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讲用人之道,可到底什么才算是用人之道呢?也许没有几个人能给另我们满意的答案。在我看来,用人之道的根本在于满足,而不是控制,也不是管理。如何满足,又满足什么,怎样满足等等问题,需要一一阐述。因此,本人将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利用业余时间对其进行整理,归纳,形成系列专文,奉献给朋友们。一起探讨,共同交流。 前面几篇文章,先从历史上探源。不知史,不成人吗。先看看我们的老祖宗是怎样用人的,从他们那里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别处没有的东西。 用人之道,先人指路系列,甲篇。 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并非徒有虚名的,他就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用人财富,如《知人性》:

“夫知人之性,莫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 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这些文字的意思是什么呢?我是这样解析的: “天底下没有比真正地了解一个人的本性还要困难的事情了。善和恶的表现千差万别,不仅一个人的本性与外表不统一,而且每个人所显露的性情相貌也不一致。有的人外貌善良忠厚,行为却虚伪奸诈;有的人外表恭敬谦和,内心却满怀险恶;有的人看上去很勇敢,实际上内心却很怯懦;有的人办起事来看似尽心尽力,实际上却心怀鬼胎另有图谋。 虽然如此,还是有七种办法可以考察和辨识一个人的本性:一是询问他对是非曲直的判断辨别,以考察他的志向和立场;二是用激烈的言辞故意激怒他,以考察他的气度和应变的能力;三是就某个任务向他问寻计策,征求他的意见,藉此观察他是否有真才实学;四是告诉他面临的祸患和困难,以观察他是否勇敢坚韧;五是用酒灌醉他,以观察他的真实本性和自我修养;六是用各种利益对他进行引诱,以考察他是否清廉;七是限定时间要求他完成某些事情,以考察他是否践行承诺值得信任。” 这篇文章十分短小,却十分精彩,寥寥数语,却概括出了世人的几乎全部的“人性”特点,怎能不让人折服。报服之余,是我们需要自己再动动脑筋,根据自己的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去理解,去融会贯通,古为今用,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