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刘邦是个文盲,那是绝对不正确的。刘邦是亭长出身,要做亭长,至少需要熟悉秦国法令。《史记·卢绾列传》中说“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足见刘邦是读过书的,而且上的是正规教育。文化程度恐怕要比中途而废的纨绔子弟项羽还要高一些。如果不是这点文化底子,张良和他谈论大业的时候,他也不会有那么好的悟性。 但如果说刘邦有多大的雄才伟略,我以为也是过于神话。打个比方,一个白手起家的煤矿主爆发户,的确很了不起,但如果让他去经营微软或者google,他肯定也做不了。因为他们要处理的信息量不同,他们要解决的矛盾数量、复杂程度也无法同日而语。
刘邦就是个暴发户,抢到了那个时机,当然也有他一定的才能做为基础。在战国末年,诸侯连年征战,人丁稀少。秦赵长平之战,名将白起击败赵将赵括,活埋赵国将士四十万人。白起做此巨案,并非一昧残忍好杀。当时的诸侯,军民不 分,很少供养常备军,在有战事时,从各家抽取壮丁参战。四十万,相当于当时赵国倾国的壮丁。白起捕获这四十万人,如果用和平方式解决,再把他们送回赵国, 下次开战,立刻又是四十万军队。能在一次战争中俘虏全国的兵力,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所以白起做了这个决定,相当于杀掉了当时一个诸侯国的全部壮劳力, 赵国再没有能力和秦国对抗。——在抗战时期,日本人也想对中国用这种手段,但他们失败了。
再到后来,秦始皇对楚国用兵,问两位将军王翦和李信需要多少人马,李信回答:二十万。王翦回答:非六十万不可。秦始皇说:王将军老了。于是给了李信二十万 人,很快打了败仗。秦始皇于是重新启用王翦,并且给了六十万人马。王翦为了使秦始皇不起疑心,在临行前大购田产,请求为儿孙封官。有人问王翦这样是不是太 过分了,王翦回答:“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专委于我,我若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从这个事例也可以看出,当时 的秦国的全国兵力也不过六十万。 秦统一后,到亡国,总共十五年。这十五年中,秦始皇的暴政更加无法恢复民生经济。没有找到史料记载当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但可以照上面的两个数字估算一下: 如果每户五口人,出一个壮丁服兵役,那么当时几个诸侯国加在一起,人口应该在一千万到两千万之间,相当于现在北京市的总人口。 楚汉相争时,项羽所带楚国的兵力是四十万,刘邦的兵力不满十万。项羽在新安打败秦军,将二十万秦国士兵全部活埋;楚汉彭城之战,汉军被斩首十万;韩信攻打赵国,所带只有三万新兵;到项羽乌江自刎,四十万楚兵原本只剩十万,又全军覆没。 估算这些数字是为了说明当时的战争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人越死越少,势力集团不多,当时的人活命都是问题,社会矛盾已经没有空间复杂了。想打赢战争,不需要 什么军事指挥能力,只要能联合有限的几个人就能做战争的主人。或者说,战争其实只是这几个人之间的游戏。刘邦加上萧和、张良定下的“宽厚”政策,相对于项 羽的残暴,不用打胜败已经定了。刘项决战时刻,胜败的主动权在韩信、英布的手中。刘邦承诺给他们封地,而项羽不给他们封地,于是他们就联合起来战胜了项羽 ——事情就这么简单。后来刘邦创立的朝代灭亡时,历史似乎回退了:人口再一次剧减,连“四十万”军队都很少见了。赤壁之战中,周瑜对曹兵的兵力做了这样估计“彼所将青徐之兵,不过十五六万;荆州刘表水军亦不过七八万人”;而孙权更是干脆:“五万兵难促合,已选三万”。在这种情况下,刘备这种人也才有机会白手起家。
历史的选择,总是偶然和必然的统一。就像美国总统选举后,媒体总要重复一遍:即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每个朝代到了末期,民生困难,经济倒退,统治腐 败。总会有若干个人出来收拾残局,而最后成功的一定是他们中的一个。至于是哪一个,那就是“历史的选择”了。农民起义、高官宫廷政变、大将黄袍加身、实力 集团造反,历史上都有记录。似乎只有白手起家、真刀真枪打下来的,才能成为许多创业者的偶像,成了“读书无用论”的真实论据,比如刘邦、朱元璋。 刘邦做了皇帝,直到叔孙通帮他制定了朝仪,说了一句话:直到今天才知道做皇帝原来是这样的尊贵。可见他大概从来也没有什么理想抱负,只知道一路杀下去,把 对手灭掉。而帮他打架的那些人,各有各的打算。所谓“天子”,在战国时期,周朝天子基本没什么权利,各路诸侯名义上仍然是天子的诸侯,可是秦穆公有为周天 子“卖命”的感觉吗?到了汉代,韩信、英布等人大概也没有替刘邦卖命的感觉,只知道项羽不地道,刘邦还不错。到了天下统一的时候,这些功臣武将原本也没把 刘邦放在眼里,他们不满封赏,甚至能拔出剑来砍大殿上的柱子。“领导力”,有时也就是那么回事。 拿秦末和军阀统治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对比。“不读书”而且拥有实权的军阀很多,但哪一个也没有取得最后的统一。蒋介石统治了那么多年,也没有真 正地把“各路诸侯”收拾掉。张作霖称霸一方,最后也只落了个悲哀的下场;阎锡山称霸一方,也被打得满地找牙。事情“容易”或者“难”,除了“相对而言”以 外,还有些绝对的标准。如果把刘邦放到民国时代,他也一定成不了气候。 历史选择了最后的胜利者是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