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战略的认识是逐步提高的,存在决定意识,商人们对待战略问题更是如此。
80年代,你要是给中国的商人们谈战略,没门!人们连饭都吃不好,怎么谈战略,最大的战略是千方百计把肚子填饱。那时,资源主要掌握在政府手中,谁能搞到资源——计划指标、批文,谁有本事,能搞到这些变钱的东西,谁有能耐。此间,市场需求释放,在一个短暂的短缺经济时代,产品数量决定一切(80年代靠胆子)。这是最大的战略。别的战略都是空的。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掘得第一桶金是非常关键的。
90年代,供求关系发生微妙变化,开始出现“供过于求”现象,质量成为制胜法宝(90年代靠路子)。做的比较好的民营企业也刚刚立住脚,但是,羽毛未丰,还处在原始积累的第二阶段,积累人脉、找到核心业务,吸引人才等。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什么东西有钱赚就做什么业务,除了走私贩毒倒卖军火之外,什么都可以干。这时,战略也很简单,在一个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找赚钱的业务。
进入21世纪,经过接近20年的积累,一些民营企业初步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也找到了比较稳定的业务、经营团队和经营理念,某些企业已经参与到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行列。从宏观角度看,中国大陆的资金、人才和其他资源都高度市场化。市场对企业提出了全面的要求:产品、质量、成本、管理、营销、技术创新、客户服务、资源整合和经营活动一体化等要素不断显示出重要性。企业竞争的层次和范围不断扩大,竞争的链条越来越长。现在,强调的是具有整合性的、体系化的竞争优势(今天靠脑子)。此时此刻,企业必须强化市场意识,用市场手段来整合资源。所以,在21世纪,跟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来谈市场战略就有现实意义。
但是,中国的市场经济脱胎于行政干预,很多行业依然处于垄断或寡头独占阶段,官员还有寻租空间。比如,房地产行业,一些老板还可以利用自己与少数官员之间的特殊关系获得土地、批文等。但是,这个空间已经被大大压缩了,余地越来越小。
所以,在高度市场化的条件之下,整合的对象是市场化的资源,整合的手段是市场化的手段。此时此刻,企业家必须认真研究战略问题了。再不认真研究战略,就会落伍。
为什么?
你不研究,没关系。你的竞争对手在研究,它有很好的战略。
在战略问题上,整合者与被整合者之间泾渭分明。企业家必须在战略上胜人一筹,在利用趋势方面走在前面。明智的高层决策,协调的中层团队,忠诚善战的员工队伍。用机制来做大做强。没有机制就没有人才。累死一个老板也做不大,很辛苦。用梁山泊管理好汉的方式——情感管理——已经大大落伍,机制建设才是根本。有专业知识和客户资源的人随时都可以拉竿子自己做,明天就成为你的竞争对手!
整合者借助于金融市场的力量整合某些行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资本市场与企业家的整合行为之间越来越同步)。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趋势和规律,企业老板如果没有利用这个趋势和规律的能力,就不要妄称自己是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