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内需是一件难事,但只要看准了再难也得做。没有内需,就消化不了过剩商品,过剩商品累积起来就会压跨经济,到最后,从生产、销售到消费,从企业到员工,从商家到买家,多败俱伤。
如何提振内需,如何让内需迅速扩大,而且要立竿见影?我认为,大降价是上好选择!
有一种流行的误解,人们总喜欢以政策的长远影响力与持久性来评价拉动内需的举措,或者说,总是从长远的观点来制订扩大内需的种种对策建议。依我看,经济调整必须标本兼治,远近结合。没有从根本上的解决方略,没有从长远战略的周全考虑,应急性措施只能起到瞬时、短期的效果。然而,没有短期因应,没有治标战术,眼下的小问题便会酿成大灾难。拉动内需,在目前的严峻形势下,必须要有短期内见效的办法来对应,来解决。
需求实现是通过买卖达成的。显然,这不仅关乎买方消费者是否大方出手,卖方的责任同样重大,那就是你敢不敢大降价、大甩卖、大出血!虽然买方面对你的商品犹豫不决,踟躅不前,但你的商品有足够的折头,有足够的让价,令购买者燃起强烈的购买欲望与冲动,让消费者感到适逢千载难遇的良机,交易成交量自然会上升。
不错,大杀价会令商家减少利润,甚至会令某些商家亏本。这事那就要看如何去理解。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袭来,经济衰退在世界迅速漫延开来的敏感时期,人人都在喊刺激需求,“扩大内需”。内需就那么容易扩大吗?稽阅经济史文献,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每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也就是产出过剩,商品严重积压卖不出去的时候。而面对过剩的商品,有钱的买过了,没钱的买不起。如何办?如果在经济景气已经发生大变化的时期,仍然坚持以前的产品成本,坚持以前的利润要求,那是自己给自己找难受。唯一可取的是,降价销售。降多少?一直降到消费者满意为止。商家当然不是吃素的,他们也没有那么“面”,任由买家当面人捏。他们也会与购买者进行价格拉钜战,进行艰苦的讨价还价。他们之所以价格大倒退,是基于“两害权其轻”的原则。市场性质已变,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掌控权已经易手,他们只能屈从。不过,从已往国内外的经济史表明,这种屈从只是暂时的,一定会发生新变化,届时他们还会夺回市场价格掌控权。
有人说,商品有成本摆在那儿,他们不会亏本卖,政府管理部门也不允许他们亏本卖。正好这里有一个案例,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前局长周久耕此前就宣称,“房地产开发商低于成本售楼要被查”。周久耕也并非信口开河,他说建筑产品也有成本,低于成本销售,涉嫌不正当竞争。这里,似乎应当给喜好高消费的周久耕前局长普及一下政治经济学常识:成本本身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构成成本的要素价格变化而变化。比如,去年一亩地500万今年降到250万,在这块地上盖的楼盘其土地成本是不是要重新估值。房地产开发商如果坚持要用去年的成本制订今年的销售价,购房者会接受吗?周某人其后因自身的奢侈消费问题被停职是另话题,他关于阻止房地产开发商降价卖房的言论却被批得体无完肤。那末同理,其它消费品面对过剩之虞,也要拿成本的说词找不降价的理由吗?说到底,不降价是自己给自己过不去。所谓“货到街头死”,对于绝大多数商品,要想逃出死劫,降价是唯一生路。
马克思说过,:“W—G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或卖。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象我在别处说过的,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资本论》第一卷,第124页)这一商界几乎人人谂熟的名言,往往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的时刻令商家抛于脑后。
在危机到来时大杀价,抛售积压货品,使商品实现从卖家到买家的“惊险的跳跃”,现金流水重归于手,虽然没有正常年景时回钱多,甚至可能大出血损失部分原来的成本,但是没有压货就好,有流水就好。这样,商家便有了新的生产周期的开端。
降价,降价,还是降价,舍此你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