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已经越来越小的时候,却突然生变,又传噩耗。近日,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美国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房利美)和美国联邦住宅抵押贷款公司(房地美)陷入困境。住房市场普遍存在的信心不振,导致了这两大机构的股价暴跌,使其筹资存在困难。在过去一周时间里,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价分别下跌了45%和47%。市场纷纷传言,两大机构可能倒闭被政府接管。同时,我们注意到,美国另一家位于加州的房贷机构—印地麦克银行(IndyMacBank)在周末宣布倒闭。自从6月底以来,印地麦克银行在短短的11天中被提走了13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大规模的倒闭银行,仅次于1984年破产的美国大陆伊利诺伊国民银行的规模。分析人士认为,次贷危机因此进入了更加动荡的阶段。盘点过去一年次贷危机的发展过程,可以说市场已感受到了四波冲击,而且危机早已从最初的次贷领域,向整个金融市场和美国经济基本面蔓延。
美国次贷危机向纵身发展,特别是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深陷困境,或者说如果发生倒闭,会否殃及中国呢?笔者认为,对于中国整个房地产市场影响不会太大,既是有一点影响,也利于中国住房市场的理性回归,利于居高不下的住房价格回归真实价值,这反倒是一件好事。然而,对于中国的直接影响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和应对的问题。分析人士指出,这两大机构的问题不仅仅是股票价格下跌那么简单,由于有美政府支持,其债务人中有不少是外国央行和大银行。以中国为例,根据美国财政部今年4月发布的海外持有美国证券情况报告(Foreign Portfolio Holdings of U.S. Securities),截至2007年6月30日,中国持有约3760亿美元的这两大机构长期债券,占当时中国持有美国债券总额8940亿美元的40%强。而同一时期,这两大机构排名前五的海外债权人中国、日本、开曼群岛、卢森堡和比利时的持有总额高达1.3万亿美元。因此,这两大机构一旦倒闭,不仅美国的住房和金融市场会遭受沉重打击,全球的金融体系也将受到影响(7月18日《中国证券报》)。同时,我们注意到,里昂证券估计中行持有200亿美元的“两美”债券,而摩根大通更是认为中行的头寸达到了250-300亿美元,高盛和瑞银分别认为中行手中的两美债券达到1400亿元人民币和1100亿元人民币。里昂证券认为,除了中国银行外,多数中资银行均持有房利美和房地美相关债券,只是占总资产比例还不到1%,中国银行持有的两美债券,估计占该行总资产的约2.6%(7月18日《每日经济新闻》)。 中资银行姑且按照持有美国两大房贷融资机构200亿美元计算,中国共计持有两大机构3960亿美元债券。 当然,当前持有美国两大机构股票的人损失最惨,持有长期债券的机构表面上好似没有损失,但是潜在风险异常之大。 虽然两大机构是美国支持的企业,而一旦倒闭,由于债券的发债主体为房利美和房地美,因此,美国国家信用并不具有偿还此类机构债务的法定责任。 同时,虽然市场传闻两大机构可能被美国政府接管,但是,必须考虑到美国国内政治情况。美国国内之前就有反对政府接手房地美和房利美的声音,尤其是当外国债权人成为这两家公司的重要股东时。美国FreedomWorks组织主席Matt Kibbe认为,政府为“两房”担保的行为是以纳税人的钱来替外国投资人承担风险。他指出,所有政府赞助的企业(GSE)发行的债券,都声明并不是由美国政府担保的。拥有这些债券的投资者既然获得了比国库债券高得多的风险溢酬,也应该自己来承担后果,而不是由美国纳税人来收拾残局。美国是一个高度民主的国家,这就是说,既是美国政府全力支持和担保,但是,国内的反对情绪高涨时,美国政府也可能趋于压力而食言,最终受损失的是债权国。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日前表示,解决美国两大房贷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所面临危机的最佳方式是让两家机构继续保持现有经营模式,而不是由政府来接管。可能有趋于国内压力的因素。 当然,伯南克表示,美联储将允许两机构在必要时以贴现利率从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直接借款,意图是以此作为过渡性措施为其提供支持,但“这一措施非常非常有限”。美国财长保尔森称将要求国会扩大信用额度或购买房利美和房贷美股票以增强其财务实力。但是,这些措施效果如何,最根本要看住房市场是否能够回转,普遍存在的市场信心不振是否能够出现好转迹象。这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就大了,当然,风险就增高了。 中国央行和中国银行等商业银行持有高达3960亿美元美国两大机构债券,相当于27000亿人民币,几乎等于中国年财政收入的一半,这决不是一个小问题。必须要密切关注美国住房市场变化情况,关注美国两大房贷融资机构动向,关注美国政府以及美联储对两大机构的态度和支持措施,关注美国金融市场动荡状况,以便司机而动,迅速应对,及时采取保全措施,防止发生风险损失。特别要高度关注出现美国两大机构倒闭而政府又迫于压力不能接管或者不能及时接管而发生的极端裂变情况。 防止我3960亿美两大机构债券发生裂变在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已经越来越小的时候,却突然生变,又传噩耗。近日,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美国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房利美)和美国联邦住宅抵押贷款公司(房地美)陷入困境。住房市场普遍存在的信心不振,导致了这两大机构的股价暴跌,使其筹资存在困难。在过去一周时间里,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价分别下跌了45%和47%。市场纷纷传言,两大机构可能倒闭被政府接管。同时,我们注意到,美国另一家位于加州的房贷机构—印地麦克银行(IndyMacBank)在周末宣布倒闭。自从6月底以来,印地麦克银行在短短的11天中被提走了13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大规模的倒闭银行,仅次于1984年破产的美国大陆伊利诺伊国民银行的规模。分析人士认为,次贷危机因此进入了更加动荡的阶段。盘点过去一年次贷危机的发展过程,可以说市场已感受到了四波冲击,而且危机早已从最初的次贷领域,向整个金融市场和美国经济基本面蔓延。美国次贷危机向纵身发展,特别是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深陷困境,或者说如果发生倒闭,会否殃及中国呢?笔者认为,对于中国整个房地产市场影响不会太大,既是有一点影响,也利于中国住房市场的理性回归,利于居高不下的住房价格回归真实价值,这反倒是一件好事。然而,对于中国的直接影响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和应对的问题。分析人士指出,这两大机构的问题不仅仅是股票价格下跌那么简单,由于有美政府支持,其债务人中有不少是外国央行和大银行。以中国为例,根据美国财政部今年4月发布的海外持有美国证券情况报告(Foreign Portfolio Holdings of U.S. Securities),截至2007年6月30日,中国持有约3760亿美元的这两大机构长期债券,占当时中国持有美国债券总额8940亿美元的40%强。而同一时期,这两大机构排名前五的海外债权人中国、日本、开曼群岛、卢森堡和比利时的持有总额高达1.3万亿美元。因此,这两大机构一旦倒闭,不仅美国的住房和金融市场会遭受沉重打击,全球的金融体系也将受到影响(7月18日《中国证券报》)。同时,我们注意到,里昂证券估计中行持有200亿美元的“两美”债券,而摩根大通更是认为中行的头寸达到了250-300亿美元,高盛和瑞银分别认为中行手中的两美债券达到1400亿元人民币和1100亿元人民币。里昂证券认为,除了中国银行外,多数中资银行均持有房利美和房地美相关债券,只是占总资产比例还不到1%,中国银行持有的两美债券,估计占该行总资产的约2.6%(7月18日《每日经济新闻》)。中资银行姑且按照持有美国两大房贷融资机构200亿美元计算,中国共计持有两大机构3960亿美元债券。当然,当前持有美国两大机构股票的人损失最惨,持有长期债券的机构表面上好似没有损失,但是潜在风险异常之大。虽然两大机构是美国支持的企业,而一旦倒闭,由于债券的发债主体为房利美和房地美,因此,美国国家信用并不具有偿还此类机构债务的法定责任。同时,虽然市场传闻两大机构可能被美国政府接管,但是,必须考虑到美国国内政治情况。美国国内之前就有反对政府接手房地美和房利美的声音,尤其是当外国债权人成为这两家公司的重要股东时。美国FreedomWorks组织主席Matt Kibbe认为,政府为“两房”担保的行为是以纳税人的钱来替外国投资人承担风险。他指出,所有政府赞助的企业(GSE)发行的债券,都声明并不是由美国政府担保的。拥有这些债券的投资者既然获得了比国库债券高得多的风险溢酬,也应该自己来承担后果,而不是由美国纳税人来收拾残局。美国是一个高度民主的国家,这就是说,既是美国政府全力支持和担保,但是,国内的反对情绪高涨时,美国政府也可能趋于压力而食言,最终受损失的是债权国。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日前表示,解决美国两大房贷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所面临危机的最佳方式是让两家机构继续保持现有经营模式,而不是由政府来接管。可能有趋于国内压力的因素。当然,伯南克表示,美联储将允许两机构在必要时以贴现利率从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直接借款,意图是以此作为过渡性措施为其提供支持,但“这一措施非常非常有限”。美国财长保尔森称将要求国会扩大信用额度或购买房利美和房贷美股票以增强其财务实力。但是,这些措施效果如何,最根本要看住房市场是否能够回转,普遍存在的市场信心不振是否能够出现好转迹象。这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就大了,当然,风险就增高了。中国央行和中国银行等商业银行持有高达3960亿美元美国两大机构债券,相当于27000亿人民币,几乎等于中国年财政收入的一半,这决不是一个小问题。必须要密切关注美国住房市场变化情况,关注美国两大房贷融资机构动向,关注美国政府以及美联储对两大机构的态度和支持措施,关注美国金融市场动荡状况,以便司机而动,迅速应对,及时采取保全措施,防止发生风险损失。特别要高度关注出现美国两大机构倒闭而政府又迫于压力不能接管或者不能及时接管而发生的极端裂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