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监会曾预计,今年全国电力缺口预计超过一千万千瓦,而实际的缺电程度要严重得多。山西、山东、广东、浙江等宣布今年夏季缺电分别将达到500万千瓦、700万千瓦、650万千瓦、300万千瓦。为了应对电力危机,电监会宣布出台《电力供需及电煤供应监测预警管理办法》,要求各地将电煤库存等情况及时上报,每周发布2次数据,进行电力和电煤供应预警发布。
不少地方都在采取节能措施应对电力危机,并对浪费能源现象提出批评。比如,有的城市关闭了景观灯,有的领导对白天开大灯开会的现象提出批评,有的城市规定机关要给空调加装空调节电器;工作完成后,要及时关闭电脑、打印机、复印机设备。广大市民、专家纷纷为节电支招。
在电力供应不足,酷暑来临的节骨眼上,还有多少地方没有采取有效节能措施应对电力危机呢?这样来说,并非空穴来风。有报道说,前几年闹电力危机时,不少城市采取了城市照明的节能建议,关闭过景观灯,加装灯光节电器、路灯节电器等节电措施。但是在电力危机形势缓和以后,城市景观灯重新开启,照明节电措施又抛到了九霄云外。很显然,一些地方把节能当成了一道应景工作,并没有把节能当作一件长期任务来抓。或者说,我们对节约能源,应对电力危机还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认识水平,说得不客气一点,这是“好了伤疤忘了痛”。
众所周知,能源紧张局势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化解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供应矛盾还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不仅中国电能不充足,需要打节能牌。好多国家,包括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国家都十分注重节能工作。韩国、泰国、澳大利亚、法国都倡导用“熄灯秀”的方式来提醒百姓节能,让百姓亲身体验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在全国电力紧缺的语境下,我们不仅需要电监会统一协调、科学调度与电力危机时节能企业的应景动作,还需要扎扎实实的节能行动。对浪费能源的现象,不仅要批评,而且要对如何节能作出刚性的制度安排。不仅每个公民要自觉履行节能责任,政府机关更应该成为节能示范,共同应对电力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