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继学:把钱砸在创造有效需求上——扩大内需思考之三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紧要关头,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策基调已定:“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这里,我想继续来讨论扩大内需问题。我在“扩大内需思考之二”文章中明确指出,扩大内需的路径有二:一是扩大个人生活消费,二是扩大公共生产消费。我在本文想强调指出,创造有效需求,才是扩大内需的重中之重,才是扩大内需之核心,才体现了救市举措要“准”!有效需求就是走出困境的“引擎”。

其实,关于扩大需求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家与经济管理者们所考虑的重要问题。有效需求本身,就是有效供给的实现,需求的扩大也就是再生产扩大。讲需求实现,不过是从结果上讲供给。换句话说,讲消费,不过是从社会生产的终点讲生产。

保增长是目标,是目的,调结构是措施手段,真正要下功夫做的,是扩内需。目前我们遇到的危机,仍然是生产过剩性危机。但是,经济危机所表现出来的生产过剩,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而是一种相对的过剩,即相对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表现为过剩的经济危机。与计划经济的产品短缺相反,市场经济下一切经济危机的“公约数”表现都是产品过剩。供给太大,需求太小,市场上到处都是卖不出去的东西,在国际市场上则是逆差,逆差,更大的逆差!真的,就是只鹦鹉看烦了,说不定都能喊出来“需求,需求,需求!”稽阅经济史,在经济危机时,几乎所有经济学家开出的处方都是刺激需求。

这不要紧,这并不等于说,都讲了大体相同的话智慧都相同,也不等于说,大家说了上述大体相同的话都对经济社会药到病除。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扩大内需?可能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才会把经济学家的智慧区分高下,将庸医与能医廓清界限。

我在这里讲扩大内需,是强调创造有效需求,或者说通过创造有效需求来达到扩大内需。我以为可以从看上去完全相反的两个路径去实现。

先说第一条道路,扩大个人生活消费。社会生产四环节,消费是目的是终点,但终点同时也是再生产起点,因为个人生活消费同时就是劳动力的再生产。扩大居民个人生活消费,事实上就是劳动力在更高的层次上被再生产出来。也就是说,劳动者变得更健康、更强壮、更智慧、更有内涵,变得更有工作能力与协作意识。

问题是,没有人不愿意扩大消费。这里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面对同一种消费品比如汽车、洋房,有钱的不消费(已经买得不想再买了),想消费的没有钱(从来都需要就是买不起)。这事实上是贫富差距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是穷者更穷富有者更富的表现。要解决这个矛盾,从根本上说就是解决财富分配不公的问题,缩小贫富差距。同时,也要为富人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奢侈品,创造更多的花钱项目。

——第二种情况是,无论穷人还是富人,居民普遍地购买力下降,消费水平整体的下滑。这一点在目前美国社会表现得极为突出,房地产市场萎缩,开车的人或时间锐减,外出豪华旅游缩水,甚至下馆子的人次也大为减少,等等当然,人们更不敢动不动就贷款消费了,现在花将来的钱也得收敛收敛了。中国则是一个有着勤俭节约传统的消费社会,高消费从来都没能形成大气候,寅吃卯粮更只是个别现象,或者“新新人类”一个年龄段的化验行为。那末,解决这个问题的难点在于普遍提升居民收入,其重点并不在于富人而在于穷人。短期应急措施是,给每个社会成员发“份子钱”或曰人头钱。不要以为份子钱就是绝对平均主义,就是否定差别,就一定是没有道理。份子钱是每个公民平等获得国家经济福利的权利,是作为社会成员资格与生俱来的,无论是穷是富,无论为官为民,无论地位处境如何,都应当平等获得。现在西方有的国家发了,台湾也要发了,中国有些地区也准备要发。这可能是最快刺激内需的应急办法。

——第三种情况是,也许需求下降并不是因为居民收入大幅减少、资本收益明显不佳带来的,而是对未来前景感到不妙,失去信心。目前许多经济学家特别是美国经济学家普遍有一种看法,次贷危机是异常凶猛,但实体经济并没有人们预感的那样严重。在我国,同样有类似的看法。据报道,新华社前不久派出了东、中、西三路共六支“经济形势基层调研小分队”,分赴全国13个省区市,深入一线了解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近距离观察国家和各地应对危机举措的实施及其效果。最后得出结论:“金融危机影响日渐显现目前尚未‘伤筋动骨’( 新华社经济调研组:金融危机尚未伤筋动骨,2008年12月14日新华网)许多学者也认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改变”(2008年12月13日,中国经营报),当前这场危机,与其说是经济危机,不如说是信心危机。是不是可以说,是信心危机大于经济危机本身呢?没有办法,被经济不景气的阴霾窒息着,人们怎么也信心满满不起来,你要真那样,人家那以为你是个“二百五”呢!所以,各国政要从美国总统开始到欧洲英德法首脑,个个都对自己的国民进行轮番的信心喊话。就是在新近在日本召开的中日韩峰会上,三国领导人无不面对麦克风进行消费信心鼓舞喊话。信心喊话是有作用的,特别是各界权威的喊话。然而,必须清醒,喊话也就是喊话,稳定的信心,要靠光辉的前景来稳定。

再说第二条道路,扩大公共生产消费。就是说,通过政府大规模地进行公共投资,直接扩大内需带动生产性消费,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提升经济增长的经济基础。马克思在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时指出:“生产直接也是消费。双重的消费,主体的和客体的:个人在生产当中发展自己的能力,也在生产行为中支出和消耗这种能力,同自然的生殖是生命力的一种消耗完全一样。第二,生产资料的消费,生产资料被使用、被消耗、一部分(如在燃烧中)重新分解为一般元素。因此,生产行为本身就它的一切要素来说也是消费行为:……。”马克思强调,这便是“生产的消费”。[《政治经济学批判》,Ⅰ.生产、消费、分配、交换(流通)]这告诉我们,生产本身辩证地看,同时也是一种消费即生产性消费。那末,面对产能过剩、产品过剩,扩大内需必须包括扩大生产性消费需求之内需。

此时此刻,人们几乎不约而同地想到了192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新政的主要内容可用“3R”进行概括,即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 罗斯福新政的第一个阶段,政府整顿金融体系,充分恢复货币调节经济的润滑作用;同时,帮助就业,增加消费,刺激生产,实现均衡发展。在新政的第二个阶段,罗斯福政府在经济全面复兴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涉及各个层面的改革,为建立福利社会和民主政体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我们应当从罗斯福新政借鉴什么?结合扩大内需我以为最主要的是举办公共工程,为失业者提供救济和就业机会,以增加国民收入,刺激消费与生产的均衡。罗斯福执政初期,全国共有1700多万失业大军,全靠州、县两级政府及私人慈善事业的帮助和施舍维持生计。1933年5月,美国政府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来直接赈济贫民和失业者。第二年又将单纯赈济改为“以工代赈”,明确规定对有工作能力的失业者不发放救济金,而是帮助其通过参加不同的劳动获得工资。此举为广大非熟练失业工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到二战前夕,政府投资的各种工程总计雇佣人数达2300万,占全国劳动力人口总数的1/2以上。罗斯福新政是人类在20世纪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反危机案例,而且也应该说它是成功的。后来也有许多国家试图复制这种成功,也都各有各的结局。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政府也曾大规模地推行过以工代赈政策,这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通过投资公共工程而扩大消费的举措。

美国金融危机从而经济危机发生以来,中国出口贸易受到严重打击,出口额下滑。接着,加工业,特别是以出口为依托的企业一片萧条,有的地方企业厂家相继倒闭,大批农民工无奈而伤感地返回农村老家。相关联,中国经济大幅下滑业已成定局。面对如此的不景气,中国政府进行公共投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大家都知道,危机发生伊始,中国政府迅速应对,除过改变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之外,更是推出可谓气吞山河的“四万亿元投资”拉动内需计划。温家宝总理还一再强调“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据称,这一计划的实施将每年拉动几个GDP百分点。加之地方政府的跟进投资,其前景可期待美好。应该说,中国政府这一计划在国际范围也是罕见的,是迄今为止最为宏大的创造公共消费需求举措。

 巫继学:把钱砸在创造有效需求上——扩大内需思考之三

这里我必须指出,面对中央政府重大救市举措,地方政府挑灯夜战,拟订着本地的救市计划,而且一个比一个庞大,一个比一个海量。截止2008年11月底,其总投资额已经高达20多万亿。这简直让全世界的领袖们,让全世界的金融经济专家们看傻了眼!这到底是怎么啦?近几天,一些经历过“三面红旗”时代的老同志,纷纷大声疾呼:千万不能将此番救市搞成一场新的大跃进!这究竟是地方政府误读曲解了中央举措,还是“大跃进”死去活来,拟或地方利益甚至权力资本介入其中了,恐怕也难说得清。这一非常动向,务必提请高层管理者的严重关注!

马克思曾经说过,只有通过需求实现,在消费中商品才会实现其价值,而“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消费创造生产的动力”。[《政治经济学批判》,Ⅰ.生产、消费、分配、交换(流通)]我想,正是通过需求实现为消费这种动力,才会驱使我们走出危机,拥抱繁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74751.html

更多阅读

as3.0基础教程第一课:把代码写在时间轴上

第一课:把代码写在时间轴上草庐朋友们,从今天开始,我来和朋友们一起来交流flashcs4脚本语言,AS3即ActionScript3.0的简称,ActionScript 3.0 的脚本编写功能超越了ActionScript 的早期版本。它旨在方便创建拥有大型数据集和面向对象的可

巫继学:在劫难逃!地产业危机渐近

       巫继学,成都人,经济学硕士,新浪专栏作者。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河南大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自主劳动,人本经济学,劳资关系。主要学术成就:“自主劳动”理论(1980,与朱玲合作),提出“人本经济学”与“物本经济学”

巫继学:“共富”比登天还难!

经济发展中的每一条路都不好走,特别是走向共同富裕之路,简直可以说共富难难于上青天。“神五”杨利伟都上了天,神六上天的三位宇航员中费俊龙还在太空中活动了一番,但共富的进程却实在差强人意。“共富”很美好,但通向“共富”的道路没

声明:《巫继学:把钱砸在创造有效需求上——扩大内需思考之三》为网友我是有证的男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