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企业文化建设
对于初创期的互联网企业来说,关于组织的架构总会去看看其他的企业是怎么做的,比如领先企业有一个UE(user experience)的职位,或者有一个交互设计师的职位等等,然后依照这种模仿进行建制。其实,对于初创期的网站来说,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能够相互补位的组织精神,这个组织有一定的分工,比如有人做产品策划,有人做设计,有人做技术实现,有人做市场,但是又必须打破部门间的界限。其实,足球队,棒球队,篮球队的组织结构和组织精神是非常值得学习。不管是足球、棒球还是篮球,每个球队的队员都有自己的职责,比如足球有前锋,有前卫,有中后卫,边后卫,有守门员等,棒球有投手,有捕手,有一垒,游击手,有外野手等,篮球,有前锋,中锋,后卫等等。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要任务,但是每个队员之间不仅需要相互的协作,而且也需要补位精神。比如说,当一个边后卫去上前防守对方队员进攻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防守的空档,这个时候其他队员,就需要进行补位。对于球队来说,取胜是唯一目标。不能因为这个位置是由边后卫的主要防守范围,其他队员就可以不管不顾。同样,进球不仅是前锋的事情,可能后卫,甚至守门员也会进球。对于球队来说,所有人来说,取胜是所有人的胜利,失败也是所有人的失败。球队的所有成员都是一个整体。
对于初创期的企业来说,如果一开始,建立众多细分的职能部门,分工很细,看上去很专业,但是如果职能部门之间只是一条工作的流程线协作的关系,各个部门为了自己的部门利益或者主导权进行博弈的话,就会在工作中偏离整体目标,比如产品部门只是想设计最完美的产品,并坚持要求实现,而根本不去考虑技术实现的成本代价,而技术部门则认为产品部门对技术不懂,不愿意好好实施,或者是采取消极态度,不从技术的角度提出一个建设性的意见,特别是当产品部门没有考虑周全的情况下。初创期的企业在构建企业的组织构架的时候,需要从网站事业的整体目标出发,不要拘泥于现有的架构。当然,这里不是说现有的架构不好,而是说需要从自身的具体情况出发做决策。
这种情况,不仅是对初创期的企业,对规模大的企业问题可能更加突出,大的企业,职能部门更多,部门人员也更多,各个部门之间容易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虽然,部门之间有配合,但是这种配合只是简单的基于业务流程的配合,相互之间可能缺乏补位的精神,比如说,如果觉得对方有些问题没有考虑周全,不是以建设性的方式提醒对方,而是要么采取消极态度,要么采取指责对方工作没有做到位。这样做对于组织的发展和工作效能有非常大的负面作用。
有些问题可能是组织架构设计需要改进,有些问题则需要从组织的精神上去解决问题。
比如说,在网站运营的时候,采用过度划分的责权制,比如由一个人负责一个频道的运营,每个频道都有自己独立的考核目标,比如是流量,那么各个频道的负责人就会只关心自己所在频道的流量目标,对于他所采取的措施对网站的整体目标有没有益处或者害处,他是不会关心的。这样结果是表面上,某些部门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不是网站的整体目标所追求的,就需要仔细考量了。所以在对整个组织架构设计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这样的部门组织设计是不是有利于实现整体的战略目标。
有些问题是需要从组织精神上去解决,就是建立其类似于球队一样的补位精神,不仅要有配合,还需要补位。比如说,企业里必然会存在各个职能基础的职位,比如说市场,产品,技术方面都有自己的职能,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全能的,需要一起的努力才能完成工作。但同时,如果是非自己职能位置事情,也应该有积极的补位精神,比如,在产品设计上,如果需求方提出的问题,在技术上可能有更好的实现方式,或者是技术人员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有比策划需求方更好的想法,是可以提出来一起考虑的,最终的目标不是为了比那个部门更牛,谁在主导这个事情,而是用户是不是喜欢,是不是能够为了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而服务。
要建立一个整体目标为出发点的组织精神,在考虑整个企业时候,不仅仅是考核部门内部工作的完成,也应该考虑整体目标完成的情况,就像一支球队一样,中场很好很强大,但是球队输了,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只有整个企业胜利了,部门的工作才有意义,如果企业最终失败了,有一个强大技术部门或者强大的产品部门,那又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