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 Facebook Home 到底是什么?



     日前,年轻的Facebook CEO 马克·扎克伯格突然发布了一个东西,彻底终结了流传数年的Facebook 要制造手机的传闻。许多人觉得扎克伯格这一招很聪明,深得中国武侠绝学“四两拨千斤”的精髓,花了最小的代价,却达到了最大的效果。

  以人为中心

  这个东西是Facebook Home,是一个运行在Android 上的Launcher。有很多人看不懂什么是Launcher,其实就是跟“Go 桌面”等“×× 桌面”是一类的应用。所以,如果有人安装了 Facebook Home,就意味着他将自己的桌面换成一个由 Facebook 定制的Android 桌面。

  在发布会上,扎克伯格称像iOS 那种“以应用为中心”的设计已经过时,现代的手机设计应当“以人为中心”,这就是 Facebook Home 设计之时要达到的目标,让我们时时刻刻都感觉到自己的朋友在手边,而不是应用时时刻刻在手边。

  为了“以人为本”,Facebook Home 提供了两个有特色的功能:Cover Feed 以及 Chat Head。

  所谓Cover Feed,其实就是将Facebook 上好友的更新直接显示在手机屏幕上,不论图片还是文字。实际上Cover Feed 取代了传统桌面中的锁屏界面以及主界面,也就是说,在 Facebook Home 中没有所谓的“锁屏”概念,但为了方便我们使用,Cover Feed 界面下方,有一个以我们头像为主的圆形图标,点击之后会出现Apps、Messager 和Facebook 三个选项,其中点击Apps 能够直接打开最近打开过的应用列表。

  如果你看过Facebook Home 的演示视频,那么会对屏幕上能够任意拖动的圆形头像感到好奇。这个头像不是别的,是Chat Head 功能—— Facebook上常联系的好友,变为不论在哪个桌面、哪个应用,都能看得到的头像。而他们发来的聊天信息,也都能第一时间看见并回复,而不必退出当前的应用,切换到另外一个应用。

  也许你会觉得,如果整个屏幕满是这些圆圆的头像会很打扰,但实际上,Facebook Home足够贴心,它只允许屏幕上出现一个Chat Head。而打开它,可以看到这位朋友的个人资料,还有过往的聊天记录。Facebook Home 允许同时与四名好友保持随时聊天的状态,但在屏幕上,只会显示最近联系人的头像。拖动头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惊喜”,其他联系人的头像就藏在第一个头像后面。

  Facebook Home 极大地改变了人与手机之间的关系,让手机变得有“人味”——在它之前,智能手机更像是装满了应用的箩筐;在它之后,智能手机则是我们最贴近朋友的界面,这是难以否认的颠覆。

  需要提醒一点的是,Facebook 是实名社交网络,也是熟人网络,它复刻了现实中的好友圈,因此为手机安装了 Facebook Home 后,我们接收到的,不是某个偶尔认识的网友发来的无聊照片,而是和我们关系紧密的好友所发的和他们自己有关并且他们觉得有趣的照片、消息、链接。

  这些消息对于外人而言,或许毫无价值,但对于我们来说,是有价值的。因此,Facebook Home 不会让手机屏幕变为垃圾信息的布告板。

  抓住用户

  实际上,Facebook Home 也有一些奇怪的地方,比如说,Cover Feed 所唤出的快捷方式,有Apps、Messager、Facebook,却没有“拍照”。

  扎克伯格提到,未来社交的趋势是“在小群体内分享”。他认为,“我相信提供只有你和家人、朋友进行交流服务的小型社区将会普及开来。”这是一个有趣而重要的观点,也解释了为何Facebook Home 缺乏“拍照”的快捷方式,因为它更加注重Facebook Messager,更希望用户能够通过Messager 来向“小群体”发布信息。

  扎克伯格认为,“分享不仅仅是关于动态数量每年的翻倍增长,而是由各种趋势变化结合而成。最开始,人们通过在 Profile 中提交他们的信息进行分享,接下来人们就可以更新他们的动态,之后加入了图片,现在人们可以在App 内进行分享,比如Spotify。”

  他还提出分享的摩尔定律,“3 年后,信息的分享将10 倍于现在。我们最好也能够增长10 倍,如果不能,那别人将会代替我们。”

  显得危机感十足。从大环境来看,大家一直对Facebook 在移动领域的收益前景持悲观态度。另外,在移动领域,Facebook 也感受到来自 Snapchat 等应用的压力。扎克伯格的焦虑,并非杞人忧天。

  “抓住用户”是扎克伯格创造Facebook Home 的原因。而在面对采访时,他也表示,“用户是我们唯一关注的。”从前常常能听到Facebook 制造手机的流言,很大一部分是因为 Facebook 的确需要在移动领域有所作为,而人们相信“制造手机”是其中一种方法,但这是一种实际验证过,不靠谱的方法。

  互联网企业做手机,基本尝到失败的苦果,阿里手机、百度手机、网易手机、360 特供机等等,它们中的大部分“出师未捷身先死”。

 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 Facebook Home 到底是什么?
  不过,扎克伯格足够聪明,他不做手机,而是做了一个 Launcher——既融入了自己的服务,又回避了硬件制造的难题,发挥了自己在软件开发方面的优势,还利用了Android 本身的开放性。难怪有人说,“Facebook Home 是一场致命魔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7283.html

更多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到底是什么? 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到底是什么?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中华文化蕴涵着优秀的传统,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国家民族立场上的统一意识。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内诸民族经历了战和更替、聚散分合

雨生红球藻和虾青素到底是什么? 雨生红球藻养殖

虾青素到底是什么?  化学名称:3,3′-二羟基-4,4′-二酮基-β,β′-胡萝卜素,色素Aj067-69 CASNo: 472-61-7,分子式C40H52O4,[分子量] 596.86  为什么它可以使三文鱼、蛋黄、虾等呈现红色?  虾青素(astaxanthin在港台地区又称为虾红素

声明:《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 Facebook Home 到底是什么?》为网友男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