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海因里希通过分析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保险公司经营提出了著名的海因里希法则,即在一件重大的灾害背后有29件轻度灾害,还有300件有惊无险的体验和征兆。运用于失败,则表明一件重大的失败事故的背后,必有29件“轻度投诉程度”的失败,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这一法则说明,失败的出现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我们失败的漠视,对失败缺乏反思,对潜在性的失败毫无察觉或麻木不仁,结果导致无可挽回的失败。

从一定意义上讲,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从管理的角度出发,管理讲的是过程管理和细节管理,但实际上,如果对过程和细节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的控制和抑制,那么,管理失败中的“海因里希法则”的出现就是必然的和不可避免的。所以,管理学中最重要的,不是规章制度的完备和完美程度,而是对已有制度的执行和落实程度,以及在制度执行和落实过程中的快速反馈和快速修正机制,只有作到了快速反馈和快速修正,才能不断地推进积极因素,约束和限制消极隐患的扩张。 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失败的不可避免性的多样性。失败的原因也具有多变性。在失败的因素中,我们看到最多的是日常生活中不断重复的小失败,无知、不懂、考虑不周、违反规则、不遵守秩序等造成的失败,这是个人原因造成的失败;再向上层次是带有社会性的失败,如经营管理者决策失误引起的企业经营管理的失败以及组织机构问题造成的上下信息不暢导致的失败,行政管理机制、价值观滞后、对新的运行机制不适应所引起的失败;最高层次的失败中对“过去未知之事”,属于老革命遇到新问题,因为我们的世界永远是未知的多于已知的。 失败是不可怕的,同样,管理的失败也是不要怕的。可怕的是在遇到问题时,在面临失败之时,上层领导因害怕承担责任而往往把责任转嫁给下层,层层责任下放,最后责任落实到了最基层的具体执行人,从而掩盖了失败的真实和根本原因。如何面对失败,管理失败,从失败中找出原因,出避免新的失败,就成为管理上的重要内容。如何管理失败?首先,我们要对失败有一个积极的态度,正确面对失败,不要回避失败和问题,更不要相互推诿和推卸责任,要认真分析出现失败和问题的原因,找出管理漏洞;其次,从细节入手,从环节入手,从小处着手,不放过任何小的问题,防微杜渐,不从一个小的失误、问题、过错积累成大的矛盾、问题以致于失败,要知道任何大的失败都是小的问题积累而成的;其三,建立灵活、通畅的信息反馈和修正机制,对任何生产经营管理上的问题、制度执行信息,要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准确而全面的通道、最高效率地反馈到最高管理者,同时,有关职能部门要通过已经了解和掌握的信息及时地对管理措施和制度进行修正,以保证管理的有效性;四是细化管理目标,层层建立责任制。管理学认为,“凡是不能衡量的都是无法执行的”。这就要求我们的经营管理目标和要求要细化、量化、具体化、科学化,责任到人到岗;其五是加强基础管理。基础管理是融于具体业务经营管理的工作中,要通过制度建设、业务和管理规范、流程清晰和明确、责任具体等,实现管理的有序、有效,防止任何失败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