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出口依存度从1998年的18%上升到了30%左右,年度出口总额占全球GDP的2.3%。同时,净出口在中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已接近10%,平均每年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左右。毋庸置疑,出口的繁荣和贸易盈余的激增为近几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但是,随着美欧消费需求的急剧滑落,中国过往20%以上的出口增速嘎然而止。2008年11月和12月,中国当月出口总额分别下降2.2%和2.8%,上一次出口连续出现负增长则要追溯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
从根本上讲,中国出口形势逆转的原因在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陷入深度衰退。从中国出口的国别结构观察,美欧每年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占据了中国出口总额的42%。这说明中国的出口高度依赖于美欧市场的消费需求。数据表明,中国出口相对美欧经济增长的弹性是相当高的。根据我们的计算,美国和欧盟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拉动中国对其出口增长5.8和7.6个百分点。当然,一旦美欧经济出现负增长,中国的出口也会相应地出现滑坡。
当前世界经济存在众多重大失衡,其中包括美国实体经济“真空化”、家庭“负资产化”与美国人长期膨胀起来的消费欲望之间的失衡、西方国家老龄化加速、过高的养老标准与养老金缩水之间的失衡、亚洲制造业产能过剩与内部消费能力不足之间的失衡等。只不过在信贷扩张的刺激下,美欧延续了高消费、高负债的生活方式,才使得以美欧为代表的“消费型国家”和以中国为代表的“生产型国家”之间的贸易循环勉强得以存续。在这个模式下,中国在消费品领域和工业品领域均形成了巨大的产能并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由于内部消费需求无法消化掉过剩的产能,中国在上述贸易循环中实际上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其出口在外需减弱的情况下有大幅萎缩的风险
按照上述逻辑,中国出口能否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美欧消费需求能否得到提振。然而,占美欧经济总量一半以上的个人消费目前却处于开始萎缩但仍有很大下降空间的阶段,离开始复苏更是很遥远。2008年第3和第4季度,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分别减少了3.8%和3.5%,2008年12月份的零售额降幅已逼近10%;2008年6月至11月,欧元区零售额连续6个月出现负增长。值得警惕的是,美欧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已分别触及开始调查以来的最低点,作为领先指标,这反映出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相当悲观。最重要的是,从资源供给环境、国际货币环境、主导产业环境、全球一体化程度、股市与房价泡沫及衍生金融工具等方面看,当前世界经济环境比1970年代、1980年代和1990年代更加严峻。随着发达经济体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恶化,其失业率将继续上升、个人收入则会继续减少,这将与资产缩水、银行惜贷等因素一起造成美欧个人消费出现更大幅度的下滑。
2008年最后两个月,中国进口总额下降了17.9%和21.3%。原因之一是08年下半年大宗商品走势急转直下,造成中国原材料进口总额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原因之二是去年8月份开始中国机电产品进口额急剧减少,11月份同比下滑20.7%。从中国的进口商品结构观察,矿物燃料占进口总额19%左右,机电产品占总额的比重超过52%,由此可见,机电产品进口额的锐减才是造成进口总额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由于中国进口的机电产品有相当一部分经过加工或组装后将出口到其他国家,因此,可以预期未来中国出口将出现更严重的下滑。
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出口在1998年8月至1999年6月这10个月里连续出现负增长(除1998年12月和1999年5月外),其中,1998年10月和1999年1月分别下滑17.3%和10.1%。当时,中国的外需环境基本是正常的,出口面临困境主要是因为周边经济体货币贬值对中国出口构成挤压。现今,在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中国所处的外需环境是极其恶劣的,而且周边货币再度集体贬值也对中国出口形成挤压。我们预计2009年中国出口形势将进一步恶化。在不考虑汇率因素的情况下,2009年全年出口和净出口降幅将分别为3%-13%和3.8%-15%,净出口将不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