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均衡化
所谓非均衡发展或不平衡发展(uneven development)通常指不同地区、行业(人群)在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分配、财富积累、经济收入、权利运用与参与等方面产生出来的不平等或不均衡的现象,或呈现愈来愈显著的差异趋势。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空间的开拓与资本扩张的动力,就源于这种不平衡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国的传媒业也在走向商业化经营,但由于受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又加上我国特殊的国情,我国传媒业商业化经营发展非常不均衡,中央级媒体优厚于地方媒体,东部媒体优厚于西部媒体。总体上呈现非均衡发展。源于这种不平衡发展,媒介市场空间的开拓与资本扩张的动力深受其影响。 中国传媒商业的发展呈现非均衡形态,传媒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传媒规模的大小、传媒性质的不同,都影响到传媒商业化发展的速度和程度,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一个倾向,是城市报纸与中央/地区性报纸商业化发展呈逆向运动的趋势。2、内变外进
入世一年多来,中国的传媒市场呈现出内变外进的鲜明格局。以媒介集团为龙头的中国传媒选择内涵增长与外向联合的双向发展方针,集约组合使规模化程度提升,占据市场的份额扩大。目前国内共经批准成立了68个传媒集团,其中包括38个报业集团,13个广电集团,9个出版集团,5个发行集团和3个电影集团。这些集团占据了传播资源的大头。2001年,内地报业广告营业额超过1亿元的报社(集团)已经达到50家以上,占内地报业广告营业额的80%。外资媒体进入以广电传媒进入为主,兼有少数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融资于中资媒体。经广电主管部门批准,目前在三星级以上酒店和特殊社区落地的境外电视频道已达34个,以凤凰卫视、阳光卫视、华娱卫视、星空卫视最为抢眼。据报道,外国电视节目已占据中国内地三分之一的电视播出时间。继广电传媒,外资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也随之进入。位居世界第四大媒体的德国贝塔斯曼集团已同中国最大的文学网站榕树下签约,吸纳榕树下的每天6000篇稿件和160万网友。在前几年同中国科技图书公司合资成立上海贝塔斯曼文化实业公司后,前不久,贝塔斯曼又同上海包装集团和印刷集团结盟,合资成立国内最大的图书印刷公司。香港长江实业旗下的TOM.COM与上海美亚投资公司及五洲传播出版社合资成立五洲宽频电视传播公司,建立9个频道的影视数据库。3、市场化
在北京、深圳、成都、南京等大城市,厚厚的一叠报纸由过去的一元降到现在的四、五角,甚至三角,远低于成本价。降价带来了发行量的成倍增长,而印数的猛增又引来了广告客户。《南方周末》、《体坛团周报》、《环球时报》等报纸的广告几乎占了版面的一半。报纸、读者和广告商都得到了“实惠”。还有,传媒利用自己丰富的信息资源,把制好成品节目提供给其他媒体,如新华社所属音像中心每天为地方电视台提供附带广告的新闻、专题类节目;湖南卫视、广东卫视也都把每天的财经类节目以附带广告的形式提供给城市电视台。一些专业电视制作公司也给地方电视台提供节目,或附带广告,或购买版权。如目前在许多城市电视台热播的《娱乐现场》、《电动鼠标》、《亚洲金曲榜》、《今日股市》、“蓝猫动画系列”、《中国警方报道》、《热点人物》、《目击者》等多达20多个栏目,且都有较好的收视率。4、集团化
自2001年以来,从中央到省市级的媒体都在纷纷组建新闻集团。传统新闻媒介走向集团化,走向多媒体化已成为一种趋势。2001年4月成立的上海文广集团,便拥有3家电视台、4家报纸和16家演出机构,总资产超过100亿元。2001年12月6日,中国广播影视集团宣告成立,其固定资产将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年收入也将超过百亿,成为中国最大的新闻集团。与此同时,广州、上海、长沙、武汉等地方的报业集团、电广集团也纷纷出现,地市级的广电系统和报纸系统也纷纷走向集团化。可以预期,今后主导中国新闻信息市场格局的不再是一个个单体的报纸、电台、电视台,而是新闻集团。2003年初,无锡广电集团与上海方正延中传媒公司签约,将2003到2005年3年的广告经营权尽数转让,7个频道的广告收益达4.6亿元,比原来自己经营增收20%以上。 近两年来,随着传媒的产业化功能在市场经济的进程形成,加上地方政府迫于巨额拨款压力也在努力传媒推向市场。传媒业逐渐走上产业化道路,媒体治理结构发生了变化,集团化的全面推开。5、跨行业经营
中国新闻体制还十分落后,法律规范与保障十分软弱。从机关报刊到行业媒介,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到网络,不同的媒介由不同的主管部门主管和控制,壁垒森严。近年来,在政策上和实践上,对此都已有了新的跨越。在政策规则上,有权威人士称,目前高层正在对中国传媒发展的规则采取放宽的政策,比如允许多种媒体兼营和允许跨地区经营,传媒业将迎来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在实践探索中,一些传媒集团也已经开始跨出了多种媒体经营的步子。如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等涉足于房地产等多个行业,上海的文广集团,就涉足于广播、电视、报纸、体育、文化、演出等诸多产业,上市公司"上海强生"则通过资本纽带,分别介入了杂志、宽带网络、广告、文化传媒等多层面媒体。6、产权结构多元化
2002年12月18日,上海的文新报业集团和江苏的上市公司春兰(集团)公司签署协议:文新报业集团及其所属的上海星期三报社向春兰(集团)公司转让上海星期三报业经营有限公司部分股权,作为文新报业集团旗舰之一的文汇报与春兰(集团)公司就今后的发行、广告、企业形象宣传和版面联动等方面开展多方位合作。这是中国传媒业和中国企业界的首次“巨头”级别的合作。两大巨头的成功"握手",意义深远,它"开创了中国传媒业与企业界深层次合作的先河","其意义远远超过一般概念上的投资和合作。" 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媒介出现了首次的产权结构的变动,甚至可以称之为产权结构调整。翻开沪深股市的背景,直接涉足传媒业的上市公司就已有东方明珠,中视股份,电广传媒,北大青鸟,诚成文化等20多家;而利用诸如投资控股、传媒买壳,借助下属公司上市等"擦边球"方式进入传媒业的更是多达40多家。7、资本运营
由于媒体具有事业单位性质,直接上市的政策壁垒高,为了绕过壁垒,一些媒体采取了借壳上市的办法,即通过剥离经营性资产组建公司,收购经营不善的上市公司股权,注入优质资产,实施重组,改名换姓,从而控制公司,进入资本市场。有的地方传媒,明里暗里地和资本持有着勾通,希望“借船出海”、“借鸡下蛋”,把自已“做大做强”。私人资本尽管不被允许进入传媒,但在地方传媒中,资本还是在悄然渗入。以广播电视为例,个省台“公共频道”的开通,给地县级媒体公司带来了生存危机:频道资源被大大压缩了,最多只能开通三个频道,如何做大做强,如何向引来资本交待,都成了头痛事。于是一些民间资本就乘虚而入。向北京电视台的一个整个频道被一家民营电视公司承包,改造为“生活频道”。8、体制陈旧
同其它行业一样,传媒也需要在国家宏观调控的系统内部进行运作。长期以来,中国传媒是在党的控制和政府的支配之下经营发展的,没有形成系统的宏观调控体系。在媒体改革中,也没有建立起这个系统。媒体的改革,只是在微观层面操作,宏观层面的改革滞后,根本的体制并没形成。
9、“失控”状态
尽管在一些重大时政问题上,中央关于传媒工作的具体指示尚能做到“令行禁止”(这里暂且不讨论这种具体调控方式是否适当的问题)。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国家主管部门对于传媒业的实际发展在宏观上是茫然的、缺乏必要的研究和准备的,因此也很难使自己掌握的调控手段跟上传媒业实际发展的现实步伐。这一状况便造成了目前相当多的传媒单位实际上是按照两套规则在行事:一套是嘴上说的,文件上写的,而在实际操作中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的“显规则”;另外一套则是实际做的、你知我知大家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失控。10、管理观念落后
管理有着自己的价值底牌,即它是限制型的还是保护型的,是促进的还是促退的,更根本地说,是进步的还是落后的。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传媒业的管理“宗旨”是为了“不出事”,只要不坏就是好的,实际的目的和作用不在于促进其发展于进步。这是一种缺乏长远战略眼光的管理方法,它是一种以牺牲创新和发展为代价而安于现状的“中庸”生存观念,质试图泯灭一切可能的“失误”的管理,一方面使我们的传媒管理微观化,削弱甚至攘夺了传媒单位必要的自主权,文革期间那种“对版面”的做法和“千报一面”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极大地阻碍了传媒业的创新发展。这一管理体制最大的受害者便是以机关报为代表的“存量”传媒(指区别于改革开放后新办媒体的传统媒体)。正是在这一管理体制之下,我国传媒领域中“存量”传媒的改革远远落后于“增量”传媒的改革,这便导致传统上作为主流媒体的机关报等传媒在传媒市场的竞争中日益衰败,渐次成为“边缘化”的媒体。11、文明媒介生态
入世一年来新闻法制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必须指出,这只是初步的。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系统与入世法律文件不符的法律法规的修订废立工作,还刚刚开始。根据国际惯例,国际条约一经国内立法机关批准,凡是国内法律同国际条约有冲突的,都要修改国内法律,新闻法规的调整也不例外。而“新闻法”何年何月出台,谁的心中都定数,仅靠政策对媒介市场管理和规范,缺乏法律支持和制度保障,弹性规则的存在,管理带有浓郁的“人治”色彩,不确定因素较大,媒介生存和发展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12、人文化
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在"传播就是力量"的趋势之下,传媒对于中国和世界的社会前进,对于民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和进步,对于中国和世界的稳定、繁荣和发展,都有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的意义。所以,传媒研究的实践意义,不仅仅在于对于传媒本身的指导,更在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因此,在传媒研究专业化的同时,我们也要强调传媒研究的人文尺度。传媒不是为金钱服务的,而是为人服务的,所以我们的传媒研究不仅要研究传媒如何得到市场价值,更需要研究传媒如何保持它的人文价值。市场化一方面推动着传媒的艺术、技术、观念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在异化着传媒的功能和意义。当我们某些大学教授将"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当着新闻的座右铭的时候,他们同时也将新闻的商业价值凌驾于新闻的人文价值之上了。13、分享型传播
电视受众对媒介的选择空间也越来越大,因而,无论是电视频道的设计或是电视栏目的设计,无论是电视台的宏观定位或是电视节目的微观策划,如果还都以假想"所有"受众为传播目标却没有针对已经分化的受众的殊需要,其结果很可能是失去了"所有"的受众。对于绝大多数电视节目来说,都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需要"选择"属于自己的受众群体,根据自己所选择的受众群体对电视信息的需要来设计和制作。新闻节目(满足受众的认知需要)、影视剧节目(满足人的审美虚构需要)、文化娱乐节目(满足人的交流宣泄需要)、生活服务节目(满足人日常功利需要)、体育节目(满足人的竞争需要)将是电视节目在功能上的分化,而受众同样的需要但却还可能有不同的要求,电视节目应该用一种积极的方式满足已"分化"的受众的选择需要。所以,同样是新闻节目,除了在"数量上"并不太多的共享的综合新闻以外,新闻节目还应该有政治新闻、社会新闻、经济新闻、文化新闻、生活新闻、体育新闻等方面的分化,面对不同的受众,也面对受众不同的需要。分化的结果,将使电视节目失去它应该失去的那些观众但却得到了它应该得到的那些观众。而随着广告业的越来越理性,他们也"选择"投入那些与他们的消费对象相一致的电视节目。14、交互传播
随着电视受众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受众接受信息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大,特别是社会的个性化和民主化程度越来越明显,受众对信息已经具备一定的判断和反省能力,不愿意也不可能继续作一个简单的信息接受者,他们更愿意参与对信息的创造、对信息的选择、对信息的阐释和对信息提出评价,因而,受众对电视节目的参与热情和参与需要正在日益增长,电视的传播也正在从由传播者单向传播向传播者和受众交互传播变化,受众需要将自己的愿望、要求、观念反映到电视节目中去。15、立体传播
除了比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信息传播的现场性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比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或者说是再加工能力。近年来,焦点访谈、今日话题等新闻评论性电视节目的出现和新闻节目专题化的趋势正是电视从平面的信息传播向立体的信息传播转化的结果。立体传播意味着要延伸信息的广度和深度,要为信息提供纵横的参照,要对信息提供解释和预示,要在知识性和洞见性两方面超越其他媒介的传播效果。因而,"专家"对电视的参与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应该是一种注入。媒介人与专家的合作已经成为一种传播倾向。16、人文关怀
中国的媒介市场发展刚刚起步,本身就存在着一些缺陷。有远见的媒介研究者不禁对今日的有些媒体产生了怀疑:质问一批最近冒出来的完全市场化的报刊“是新闻媒介还是广告媒介?”;嘲笑一些所谓的市场调查的“客从主便”不良习惯;侧眼旁观提醒媒介“警惕拜金主义”。面对媒介一些追求时髦、流行“小资”等等浮躁的现象,本书也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如果一味地追捧时髦媒体,那是对严肃的新闻传播事业的最大误导与亵渎。《超速的媒介发展带来的是大量可喜的变化,但无疑也带来了媒介中的一些不合理、不规范的现象。在传媒研究中仅仅对媒介发展趋势进行总体把握,对媒介经营有了在经济层面上的认识,我们不禁仍会发现我们对媒介的了解还是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因而,对于媒介市场而言,除了对其经济规律的研究总结以外,更重要的是给予传媒研究的人文关怀,不仅从经济利益上衡量一个媒体,而且要从道德与社会责任上评价一个媒体。17、视觉文化
当代审美文化正在日益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这是方兴未艾的电视、广告、电脑、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我们眼前策动的一场文化巨变。如今电视、广告、电脑、互联网已几乎将所有的文化样式收归于自己名下,将其统统变成视觉文化:MTV是将音乐变成视觉文化,戏曲TV是将演唱变成视觉文化,诗TV、散文TV是将抒情写意变成视觉文化,而那些根据名著或畅销书改编的电视剧,则将小说变成了视觉文化。与之同步,越来越多的作家艺术家相继“触电”,打破传统的创作模式而涉足于影视圈、广告圈,眼下又转而争相上网,遂使网民中涌现出一个新的作家艺术家群体,网上写作成为一种新的写作方式。一句话,用眼睛去看,这在今天变得越来越重要了。视觉文化让人“看”的主要是“形象”,它是以虚拟性、游戏性、娱乐性的表象供人观赏、参与和消费。另外视觉文化还多一层,那就是具有表演性、仪式性、公众性,例如时兴的互动式电视综艺晚会,总是弥漫着浓厚的节庆气氛和宗教狂热。而这一点更加紧要,凡是表演性、仪式性、公众性的艺术大都靠视觉,像民间的歌舞杂耍、地方戏曲、说唱演艺等都有很强的可视性;如今形形色色的晚报、周末小报、女性杂志之类大众读物尽管也是被印刷出来,但其爆炒新闻、制造流行、诱导时尚的手法正不乏仪式性和游戏性,从而向视觉文化靠拢;即使是诉诸听觉的广播,也因其各种栏目特别是插播广告之表演性和仪式性的日益强化而突破了原有的概念;网络文学的种种创举也耐人寻味,如“接龙”这一新的写作方式就是建立在写作的公众性、游戏性和仪式性之上。18、流通经营者
流通经营者就是利用自己建立起来的庞大发行网络,大规模地引进境外电视节目进行本土化加工,再向国内各电视播出机构出售,借此介入广告资源的利用和电视频道的经营,唐龙传媒就是这类经营者的典型代表。唐龙传媒将自己比作一个巨大的电视传媒超市,其运营模式就是引进或自行制作电视栏目,通过国内300多个中心城市近600个频道这个平台,发行和分销这些电视栏目。唐龙传媒的盈利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向电视台出售的版权收入,目前其版权收入已经足够其组织的自我滚动发展,另一个就是巨大的贴片广告资源,唐龙传媒贴片广告资源成为其主要的利润增长点。2002年唐龙传媒的电视节目已达到日播出7小时,由此整合的广告资源标价为40亿人民币,仅次于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收入。像唐龙这样的流通经营企业一般实力雄厚,运营模式非一般小公司可以效仿。19、内容经营者
内容经营者就是利用专业设备和人员,自己制作电视节目的某一部分或是全部内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大约有上千家专业电视节目制作公司。这些公司中,实力大小也是参差不齐,由于节目档次和服务内容涵盖面很广,因此这个领域进入门槛相对来说比较低,一些小公司往往能够在这个领域找到立足之地。比如侧重于制作节目包装和后期制作,如制作片头、片尾等,或是以电视台为依托、或电视台直接投资,为某电视台定向制作电视节目,有的还负责广告招商,与电视台之间实行广告利润分成。20、传播策划
新闻传播策划不只是方法问题,更是一种信息态度,是一种基于科学的信息态度的传播理念。新闻传播策划的核心精神,是在社会事实与媒介行为之间,确立一种符合新闻规律的传播关系。新闻传播策划的任务,就是提供对事实进行信息提炼和信息传播的独特思路、方法和途径。对舆论热点的报道,正确的新闻传播策划思路,应当符合和体现舆论热点生成的特殊规律。一般来说,舆论热点显现的意见信息具有高度的聚合性,它指向的往往不是某一个偶发的、孤立的社会事实,而是由频繁出现的同类事实构成的社会现象。当社会事实发展成一定规模,在反复影响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引发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时,它们共同的属性超越个别事实的特殊意义,而成为社会评价的集中点。同样,人们对某类社会现象的意见评价,也往往并不单独指向某一事实,而是通过聚合联想,牵涉或覆盖一系列相关事实,而且意见生成越明显,对意见对象的客体性感知越趋向淡化,倾向性的认知越趋向强烈,从而形成对一类社会现象的体系性意见评价。21、电视湘军
以湖南经济电视台(下称经视台)为先锋的湖南几家电视台及新开频道,在过去的几年里把电视娱乐节目推向了一个高潮。主持人服饰前卫新潮,语音和语调则是软软的,这在广播学院决计不能通过--如果你在其中发现了港台或者日本节目的风格,那不是巧合。事实上,主持人受到了花重金从港台请来的专业包装设计师手把手地传授点拨,其结果是内地观众很喜欢。在湖南,由经视台制作的"真情对对碰"、"幸运1999",卫视的"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文体频道的"娱乐急先锋"等,都是收视率相当高的节目。一些节目,如"真情对对碰"被十几家外省市电视台买下播出权。湖南卫视上星后,更把这种影响扩展到全国其他地区。不少节目形式纷纷被其他地方台"拷贝"。而由经视台投资拍摄的《还珠格格》,更是创造了国内电视剧收视率和发行的新高。 湖南电视的勃兴已经”在业内创造了一个新词:"湖南电视现象"。22、报刊气质
广东地区的报纸处在一种关注民生和重视娱乐因素的两元状态之中。"为民者言"一直是广东地区报纸的一种潜在气质,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重大新闻倾向于关注人性,即使在处理普通日常的市民新闻的时候也是尽量从市民利益阶层出发。当然,这有报纸主动增加贴近性的考虑,但从文化的地域特色上来看,这个地区的市民观念过去受香港等外埠影响较大,而香港的观念多是移植西方的。所以,广东的市民观念在间接上是与西方接轨的,即强调知情权、平等权和娱乐性,这自然对报业发展产生了某些导向影响。北京地区也同样呈现出这样的二元状态,但是他们的二元气质则是居高临下的引导、规范气质与"开眼看世界"后对大众的启蒙气质。北京处于首都,历来阶层观念严重,报纸的导引性非常强。作为一个法令的发布中心,来自北京的信息无疑具有权威性,也就具备了与生俱来的一种居高临下的气质。久而久之,读者对于读报,培养出一种对官方报道的知情需求,而对媒体其他力量的利用意识不足。加上京城人历来爱侃国事。所以北京报纸内容主打的是国内国际的大事件。在这方面,《北京青年报》对大事件的报道一度走在前列,他们运用大图片大标题的大报风格,树立了一种开阔的新闻图景。比如1999年国庆50周年,他们用了50个大版,分别配以同一标题,以历史资料图片大幅占满版面,给读者以强烈的冲击力以及收藏价值。沪宁杭地区则是一种宋明话本小说阅读习惯的延续与商业文化的互相浸淫。这个地方一千年来发达的城市文明,使市民阶层的阅读需求相当成熟,然而却一直停留在话本小说与市井故事之上,大概自然条件的优越与生活的殷实富足使他们难以去关心大的国计民生,而宁愿把报纸当做茶余饭后的调味品。民生事件和街头巷尾的故事经常被炒作为小道新闻。整体格调不高。但却有非常良好的市场,因为人性中的某些需求和地区的传统一经结合,力量是无比固定而强大。23、新闻侵权
所谓新闻侵权,则是指行为人通过新闻媒体(包括通讯社、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公共新闻网站等,下同)向社会公众传播不真实的情况,或情况虽然真实但属于法律禁止传播的事项,从而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民事权利,依法应当承担法律后果的行为和事实。导致新闻侵权的直接原因及其外部特征,简言之是新闻媒体刊播了含有侵害他人权利内容的新闻作品,诸如新闻报道失实、新闻评论不客观不公正从而歪曲了事实损害了他人人格,或蓄意且擅自宣扬他人隐私等情况。新闻侵权和普通民事侵权一样,都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权利,其侵权的客体一般为人格权,即会造成他人人格权利的直接或间接损害,适用民法等调整。从侵权行为法学和新闻传播学的角度讲,新闻侵权具有一般民事侵权的共性,同时又有其特殊性。构成侵权的新闻(行为与事实),首先须符合以下四方面的一般构成要件:⑴行为人实施了侵害他人合法权利和利益的行为;⑵侵权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⑶侵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⑷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其次,还应考虑下列特殊的构成要件:⑴侵权事实体现在新闻作品中;⑵新闻作品公开刊播于新闻媒体上;⑶新闻媒体具有合法性;⑷新闻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24、电视品牌
品牌是指打算用来识别一个或一群卖主的货物或劳务的名称、名词、符号、象征或设计,或其组合,并打算用来区别一个或?蝗郝糁骱推渚赫摺F涫担缡咏谀康钠放聘拍钌婕叭霾忝娴囊庖?一是知名度;二是相对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三是相对稳定的质量和标准。在媒介纷争的社会环境中,作为一种来自市场的概念,电视节目的品牌是一种竞争力、吸引力、亲和力和信任度。它能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吸引住一定数量的观众群,并在长时期内赢得观众的信任,在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中占据自己独特的位置。从文化的角度看,电视节目的品牌是电视文化的象征和代表;从市场的角度看,它是电视产业的拳头产品;从观众角度说,它是观众心目中值得信赖、能给自己带来较大收益的消费对象。25、 传媒类上市公司
根据上市公司的行业划分标准,同时考虑到公司涉足传媒业的程度、经营情况和业绩表现,可以将传媒类上市公司分为三个类型:典型类、重组转业型类以及涉足型类:(1)典型类传媒上市公司,这种类型的公司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公司本身就是依托媒体而创立发展起来;第二,位于中心城市,得到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强有力支持,所依托的媒体的地域覆盖广阔;第三,传媒主业明确,规模大,业绩显著,业务扩展能力强。目前上市公司中具备上述特点的主要有六家,它们分别是:电广传媒(000917)、东方明珠(600832)、歌华有线(600037)、中视传媒(600088)、赛迪传媒(000504)、博瑞传媒(600880)。(2)重组转型类传媒上市公司,这种类型的公司具有如下特点:公司已经在传媒行业有较大规模的投入,且将传媒业作为今后公司发展的战略重点,但目前这些公司的传统业务在公司主业中占有主要的位置,公司在未来一两年在传媒业仍会有较大规模的重组合购并事项发生。26、新闻自由
准确意义上的新闻及其传播理所当然是自由的,不自由的新闻是不存在的,那种带有不同程度强制性的要人们接受的信息,如下达红头文件、如作大报告、如讲课,其中内容是不能称之为新闻的。在1997年杭州第5届全国传播学年会上,我提交《关于组织传播》一文4,对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作了比较,认为"受传者是在自由状态下还是在受到不同程度强制的状态下选择和接收信息是大众传播与组织传播的一个根本区别"。有接受自由,就有表达自由,接受与表达是一个铜板的两面。新闻自由,包括了表达权和知情权两大权利。在国际人权法中,说表达自(freedom of expression),不仅包括表示意见的自由,也包括寻求(seek)、接受(receive)、传递(impart)信息和思想的自由,已经成为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