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总结出家族企业的优点:吃苦耐劳、劲往一处使;勤俭节约;管理风险小,等等。但是到了一定的环境后,家族企业的局限性和弊端会超过其优点,而且差距越来越大。
家族企业的致命弱点是:不信任外人、资源获取有限;老板大小事亲自过问,企业市场监控程度小,监控主要来自家族内部,使得企业的运作缺乏透明度,外部难以通过正常途径得到;企业与市场近乎真空状况,缺乏合适人选更好地服务客户、思想观念更新慢、守株待兔,越来越落后;管理的起点低、管理不会有突破性的创新,导致产品质量不理想。 ……那家企业的老板对他这个总经理虽然给了丰厚的薪酬,却没有授予他应有的权力,公司无论财务、营销还是人事,事无巨细,老板都要干涉,最让他头痛的是老板还安排了几个亲戚担任要害部门主管,让他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 专家陈惠湘开出的药方是:职业经理人要配职业化的家族企业,尤其是职业化的董事长。开明的老板如何使用经理人?综合专家的意见,大致有以下几条: 一、制度化管理企业。一个企业如果需要聘请职业经理人来管理,足以说明这个企业已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或者起点较高,那么此时的企业管理就应该运用企业文化来管理企业,减少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使之管理有依据,执行有章法。如果在管理过程中随意性很强,朝令夕改,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也难在企业工作下去。 二、在约定的职责和权限范围内,放手让其工作,不要让其“戴着镣铐跳舞”。有的投资者,既要经理人全心管理,又对其多加限制,惟恐权力过大失控,使经理人在工作中时刻都要警醒自己“敏于事,谨于行”,受内外之压。这样他们有心思工作吗? 三、不要有功高盖主的恐慌,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经理人受聘是为企业服务的,功高说明其对企业的贡献就大,这难道不是企业所需吗?作为投资者,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怕功高者影响到自己的威信,办企业要以发展为目标,重用功高者是睿智投资者的表现。 四、淡化老板意识。现代企业管理讲究团队精神,坐轿无人抬寸步难行,骑马者需牵马者辅佐。如果投资者常以坐轿人自居,老板意识太浓,一方面会被经理人看不起,大多数经理人愿意为企业家服务,而不愿为老板服务。另一方面容易刺伤经理人的自尊,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是高素质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更看重自己的尊严价值,一旦尊严受损,经济价值再高他也将会弃之。 …… 唐骏告诫同行说,作为职业经理人,既要有成就事业的正确心态,也要有正确的工作方法,这样才能取得老板的支持,从而具备把职业当做事业的客观条件。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第一件事是选对行业和选对老板。如果把事业比做种子,职业经理人比做农夫的话,选对行业是选择有利于成长的气候,选对老板则是选择一块有利于成长的土壤。如果气候和土壤根本不适合,你无论怎样“汗滴禾下土”,也绝对是不可能有收成的。选择行业是建立在自己对社会和经济发展趋势的把握之上的,这有赖于职业经理人广博的知识和敏锐的商业直觉。而选择老板,则主要是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和人文观。记住:在思想上互不认同的两个人,如果仅以利益为纽带,是绝对不可能长久合作的。 2、能正确认识实行家族经营的民营企业。这些年来媒体和专家对家族式民营企业批过了头,把企业不能做大做强的原因都九九归一到家族式民营企业的管理上来。实际上,世界前500强有60%以上都是家族企业,而在国内也有很多成功的家族企业。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不是家族企业,而在于是不是现代的家族式企业。 3、不能急于求成。作为职业经理人,到一个企业任职,前三个月我认为不是去大刀阔斧,而是去用心观察,去冷静思考,等时机成熟后再快刀斩乱麻。如果上任就点三把火,很有可能没烧着别人,反而把自己烧得体无完肤。 4、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事业。职业经理人应该问自己一个问题:是帮助公司赚钱,还是帮助公司发展,还是帮助公司成功?如果答案是赚钱,我认为只适合做一个基层员工;如果是发展,只能做一个中层干部;只有有着强烈的成功的使命感,才能胜任高层管理。 5、要多坦诚沟通,不要玩弄权术。即使老板把你当朋友看待,但在公众场合你应时刻维护他的形象。因为老板在某种意义上,是公司的形象代言人,尊重老板,实际上也是尊重公司的形象。 6、要心胸宽广,要勇于接受公司的一些缺陷。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同样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在管理上能让所有人满意。 ——摘自《民营企业:谁会将权力交给职业经理人》,全文见:http://www.earm.cn/html/zhanlue_wenhua/2007/0622/6368.html。
曹操短评:上面的文章反映的几乎是中国民营企业的一个死结,也告诉了我们一些“过来人”的经验和做法,对职业经理人而言,确实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职业经理人这一群体的生存难题——或者说解决职业老板、解决民营企业的基业常青问题,只有这些“术”,是远远不够的!
究上述问题之根本,还是中国的皇权文化在作怪! 同企业家选接班人一样,选嫡可是中国皇帝们最大、最难、最重要的的一件大事,由此演绎出的悲喜故事,不可胜数。如今,“皇帝”的称谓没有了,但并不代表皇帝已经退位:皇帝思维至今还牢牢地盘踞在国人的脑迹! 中国企业的一言堂、绝对权威、老板文化、一支笔、个人崇拜、制度不上“大夫”、家庭“董事会”、老婆能当半个“家”、把持核心岗位等现象,其实都可以看出“皇权”思维的影子。比较而言,关系到“基业(家族?家业!)常青”(万岁万万岁)的接班人问题,则更是要“子传父业”,来不点半点马虎了!职业经理人要想“抢班夺权”?还是免了吧! 更可怕的是,这种现象现在已经蔓延到了非家族企业,笔者所在地区就有几家原本很不错的非家族/民营企业,也搞起了“接班”的勾当,不知道这种做法是不是这些企走向衰落的开始?!但这种做法也恰恰印证了皇权思想、而不是组织模式是中国职业经理人难以立足的根本原因:只要有机会,中国人都想“家业常青”!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职业经理人的生存现状也就不难理解。坚持独立人格的经理人,只能在绝对权威的“皇帝”面前,一次次碰壁,又一次次重复“围城”的游戏,直到碰掉所有的棱角和锐气,变成奴才、哈巴狗、顺毛驴,便可以“衣食无忧”、“修成正果”了——只不过,这时候他还能称为职业经理人吗? 如此看来,在皇权意识还没有“退位”之前,中国的经理人还是得悠着点——除非自己打下一片天下,变成一位新“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