲的迫切需要。例如,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最高已经达到每桶147美元,如果国内油价长时间维持在低水平,会对宏观经济带来一系列隐忧,如国内出现成品油供应缺口、国内能源消费效率难以改善、走私出口现象越来越严重等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看,拉动中国经济三驾马车的这三匹马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伤病。从投资来看,房地产行业的不景气已开始在局部范围内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而一旦连累到银行,则最终会影响到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从消费来看,证券市场虽然属于虚拟经济的范畴,但股票价格下跌不仅在虚拟经济层面使居民获取“财产性收入”的机会渺茫,而且在实体经济层面也导致居民消费能力下降;从净出口来看,今年上半年国内企业出口困难,一些出口企业被迫倒闭,靠净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难度也会很大。由此看来,抑制通货膨胀固然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但不能“单打一”,也要顾及到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毕竟,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协调发展也同样应当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看来,对经济增长减速的问题也不能视而不见。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经济生活中许多矛盾现阶段看解决起来难度还很大,只有依靠发展来“和稀泥”。

  迄今为止,中国出现的通货膨胀尚属于温和的通货膨胀,也就是说,物价水平虽然呈现出比较缓慢的上涨,但社会经济体系也能够逐渐适应并且消化这种通货膨胀。也应看到,如果对通货膨胀的上升势头不加以约束,当前的通货膨胀水平很有可能发展为奔腾的通货膨胀。何谓奔腾的通货膨胀?通俗一些讲,指的就是年通货膨胀率为2位数,甚至3位数的通货膨胀。也就是说,通货膨胀在加速之中,人们的恐慌心理使通胀变得更厉害。果真让通货膨胀“奔腾”起来的话,那么,治理起来的难度要比治理温和的通货膨胀大许多。

  从目前来看,国内通货膨胀形势依然严峻。表面上看,CPI同比升幅在连续3个月超过8%以后,5月份降至7.7%,6月份更进一步降至7.1%,但通货膨胀的减缓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外力“勒住”的结果,而非主动“停住”的结果。采用这种强行压制的做法,虽然名义通货膨胀水平可以被暂时有限度地压低一下,但隐性通货膨胀依然存在,甚至有可能更加严重。事实上,这样做也必须要考虑到风险的一面,因为一旦达不到预期的“勒住”效果,通货膨胀很有可能“奔腾”起来,甚至“奔腾”得更快。

  目前,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召开在即,各项经济政策的出台都要立足于“轻拿轻放”。事实上,现在有许多理顺价格的政策都在排队等待机会出台,如成品油、粮食等商品价格都远远未调整到位。在目前的情况下,理顺这些商品的价格虽然是必须的,但在时间上却有必要向后拖一拖。当然,对于暂时被行政手段强制“勒住”的理顺价格措施,我的看法是,一方面不能“勒”的时间过长,奥运会和残奥会结束后,相关措施要尽快择机出台;另一方面也不能让这些“候补”政策“扎堆”出台,要有一个轻重缓急,尽可能减轻政策出台所引发的镇痛。

  从下半年来看,经济工作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依然很大。从目前来看,美国次贷危机如何发展、人民币升值何时“达标”、出口退税政策是否会调整、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如何波动等诸多变量依然有待进一步明确。既然许多情况不甚明了,对下半年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也不急于定得过于死板,全年CPI涨幅只要能够保持在7%左右就值得欣慰,只是千万不要突破10%的“奔腾”底线,而对GDP的增长也不能提出过高要求,GDP增长率如果能够高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的“保八”要求也就算说得过去了。

  研读了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之后,总的感觉是,作为各项经济工作的重心,抑制通货膨胀在现阶段应当是刻不容缓的,但由于各种不可控与不确定因素的扰动,抑制通货膨胀更应当成为宏观经济的长期调控目标。总的来看,面对着抑制通货膨胀这一首要任务,应当掌握两条原则:一是不能拖,二是不能急。也就是说,抑制通货膨胀要立足于“速战”而非“速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77206.html

更多阅读

优秀的办公文员要学习哪些常用的办公软件

相信大家都学过Word、Excel、PowerPoint、PhotoShop,但是未必有多少人能够把里面的功能灵活运用,比方说怎么把文档里面的图片移到文件夹、怎么给文档做目录。有时候就是这些小问题花了我们很多的时间,而且还是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所以

声明:《解决通货膨胀的措施 抑制通货膨胀要“速战”而非“速决”》为网友暖心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