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HSE系统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南区块顺南1井区三维地震勘探资料采集项目(二标段)安全高效施工
1.前言
审视新经济时代的企业发展,有一种竞争力叫HSE。这种竞争力来自HSE体系是企业良心的体现。HSE体系追求的是最大限度地不发生事故,不损害员工健康、不破坏自然环境,宗旨在追求“零事故、零伤害、零损失”目标的实现。它强调的是管理业绩和社会责任相统一。它需要企业最高管理层和最高管理者拥有博大的思想境界、人文情素以及管理胸怀,在市场经济中,信守以人为本,信守企业良心,信守“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自觉真诚地为员工着想,将员工与企业、社会完全融为一体,使社会、企业和员工在协调和谐的氛围中全面发展。
HSE管理体系是国际石油石化公司普遍认可的管理模式,它提倡的是一种传统管理模式所不敢涉及的更高的管理境界: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而事故的预防是通过积极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来实现的。如果说HSE管理体系是着力于进行超前预防的话,那么,危害识别和风险控制则是超前预防思想的核心和精髓。
2. 实行HSE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HSE管理体系不是一个僵硬、一成不变的条纹。HSE管理体系由许多要素构成,这些要素通过与先进、科学的运行模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一套结构化动态管理系统。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南区块顺南1井区三维地震勘探资料采集项目(二标段)运用HSE管理体系,及时避免事故隐患,避免事故发生,提高了地震勘探资料采集速度,安全、科学、高效完成施工任务。
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南区块是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近年油气勘探的重点地区,目前,工区内已有探井3口,其中塔中31井在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上3亚段测试获低产稠油;2011年部署的顺南1井取得了良好的油气显示,邻区钻探情况也展示了该区奥陶系中下统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顺托果勒南区块于2002年~2003年施工完成二维地震测线约4032.65km,测网密度基本达4×4km,总体勘探程度较低。由于二维地震资料无法对奥陶系的缝洞型储层进行预测,为查明该区的储层展布特征,进一步落实已发现的圈闭目标和扩大已发现的油气成果,优选有利勘探目标,促进顺托果勒南区块油气勘探步伐,根据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总体勘探规划,在顺托果勒南区块的顺南1井区部署了本次三维地震勘探工作。
本项目(二标段)共完成满覆盖面积494.1062km2,完成生产物理点35757个,完成各类试验共计97炮。表层结构调查共完成单井微测井292个,双井微测井19个,静水面调查点75个。
项目施工技术难点:本次三维地震勘探其中一项主要的地质任务是进一步评价顺南1井区加里东中期Ⅰ幕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储集体的发育情况,兼顾古生界碎屑岩,发现、落实评价各类圈闭,因而对地震采集资料的分辨率、保真度及信噪比要求高。这就对观测系统的优化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炮检距、方位角的分布均匀合理,满足地震属性提取和储层预测的需求,要求有利于消除采集脚印和各向异性,从而提高储层预测的准确率。
根据工区表层和深层地震地质条件特征,本次采集技术难点主要表现为激发接收条件差,地震波在松散沙层中传播吸收衰减严重,下传能量弱,勘探主要目的层反射波主频低、频带窄,构造主体部位波场复杂,地层超覆和尖灭点落实难、奥陶系缝洞型储层和碎屑岩薄储层分辨不易,低降速带变化剧烈引起的静校正问题突出,资料品质易受高大沙丘影响。
项目施工难点1:沙梁高陡,施工难度大,生产效率低
(1)地表起伏剧烈,在高大沙梁区潜水面埋藏深,深井多,成井困难,钻井效率低,同时防井斜工作难度大,对钻井工艺要求高。本工区平均钻井井深36.6m,最大钻井井深87.8m,钻井井深50m以上的超深井达8699口,占钻井总数的24%。
(2)高大沙梁分布广,炮检点布设困难,工作量大。由于采用正点施工,造成炮检点布设困难,部分高大沙梁段的生产井、微测井点位需推平台施工,推土机工作量大;同时,测量、放线工作强度增大,控制组内高差低于3m难度大,工作量也随之增加。
(3)沙梁陡峭,行车困难,运输能力受限制。
(4)深井多,路况差,钻机、沙漠运输车等机械设备损坏率提高。
项目施工难点2:大三维施工点多面广,车多人众,时间跨度大,HSE和质量管理、生产组织难度大
(1)工区地处沙漠腹地,远离城市,且南北跨度达62.6km,道路不通、信息不畅,生产、生活物资主要靠车辆从沙漠外围运送,施工时需沿测线推路作业,物资供应困难。
(2)本次三维采用的小滚动距20线三维观测系统占用资源量大,投入的人员、采集设备和运输车辆多。施工现场点多面广,生产组织、人员和设备管理难度大,需要合理的生产组织。
(3)施工后期严寒天气给地震采集工作带来困难,包括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及人员的正常工作都会受到影响,防寒取暖安全隐患大。
(4)工区地处民族地区,公共安全防范、84#、85#管理工作难度加大。
项目施工难点3:四家单位同区施工,一致性要求高,相互影响严重
为本标段获得主要目的层反射特征清楚,低幅度、断层等构造成像清晰,有利于刻画构造形态和开展储层预测研究,满足地质任务要求的地震资料,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南区块顺南1井区三维地震勘探资料采集项目(二标段)采用HSE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3 HSE技术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及效果
三维地震勘探资料采集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工程。在地震勘探资料采集过程中,存在这大量的模糊性、随机性及不确定性,根据工区表层和深层地震地质条件特征,本次采集技术难点主要表现为激发接收条件差,地震波在松散沙层中传播吸收衰减严重,下传能量弱,勘探主要目的层反射波主频低、频带窄,构造主体部位波场复杂,地层超覆和尖灭点落实难、奥陶系缝洞型储层和碎屑岩薄储层分辨不易,低降速带变化剧烈引起的静校正问题突出,资料品质易受高大沙丘影响。由于受复杂多变的地表起伏剧烈,在高大沙梁区潜水面埋藏深,深井多,成井困难,钻井效率低,同时防井斜工作难度大,对钻井工艺要求高;大三维施工点多面广,车多人众,时间跨度大,HSE和质量管理、生产组织难度大及四家单位同区施工,一致性要求高,相互影响严重等制约。HSE技术广泛应用于勘探活动中的地震勘探资料采集过程。
2011年9月26日,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对“2012年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南区块顺南1井区三维地震勘探资料采集项目”一、二、三、四标段进行了招标。通过招投标,由胜利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开发公司、华东石油局第六物探大队、河南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和西南石油局第五物探大队四家单位共同承担该项目,其中二标段由具有丰富西部施工经验,在“三顺”地区承担过五期地震勘探资料采集工作的第六物探大队645队具体实施。
二标段为沙漠覆盖的无人区,区内交通条件极差,沙漠公路和塔且公路从工区周边穿过,仅工区南部有通往顺南1井井场的石子路,塔中2号公路从工区南部附加段穿过,区内生产、生活物资供应需用推土机推出专门通道。后勤保障主要依靠车辆从沙漠外围的轮台县、库尔勒市运送食物、油料、材料等,饮用水从且末县解决。区内无常住人口,仅有极少量油田工作人员分布。
工区地表被第四系松散沙层覆盖,沙层厚度变化大。沙丘相对高差约10~60m,个别地段可达80m以上。沙丘分布形态以北东向垄状沙梁为主,宽度在500~4000m之间,约占65%;垄状沙梁间多为低洼平滩,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为35%,部分地段有灌木生长;总体地表海拔高程在1020m~1160m之间,地势南高北低。
2011年9月20日,前站人员抵达工区,2012年1月15日,完成野外采集任务。地震采集完成满覆盖面积494.1062km2,束线数44束,生产物理点35757个,其中加密炮141炮;完成测量总长度5577.4km,其中接收线长度3803.8km,炮排长度1773.6km,复测点2551个,占物理点总数的2.28%。完成钻井35851口,其中试验钻井94口,生产钻井35757口,生产总进尺1307.2055km。
本次采集共获地震原始记录35757张,单炮资料采用两级评价,其中分队自评:合格记录35757张,合格率100%;大队项目组评价:合格记录35757张,合格率100%;现场监督评价:合格记录35754张,合格率99.992%,不合格记录3张,不合格率0.008%;无空废物理点;监控剖面合格率100%。
华东石油局第六物探大队645队始终坚持把HSE检查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对照HSE职责和各项规章制度,在施工现场进行隐患排查,从安全基础资料到施工现场,从电器设备到机动车辆,从营区建设到危险品管理,从人员安全防护到消防器材,从“三标”管理到环境保护,查隐患、促整改,查苗头、促作风,争取做到隐患不留死角,形成“零隐患”“零风险”的HSE管理现场环境。
4 HSE管理体系在645队运行现状
为确保项目圆满完成,第六物探大队派出HSE专职监督,对项目运作的全过程实行现场监督。根据区块特点,645队不断完善HSE有关文件,制定和完善岗位作业规程,编制项目HSE作业计划书等文件,采取“两书一表”,即:《HSE作业计划书》、《HSE指导书》和《HSE现场检查表》及作业许可等多种形式,实施风险管理,实现安全生产受控。同时,加大HSE方面的经济投入,完善HSE管理网络,把HSE各项管理落到了实处,最大限度降低了各种风险。成立由大队HSE监理、分队领导、专职HSE管理员、84#、85#专管员、一线班组长组成的“HSE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施工过程中的HSE管理和运作。645队明确HSE管理方针及管理指标,确定HSE管理重点,高度重视体系运行状况,合理的运行,2011年9月20日,前站人员抵达工区至2012年1月15日,圆满完成野外采集任务。完成钻井35851口,生产总进尺1307.2055km,获地震原始记录35757张。工区地处沙漠腹地,沙梁高陡,施工困难,由于645队前期准备充分,针对工期紧、任务重、施工难度大的特点,及时投入大量人员和设备;施工中科学管理、合理安排,做到了均衡生产,仍然取得了较高的生产日效,最高日效为624炮/日,平均日效为376炮/日,平均时效为63炮/时。由于本区四家单位同时施工,为了避免相互干扰,采用分时段采集,每天仅6小时放炮时间;另外,为了减少前一炮激发余震的影响,施工过程中645队严格控制放炮时间间隔,并主动将时间间隔下限由50s提高到51s,确保了采集质量。从所获野外单炮记录看,记录背景干净,不正常道和干扰道少。100%采用潜水面下7m激发,获得的单炮均有较强的激发能量,初至起跳干脆,单炮记录浅、中、深反射波组齐全,有效波能量强,反射层次丰富,奥陶系主要目的层反射波同相轴连续性好,信噪比较高。从单炮记录评价来看,完成质量指标优于标书及合同承诺指标,经现场监督评价合格品率99.992%。645队HSE管理体系走上了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的新的发展时代。
顺南1井区三维地震记录评价汇总表
5 HSE管理体系的未来发展趋势
HSE管理体系将企业的健康(H)、安全(S)和环境(E)三种密切相关的管理体系科学地结合在一起,纳入到一个管理体系之中,为企业提供一种不断改进HSE表现和实现既定目标的内部管理工具。它是当前我国石油石化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它具有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等特点。
从当前的发展状况看,未来的HSE管理体系有如下几方面的发展趋向:首先,HSE管理成为世界性的潮流与主题,建立和持续改进HSE管理体系将成为国际石油石化公司HSE管理体系的大趋势;其次作为管理核心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充分的体现;HSE管理与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融为一体。
石油石化企业对生产安全的关注并非今日才有之事,但是把它与“健康”、“环境”结合起来考虑,确实是“新时代”的“新思路”。 HSE管理体系在我国石油工业企业的应用逐渐推广开来,它为提高我国石油工业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增强国内油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提供了必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