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4%,涨幅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12月11日新华网)。
海关总署昨天(10日)公布的中国进口数据大大出乎人们意料:11月份,中国出口额竟同比出现7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幅度达2.2%,而10月份还曾是19.2%的较大幅增长;进口额则下降达17.9%,而10月份还曾是15.6%的增长。与出口增长相比,进口增幅的回落实际上更为明显。从7月当月同比增长33.7%,一直到10月当月增长15.6%,再到11月当月负增长17.9%,中国进口增长已连续5个月加速回落。11月中国PPI同比上涨2%,而上月的涨幅还是6.6%。而今天(11日)公布的CPI数据更是吓人一大跳。这是今年以来中国CPI同比涨幅连续第七个月回落。 CPI从同比上涨8.7%的峰值回落到2.4%,有人认为,是稳定物价收到明显成效。但是,结合11月份PPI和进出口数据,这个结论有点牵强。CPI的大幅回落实际上是国内需求和消费疲软的表现。不怕CPI突然降到3以下,怕就怕其出现惯性下降。有专家预计2009年一季度CPI可能降低到-0.8%。如果如此下降下去,中国经济真要出大问题。需要强调的是,11月份进口、出口、PPI、CPI四项数据背后的经济涵义如此一致。出口大幅下降,是外部需求减少所致。反映出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影响的深度正在加深,反映出全球消费低迷对中国商品需求的减少在蔓延。对于出口减少,中国虽然无法控制,但是可以预测的。然而,进口出现两位数负增长,笔者万万没有想到。为了扭转贸易顺差过大,对外贸易失衡,在国际压力下,在国内调整经济拉动结构要求下,人民币升值达到了20%,到今年6月份中国进口曾经高达40%。11月份进口出现如此大幅下滑,说明中国国内需求和消费需求都出现明显疲软。中国基础原材料诸如水泥、铁矿石、石油等进口量占总需求量都在40%以上,进口大幅下滑,也说明国内工业生产出现严重问题或者产能过剩问题显现出来。外需大幅减少,国内需求和消费需求又如此疲软,中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PPI降幅超过预期,创2004年6月以来31一个月低点,其原因是,国际资源价格下跌的传到,例如:铁矿石不但中国进口减少而且价格正在急剧下降。国内需求下降的影响,工业数据正在下降,对生产资料的消耗减少,需求相对减少。需求萎缩导致价格下降。再者是,前期产能过剩,库存较多,比如:中国高价铁矿石库存问题。说明全球金融危机导致需求疲软,严重影响中国工业品价格。如此过度下滑正在削弱工业产出,拖累中国经济增长,显示中国经济正在减速。 进口、出口、PPI、CPI四项数据公布后,一些专家和国际社会都认为,中国已经出现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甚至认为全球贸易崩溃将到来,可能出现上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大萧条的危险。 但是,笔者坚信,中国通缩和经济衰退不会出现。四项指标大幅下滑,更加证明中央政府及时出手4万亿增加投资、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决策的正确性。刚刚结束的中央工作会议确定了明年五项经济工作重点,随着这些措施的推进,随着大规模投资效果的显现,随着一系列财政、货币、税收政策的推出,中国经济最迟在2009年下半年将会企稳回升,重新步入稳定快速增长渠道。对此,我们应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