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的人均GDP在欧盟也只是居于平均线上一点,却成功地将其生活方式向全球输出,这其中必然有许多值得中国借鉴之处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德国《明镜周刊》发表文章,用“寄生虫”等字眼来形容意大利队。当然,这不过是德国媒体在比赛前对意大利球员进行的心理战。不过好胜的意大利球员可不愿意忍气吞声,他们反唇相讥,“有些人是在嫉妒我们。”嫉妒什么呢?球员们指的是意大利特有的舒适生活。这句话确实不假,包括德国球星巴拉克在内的不少德国球员在赛季结束后度假的首选地就是意大利,在那里,他们享受沙滩、阳光,当然,更让他们着迷的还有时尚之都米兰的时装。在全世界范围内,意大利的服装和家具都是抢手货,通过这些奢侈商品,意大利人也在向全世界范围输出他们的生活方式。如今在中国,GUCCI、PRADA这些大牌服装的专卖店越开越多,还有不少中国企业家甚至专门去意大利定制皮鞋。作为2006中国意大利年的一部分,一场名为《意大利艺术,意大利生活》的展览于9月10日-10月9日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亮相,这其中包括艺术、设计、金饰、服装等5个展区。在展览的新闻发布会上,意大利文化界和商界人士齐集,意大利驻中国大使也前来捧场。虽然发布会现场由于空调效果不佳而有些闷热,但这丝毫没有影响这些穿戴整齐的意大利人对伟大的意大利艺术与生活的卖力介绍。特别是对于那些急于开拓中国市场的意大利商人来说,其实,生活也是生产力。

以奢侈品为代表的意大利生活方式之所以被世人推崇,离不开意大利悠久的文化和设计能力的支持。而强大的工业设计能力正是意大利能在战后崛起,并向全世界输出产品的基础。还记得《罗马假日》里赫本和派克所骑的摩托车吗?这款Oespa摩托车因此成为上世纪50年代意大利设计的代表之一,而有着硕大镜片的太阳镜也是50年代意大利设计对全世界的贡献之一。记得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也流行过这种盘踞人半个脸庞的褐色眼镜。意大利设计数十年来能够位居世界设计的顶端,除了文艺复兴以来意大利辉煌文化艺术的积累,还与设计师的培养理念相关。意大利不少设计师都是学习建筑出身,在意大利人看来,结合实用与艺术的建筑设计让设计师们充满诗意,著名意大利设计师埃托·索托萨斯则说:“设计是一种探讨生活的方式。”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这片土壤里会出现庞蒂、阿玛尼这些声名显赫的设计大师。 aihuau.com1对于中国的设计师们来说,这次展览是一个很好的机会,250多件设计作品组成的《意大利设计50年展》,把意大利设计52年的变迁浓缩在中国美术馆900平方米的展厅。在新闻发布会上,一款意大利巧克力被放在展示桌上供嘉宾品尝,这种巧克力的球形金箔纸包装外型如今在中国也并不少见。其实,这种巧克力的金色球形外型是一家名为费列罗的意大利公司在上世纪的独创,正是依靠这种标志性的外型设计,该公司的产品在80年代风靡一时,因此成为设计界的经典案例。立志于培育中国奢侈品牌的企业家常常苦恼于中国经济的不发达,导致中国奢侈品难以被世人接受。其实意大利的人均GDP在欧盟也只是居于平均线上一点,却成功地将其生活方式向全球输出,这其中必然有许多值得中国借鉴之处。创新秀虽然政府和企业拥抱创新,但是否真诚值得怀疑,要谨防“创新秀”在中国上演文/丁伟“我们不需要教育,我们不需要思想控制,我们也不想因犯了小错而被讥笑。嘿,老师请让孩子们独立!我们不想成为墙上的另一块砖……”在平克·弗洛伊德的《迷墙》摇滚乐中,蓝色巨人IBM开始了创新革命。头脑风暴在网上和公司外部同时进行。员工在局域网ValuesJam上讨论,“创新为要”确立为三项核心价值之一。Innovation Jam分四块:四方通达、金融与商业、医疗与保健和为了一个更美好的地球。14万人提出了37000个创意,IBM将投入1亿美元用于最有价值的建议。经过全球CEO调查和系列沙龙热身,9月18日,IBM将“全球创新展望”(GIO)项目第一次引入中国,论坛探讨中国企业的创新之路,集思广益,深潜式研讨未来。作为IBM最高领导小组成员、“四方通达”论坛联合负责人之一、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总裁周伟火昆说,“如果说改革开放带来了过去25年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我相信创新将会带来另外25年的快速成长。”政府和企业拥抱创新有五个驱动力:全球化、竞争加剧、政府政策和制度、环境问题要解决、社会压力要面对。中国企业不能仅仅只是世界工厂,要向价值链上游转移,要成为全球生态系统中的平等伙伴。虽然创新成为国策,但在经济学者看来,创新是中性的,可能杀出“红海”,也可能失败。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赵晓说,“当前要谨防‘创新秀’在中国上演!”中国仍是全世界最大的“蓝海”,中国企业的创新道路是缓慢的,未来10年内仍将走过去模仿创新的道路,综合创新、技术创新前路漫漫。赵晓举了个格兰仕的例子。“做微波炉无利可图,格兰仕是反模式的创新,摧毁这个行业的价值。”没想到一位格兰仕的代表站起来说,这种说法会误导人,“这个行业并没有摧毁,我们只是颠覆游戏规则,在中国目前的阶段,只要是合适的创新就是最好的。”国企理所当然是创新的受益者,但北京现代汽车董事长徐和谊有困惑和抱怨。在这家混合所有制企业,创新、研发问题在董事会讨论时分歧非常大,股东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体制也使创新存在风险,“国资委考核我的是一套四大体系硬碰硬的指标,得硬碰硬地拿纯利润;我有这个决心,敢冒这个风险,但是您得给我创造这个环境啊!”结论是搞汽车创新要结合国情。徐和谊说,“作为一个企业管理人士,我恨不得所有的企业都搞研发,都举起自主创新的光辉旗帜,但是……”通过影响21世纪的50个发明(如交通充值卡、社交网络、绿色屋顶等),零点董事长袁岳发现几大趋势:年轻权力崛起带来“装嫩”需要(男人5-6岁,女人12-15岁);社交关系规模化与临时化(很多人跟老总换名片);公共领域的NGO及多元化工作需要;体面主义等。企业需要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和生活方式,商业机会是社会文化变动的自然结果。华远总裁任志强又语出惊人。“从根本上制约中国创新的是文化,我们的文化是断裂的。哪个企业允许员工胡思乱想?美国胡思乱想最发达,每年电影盈利600亿美元,韩国外汇增长60%来源于文化。没有先进文化不可能创造先进的生产力,没有先进的生产力有什么创新?在中国最常用的就是‘门虽设而常关’,限制创业和创新精神。国资委目前的管理制度,大大降低了社会生产的效率,最后让企业只能做丫鬟,既不是企业家也不是管理者。”IBM的创新包括技术、商业和社会,任志强的想法符合后者。“创新重要的基础是把公有制改为私有制,如果没有财产的平等,人们永远不会有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