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这个会议不寻常,直到数天后的9日才通过新华社进行权威报道,可见其重要性和敏感性。在全球经济萎靡不振、金融危机警报频传之际,中国政府终于和重要经济体政府选择了相同的招数,开始放出庞大的经济振兴计划。到2010年总投资额度将达到4万亿!
4万亿是多少?如果真的印刷成纸币,恐怕比好莱坞大片的华丽场面还要令人震惊。它已经远远超过了绝大多数人对于金钱和财富的直观经验。事实上,4万亿并不会真的堆在库房中等着运钞车来配送到相关行业和单位,它只不过是央行某个人手中的几个数字键而已,轻敲几下,资金即可无声无息在网络中输送完毕。 4万亿将怎样输送呢?国家提出了包括大规模兴建铁路、灾区重建等十项措施。“会议要求,扩大投资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这猴急猴急的口气似乎刚入洞房的新郎。不要说4万亿,即便是4万块也要通过现有的渠道和机制分配下去。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渠道和机制呢? 简单来说应当是这样,最接近高层的有关单位拿到钱,然后自己保留一部分以备不时之需;其下属部门会采取各种公关措施以某项目的名义得到资金,然后效仿自己的上级再留一部分。这样层层流转之后,基层的设计、施工、管理等单位获得资金后,并不会及时足额支付给原材料企业货款,也不情愿痛快地给农民工发工资,甚至征地补偿也大打折扣。无论多少钱,也无法填满体制和法制的漏洞。各类建设项目肯定会完成,这事关相关部门的政绩;但在微观层面,资金这种润滑油能否真正使经济的基本部件灵活运转,能否真正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这些尚需保持谨慎乐观。 国家一直希望把消费培养成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然而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只好通过大规模的投资来维持岌岌可危的增长率。但是,众多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好后,如果实体经济依然不温不火,百姓依然不敢更不能放开手脚花钱,那么这些设施将成为吞噬财富的血盆大口。 国外有人设想在直升飞机上向下抛钱,这样或许更能保证分配的公平性,也更有效激发百姓的消费欲求。但是,所有理性的人都明白,这只不过是一种夸张的煽情设想。只有利用现有的成熟机制将财富分配到百姓手中,建立稳健可靠的社会保障机制,消费才可能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单纯增加货币供应,是对西方经济学教程的死板模仿,尚需谨慎。如果要采取这一措施,更希望政府能在机制和法制建立与保障方面采取跟进措施,否则恐怕会使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