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职责就是建立培训体系,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和工作素质。当然,有非常多的著名企业做的很好,比如:摩托罗拉大学,爱立信学院,IBM的培训学校。但是,这些企业,不仅仅是因为在意识上,对员工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有深刻理解,而这些公司的财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支持。
培训在今天的中小企业中,用鸡肋来比喻,是最恰当的了。很多公司老板、高层都知道培训的重要性,也挂在嘴边,但是,就是不能落实到公司的行为中,公司几乎没有培训。如果实际一点,不讲培训,又是肯定不行的。
确实,要将培训做到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其首要是投入和即时产出之间的不配比。需要投入的参加员工的时间、专业人员的精力,钱,要做一次培训可能就花费不菲。这样大的投入的产出往往是不能即时起作用,也不能够准确衡量。特别是在公司财力相对薄弱的时候,就更难以坚持投入了。
其次,是培训专业人员的技能和能力缺乏。培训专业人员是指能够根据一个工具和方法,对公司的培训工作进行规划,做到培训有实效,员工觉得有收获,而不是员工觉得无味。
再次,由于知识、技能的学习的本身特点,培训本身是一个系统的行为,就犹如我们需要从小孩子开始学习到大学中的学习一样。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员工自我的一个参与,才能够对工作技能的提升有意义。
上述的分析也许过于简单,还不甚全面:其他原因比如,公司的老板的思想问题等等。有人可能会讲,是不是可以不要培训呢,我们现在就没有培训,也活得好好的,甚至还很不错。当然,这个什么叫一个好企业的标准可能每个老板有不同的看法。但我们应该可以理解培训的本意是好的,是企业成长的一个必然的规律之一。
中小型的高科技企业员工人数不多,但是,对员工的技能和工作素质的要求却相当高,而企业成长,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也非常重要。因此,培训相对是非常重要的。但面临鸡肋的尴尬状态,如果做呢?
应该是可以精神和形式上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激发员工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员工知道,公司要求大家学习,是可以学习到对不仅仅是对公司有用的,而且是对个人同样非常有用的。在形式上,对一个群体必须掌握的固定技能,比如销售人员,可以每年两三次集中,学习产品知识,销售技巧。而对于,知识体系强,学习时间要求长的知识,如产品开发,可以要求研发的管理人员带头,组织学习小组,定期就某个技术问题交流,输出报告,公司提供一笔经费。而对于工作素质的课程,可以外请一些培训机构来完成。这些方法都不难,也容易想到。
同时,也必须理解培训的摸索过程。一开始,可能不知道应该培训什么,培训的规划性不够,效果不理想,但是贵在坚持。只要坚持下去,员工和企业都得到益处,在培训方面的管理能力提高,学习的精神在企业中就自然形成。
用这样实际的方式来解决实际的问题,才能够做到培训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