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众说纷纭,甚至唇枪舌剑,一部分人恨不得爹妈当年给个大八号的嗓门。但个人观察和思考,真正彻底的洞见并不多,技术分析居多,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盲人摸象,鱼龙混杂。
从2008年初到年底,也算是凑热闹,几度发文,谈自己对金融危机的思考和认识。回顾一下,主要是从三个角度进行了剖析和论述:
1.从市场经济的本质也就是“金钱竞赛”的角度:由于我们所谓的市场经济实质是一个金钱竞赛的市场游戏,根本上没有均衡点,必定导致鸿沟和分化,最典型的就是生产与消费的鸿沟及社会贫富的分化;所谓危机,根子上就是从分化来的。相关观点主要反映在文章(链接):
经济危机到底咋回事
2.从国际贸易尤其是引发争端的所谓“汇率”的角度:由于根本就没有立信,当前所谓的国际贸易其实只是物物交换,还没有真正贸易的高度。所谓“汇率”相当大程度上是对物物交换的一个计算,即所谓“购买力平价”理论。财经界之所以长期陷入“汇率”不能自拔,追根究底,是在于既有经济学对货币本质的迷失。相关观点主要反映在文章(链接):
同一个世界,同一种货币(“汇率”是个伪命题)
张维迎们错在哪(叫停“美元印刷机”)
3.从市场机制的角度:尽管经济学界天天在谈论市场,但市场(自由)究竟所指为何,应该可以肯定,相当一部分人甚至是绝大多数人是说不清的,市场其实是有边界的,一个系统若是无限开放,只会让“劣币驱逐良币”,绝非真正的市场。相关观点主要反映在文章(链接):
为什么骗子越来越多
谁击倒了华尔街
市场是一种什么机制
前几年房市大争论空前火爆,2007年初,由于工作需要,我开始观察、关注和思考宏观经济,曾以房市大争论为契机,系统阐发背后的经济学道理,并对市场机制提出新说法。现实已经证明,这里的观点是经得起推敲的。相关文章(链接)主要是:
准确认清市场机制,真正确立市场信心
这一系列文章应该有些许借鉴意义,其最大特征就是:原理极其简单,结论更是常识!比如在房市大争论中,各方就泡沫问题曾大费口舌,一个算房地产成本,数据一大堆,说泡沫不大;一个算居民收入,数据也一大堆,说大有泡沫。拙文《准确认清市场机制,真正确立市场信心》用最简单的逻辑鲜明论证一个常识:
泡沫就是脱离多数群众
人称“举重若轻”,本人倒还真有点如此这般的感觉。再拿“汇率”及人民币升值问题来说,各方也曾经大费口舌,闹得沸沸扬扬,专家们一个个皓首穷经,引经据典,至今不亦乐乎。拙文《“汇率”是个伪命题——对货币及“汇率”的基本思考》用一个最基本的常识一举打碎财经界乃至经济学界长期以来的清梦,鲜明指出:“汇率”是个伪命题!
就像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一样,对金融危机的思考也还没有结束,什么时候才能够河清海宴呢?前不久,著名经济学茅于轼">家茅于轼先生在一封电邮回复中提到:“君山,你的理论确实非常重要,而且非常有意义。我过去多次对此作出评价,但不知道为什么很难得到承认。”茅老表示他感觉“这很奇怪”,请允许我借用台湾作家吴若权先生一句话来作答:
穷人戴钻石,人家以为是玻璃;富人戴玻璃,人家认为是钻石。
我们的媒体、我们的财经专家、我们的经济学家、我们整个社会的精英们,什么时候能够放下成见和势利,仔细去辨别一下钻石与玻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