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是搞经济学的,所以经常会对经济界发生的一些事情“特别关注”。比如,对于中国的冷饮企业、冷饮市场的变化就比较关注。一是因为自己习惯吃冷饮,一是因为自己的故乡在曾经的内蒙古的首府察哈尔。但是,这还不是对它们关注的最大理由,而最大的理由是,作为专门为冷饮企业搞产品策划的我,也曾经见证、留下过,世人不知的辉煌业绩。
今天看到牛根生先生的一篇文章,在那里津津乐道自己的“支点”,所以引起了笔者的些许兴趣。搞过中国冷饮食品的人或许还记得,几分钱就能买到一只“冰棍”的那个年代。
现在可以肯定,这个时代在中国持续了20年。那么,中国的冷饮市场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些许“长劲”的呢?应该说,是从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仍然可以肯定的是,在那时的中国土地上,不要说还没有蒙牛,就连伊利,可以说还都是些“毛毛虫子”!
那么,在那个时期,中国冷饮市场的核心在那里?您千万不要以为在天津,虽然天津已经有了数以百计的冷饮企业。那么,究竟在那里?我可以告诉读者,它在沈阳和它的周遍地区。为什么?因为在那个时候,仅沈阳及周遍地区,就有数百家冷饮企业了,而且已经有了一定的档次。表现在,一些韩国冷饮企业的进入,和一些如“金蜜蜂”冷饮的崛起。
但是,遗憾的是,沈阳的冷饮业,很快便被天津抢走了风头。固有的老牌、知名企业不算(如起士林),一批冷饮企业如康乐、宏光、红星、康达的崛起,使沈阳冷饮企业就如同没有思想准备的客人一样。之后,什么大桥道、威特瑞、女王(老康乐)的爆发,就更使沈阳防不胜防了。当时的时间,大约是91年之后。这时的伊利,可谓“不在话下”也。
不过,伊利人却不甘寂寞,竟然在中国市场还没有占领的情况下,悄悄地把自己的触角伸进了天津。这一下子,可使天津的冷饮界“炸了窝”。为了抵御伊利产品的进入,可以说什么办法都用上了。反正是伊利的产品几乎都“不合格”,而且还在报纸上“暴光”。现在看来,那是天津人搞的地方保护主义,但伊利产品进天津市场,却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最终的结局,当然是伊利进了天津。但是,你一定不要以为,后来天津的冷饮产品的衰败,是由于伊利产品的进入。那么,又是谁把天津诺大的、一个拥有600百多家冷饮企业的辉煌给“灭”了的呢?笔者以为,主要是他们自己,再加上沈阳、伊利、上海、深圳几家冷饮企业的“夹击”。其中,沈阳是一支“贡献”最大,或者说“反作用”最大的队伍。
第一,天津人的自大和各县冷饮厂决策者的无知,是断送天津冷饮业的、“第一把交椅”的第一要素。为什么?因为天津人从来也没有把各地的经销商们当成一盘菜。为了争取到一车货,一些经销商们,需要在天津住一个礼拜。在那个时候,天津人要多“牛”就有多“牛”,“牛”到了需要由经销商承担各种“好处费”的地步。与客户“捉迷藏”是其伎俩。
第二,当然是一些乡镇企业厂长、经理们的无知,误以为,中国的冷饮市场铁定就是他们的了,不晓得包括天津在内的冷饮市场是全体中国人的,把自己放到了“比天还要大”的程度,至于说到中央电视台做广告,使用“第二大脑”的问题,他们全然可以不予以理睬。我记得,在当时只有“天津老红星”在中央电视台上做过广告,其他的企业想都不想。
第三,便是沈阳、伊利等企业乘机打开中国的其他城市,等他们醒过来时,一个又一个的城市——尤其是南方市场——已经被伊利,用“集列”占得差不多了。尤其是伊利为“苦咖啡”在中央电视(6套)上做了广告之后,再加上沈阳的韩国式“软冷饮”即“南国梨”“德氏螺螺”、“千年虫”等一批创新产品的问世,天津这个冷饮帝国,终于土崩瓦解!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北京的“和路雪”、“新大陆”,上海的“光明乳业”和石家庄的“转转系列”、郑州的一些乳品企业在于无声处,忽然爆发出“惊雷”。还有东北吉林、黑龙江的一些冷饮企业也开始在中央电视台上做起了广告。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蒙牛”从“伊利”“裂变”了出去。换言之也就是说,凡是在中央电视台上做了广告的,才算“留了下来”。
回过神来想想,如果当时的天津不搞地方保护主义,天津的冷饮企业或许不会像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