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危机的原因在于即有消费能力非但没有跟上发展速度,反而衰退了。对外是由美经济衰退引起,对内从基本原因来说,是由于长期发展模式不当导致低收入者的收入长期跟不上发展的速度,结果导致国民对商品消费严重不足,此外,房市股市在这段时期乘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发展过头,价格背离市场,致使相当多刚跨过富裕大门的人财富大流血,消费能力巨减。国内外因素累加起来,无疑大大降低了消费规模,并且其负效应持续发酵,内外经济的发展都堪忧。
而这两大源头一时都难以扭转过来,如何尽短时期内将消费拉动起来,是对付过剩的危机的最基本着眼点。从著名民间思想的集散地——草根网开始发起的,广州求心经济研究所主任党爱民、武大国际软件学院 蔡恒进牵头、南京财大学副研究员卢映西、中国科大学副教授黄卫东建平、学者张建平、桂祖武、邓蕴才、施晓渝、甘修康联名提议的---按人发钱就是迅速增加消费能力的一个好办法 自建议发出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我们为此感到欣慰。不过也有不少人对这个方案必然产生的一些问题发生了疑虑,其中一些人向我发出的质疑是“按人发钱,钱从何来”。 是呀,如果没有钱,那还发什么钱? 对此我在这里谈一下个人看法,当然,其它几位也有类似的见解,但并不能代表他人。 钱从何来? 因为生产过剩的原因是原有消费能力的不足,而不是原有消费能力的过剩,所以钱的来源就不能取自原有消费能力里边,而是新增的消费能力,这才发挥出消费能力增加的效果。在新的消费能力投进市场后,市场由此活跃起来,这对原有消费能力也会起到一定一刺激,促进消费规模的扩大(买涨不买跌,新的消费力量投进来,就会刺激原有的消费力量增加消费)。 反之,如果是取自个人,向个人发债,结果是原有消费能力的转移,起不到新增消费能力的作用;对企业也是这样,向企业势必减少企业的生产消费和对职工工资与福利的增加,这同样是即有消费能力的转移,起不到新增消费的应有作用。 也就是说政府发出的这笔钱不能以债券等种种形式向民间筹措。 那么减少其它财政开支转来为民发钱?同样道理,不妥。因为这些钱同样是即有消费能力之内的,凡是原有消费规模之内的都不宜抽出一部分用于发钱。 这样看来,钱就无处可寻了,好想法成了老百姓的海市蜃楼,可望不可及。 其实,中央有办法,那就是直接向银行“拿钱”。即将学界通常所说的币税调拔部分过来即可。这就是要财政从央行拿到这笔钱后,然后一笔将其勾销。当然为引发社会恐慌,也可以换个形式,由财政部以定向债券民义给央行打个白条。这实际上是利用央行新发的货币,开发出现有的购买力。一个经济发展中的国家,经济潜力要释放出来,必须增加社会购买力,也就是市场上新增相应的新货币来消费新增的供给。否则,生产就会过剩,发展就乏力。为拉经济发展,我国这些年实际上是已经向市场大量供给货币,每年新增达17%,07、08年每年总量五千亿美元,合人民币超过三万亿人民币,可见数额之巨。不过,它主要用来购买外汇,由老外再转手换成人民币投放到国内市场,起到增加对中国商品的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中国这是将人民币换成外汇当作账面财富存贮起来了。 如果不这样做,而是转过来用于转换为国民财富,将其打进财政账户,用于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也就是说当作税收的一部分,由自己的国民来拉动消费(替代它国人的消费),其中部分用于直接向国民发钱,其它部分也通过其它方式转到民众的账户上,那么,国民即能分享发展的红利,生产过剩又无须担心了,还免却了被它国金融掠夺,而当前的危机又能得到相当大的缓解,可谓一举多得。如果以前两年的的发钞规模来衡量,中央财政可取币税3万多余亿人民币,向民间派发钱,在能力上那是完全没有问题,由上述可见,这笔钱应该取自原本用作购买外汇的基础货币,不宜来自它处。 甘修康 09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