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纪中国加入WTO之际,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课题。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在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就是产业这个概念。一个国家的产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具有民族性问题、具有现实性问题、具有国家经济发展长远的问题。可见在发展中国家产业的发展尤其重要。
首先,我们必须要重视在国际化大背景的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不能盲目的追求与国际社会接轨,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在本身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合理布局,争取与国际接轨。这里我个人认为并且指出一点就是第三产业的发展问题。目前在中国乃至在世界第三产业都体现出了良好的势头,但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是无本之末、无源之水,而是在第一第二产业比较高度发达的水平下才能够比较好的实现的。同时我们也承认发展中国家的第三产业是可以利用其后发优势有跳跃性的发展,但确实是要重视一二产业的长足发展。 当前我们有些省市为了本城市经济的发展,提出了第三产业为龙头的产业布局。有的提出了CBD商务区,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金融、经济、保险的发展。但是我们的现在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要有符合本国的产业发展战略,:我国在现阶段的情况是第一产业比较落后,第二产业的发展目前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相对与发达国家来说,无论从人均还是从制成品的结构还不是很合理。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要在第一、二产业上进行彻底的改变。说道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确实可以对第一、二产业有促进作用。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通过尤其是科学技术、服务部门、管理技术的创新对第二产业进行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对第一产业的发展也可以进行促进作用。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之间大部分是后向关联与后向关联的关系,而第三产业就是他们之间协调关系促进剂。 结合现在的党中央的政策可以看出就是,现在中央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计划,这正是明智之举。第三产业主要是非物质生产、科技投入能力为主的经济,当然他们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必须以高质量的物质基础为前提否则就难以提供第三产业所需要的必要物品。东北老工业基地就是这样一个巨大的物质提供者,在我国的第二产业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老工业基地从原来的中国经济的最大贡献者成为现在的问题比较多的工业体,需要去改变变革,与这个工业体的问题的存在同时第三产业在东北地区也不是很发达,双方的互相作用由于物质提供者的制约导致了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限制。现在重点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就是用较少的投入,激活这个大的工业体。 在我国进一步加入世界经济大家庭,尤其随着加入WTO对外国进入的放松,产业转移将会进一步扩大。其中发达国家会同过一系列的降低本国衰退产业,而向国外输出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依照本国的国情,而是看到国外发展潮流就一哄而上是不切实际的,只是一种盲目的、短视的行为。一切事物发展都是唯物的、客观的,一切都是要实事求是的,要根据本国国情继续发展搞好第二产业。党中央就是看到了这一点尤其是重工业基础的重要作用,才提出了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新策略。再来看提供劳动力的农业和第二产业的关系 在当前,中国的农业人口仍然占据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而解放的农业生产力不可能完全的进入进入第三产业,也不可能容入第三产业,农业生产力的解放首先应该进入第二产业。从历史上看大部分国家都是如此,只有在第二产业发展迅速的情况下,才开始发展第三产业,也才有更多的物质基础为第三产业做基础,并不是空中楼阁,如果大规模的不切合实际的发展第三产业,就会阻止一、二产的产业的正常发展。 我们也要改变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在国际上的地位。世界工厂的”美称”我们是不能够接受的。我们的产品的生产不是追求的以廉价货物取胜,而是要追求的高利润、高汇报、高智力支持,这就要求提高我们的素质,运用农业政策继续解放农民,对农民的限制要降低、扩大农业生产率。我认为有两种的农业人口转移:1、是由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为了更好的生活进行农民的外移,进入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重工业。以上我们就是说的这种。2、是由于农民的苛捐杂税过于严重,难以负担而是转移,这种转移是被迫的,并且是牺牲了农业生产。这种转移是可怕的,因为这样转移的越多就会导致更多的问题,农业的供给会越来越少,只能依靠进口来度日。虽然农业人口的比重下降,但是人均劳动生产率仍然没有提高,而是农业生产的规模缩减。农业是一国的治国治本,我们不可能大量的依靠进口,所以这种转移要坚决的舍弃。解决这种的办法就是通过立法达到第1种的发展方式。 综上所述,就是我对全球化下的中国市场改革中,产业改革问题尤其是第三产业的一点见解。我们既要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又不能够将其神话,要以第一第二产业为基础,积极发展第一第二产业,在良好的基础发展上,跳跃式的发展第三产业,进行结构调整,第一、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互相兼顾、协调发展,促进中国在全球化下产业发展处于世界前列,充分利用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利用后发优势成为新世纪经济强国,成为世界经济繁荣热点。以上就是我的一点想法,可能有些偏激、错误,希望指正。(希望大家给与指导)这是本人在2003-2004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