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业发展趋势 国际直接投资对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影响



 

一、当前国际资本进入我国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1、  国际资本进入我国的历史背景

80年代,国际产业向我国内转移以轻工业为主;90年代初以家用电器制造为主;90年代末以来,微电子产业和汽车制造业成为产业转移的主流。在未来一段时期,随着我国制造业规模的扩大,基础装备制造业将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如工业设备与装备制造业、零部件产业、原材料产业、环保装置产业、高科技通讯产业、电子元件、医疗器械与设备、飞机制造及零部件制造等。通常跨国垄断资本随着实力的增长强大以后通常都会采用兼并收购的办法来扩张其地盘。但其纷纷瞄准中国市场决非偶然。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主要有两个背景。

(1)改革开放的深入。这是由于我国80年代开始的对外改革开放,门户逐渐的打开,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国情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比如上海、广州这一类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方式已经和国外差别不大。

(2)国企改革的扩大化。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到了攻坚阶段,产权改革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最早是国有企业改革通过管理层收购,然后到大型国企引进战略投资者,也就是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国务院出了很多配合政策,这些都正好迎合了跨国公司的需要。国企要改革,正好跨国公司准备进入中国收购行业龙头企业。两者的结合导致了我国的行业大型国企被外资大规模收购。90年代以后国家一直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加大对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快了城镇化及城市化建设和一系列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拉动了各地工程施工量的增长,从而带动了工程机械的销售,这给工程机械行业在未来的20年内提供了很好的市场前景。当工程重型机械大量被跨国公司垄断控制以后,我们除了花高价购买其机械设备外,还得承担国防安全的问题。

2、 国际资本进入我国的原因

国际资本进入我国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中国投资环境的改善。自90 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8%左右的增长,人民币的坚挺以及政府对引进外国战略合作者的重视和配合使中国的投资环境比起亚洲其他国家更好。

此外中国国内人口众多,有一个及其庞大的市场。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平均收入比较高,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也和发达国家相似。大型国有企业也都大多集中在这一地带。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发展和房地产业的持续兴旺,为工程机械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在全球工程机械产销保持基本稳中有升的情况下,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却一枝独秀,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必然引起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的高度关注。

(2)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浪潮推动下,全球性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的加快,支柱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从而也带动国际资本流动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由于金融自由化浪潮的推进,各国对资本管制的逐渐放松。金融创新产品的大量开发使用,推动国际资本以远远高于全球生产总值和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快速增长。

(3)我国国有企业自身的特点。另外我国的许多国有企业在国内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很大,但是缺乏自有资金。而外资自有资金数量庞大,但是缺乏进入中国市场的先机。如果外资以建立新公司的方式贸然进入中国市场,肯定需要冒比较大的风险。采取收购兼并式的扩张速度也比自建公司要快得多,而且这些国有企业只要注入国外资金并在管理上加以改造,就可以适应外资扩张的需要。因此,外资纷纷以我国的先进地区作为登陆区。

二、 国际资本进入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表现及影响

1、   国际资本进入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表现

新世纪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稳步快速发展,其引进外资总量每两年就跃上一个新的台阶,2000和2001年实际使用外资分别为407.15亿美元和468.78亿美元;2002和2003年分别为527.43亿美元和535.05亿美元;2004年进一步跃升到606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05年,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4万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03.25亿美元,中国2005年全年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为603.2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5%。2006年中国实际FDI为63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006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为16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中国2006年实际FDI扭转了2005年的下降趋势,这显示外商的投资热情继续高涨。其中制造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总体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在制造业领域利用外资一直占主要地位,约占总体利用外资规模的60%—70%,并呈持续增长的势头,2001—2005年,分别为309亿美元、368亿美元、369亿美元、430亿美元、424亿美元。在外商纷纷在中国投资设厂的带动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并为中国经济总量居全球第四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居全球第三打下了重要的基础。1978--2005年,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由1195亿元增长至57231.51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均增长约15.4%,比全部工业年均增幅高0.27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共有包括纺织、服装、家电、医药、电子、钢铁、水泥、化肥等10个制造行业在内共80余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1998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3555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的6.3%,位居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排名世界第4位;200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上升到4357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提高至7.0%,但世界排名仍居第四。目前,我国的制造业总体规模已经超过德国而位居世界第三(按现行官方汇率计算),并已成为许多重要制成品的主要世界制造中心。

2006年新年伊始,中央提出了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大力提倡“自主创新精神”但是,作为创建“创新型国家”主力军的行业龙头企业,却在面临着被某些跨国巨头“资本运作”的合法途径清洗出局的危险命运。如果将中国改革开放初的外资并购看作是一场中国经济市场化的“运营演习”,那么今天的外资并购更似一场“廉价掠夺”。因为此时形式上的相近几乎被实质的差异取代,而此前的固步自封可能已演变成了今天的“投怀送抱”,民族工业的大旗亦面临在“廉价掠夺”的并购浪潮中摇摇欲坠,中国民族工业和民族企业所追求的百年老店目标,正经受着外资“入侵”的考验。

国际资本对中国国有企业开始大张旗鼓的收购。全球最大的机械设备制造商——美国的卡特彼勒公司正在中国展开一场并购风暴,中国机械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几乎都被列入其并购计划中;其计划并购的谈判对象几乎囊括了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几大龙头企业:厦门工程机械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宣化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等。2005年10月25日,我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被美国凯雷投资集团以3.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45%的股权;在油嘴油泵行业,德国博世公司收购我国油嘴油泵行业的排头企业——江苏无锡威孚 有限公司后,我国的油嘴油泵行业几乎全部被跨国公司并购、控股,经过多年建立的技术中心被撤消、合并;在轴承行业,四年前全国轴承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就已经与世界第三大轴承公司FAG公司合资,两年后合资公司变成了德方独资企业。由于合资,西北轴承公司让出了经营多年的铁路货车轴承的品牌,失去了占中国铁路货车轴承25%的市场;在化工机械制造行业,占举足重轻地位的“锦西化机”,已与跨国巨头西门子合资,业内人士对这种合作的未来判断是:锦西化机的透平机械核心技术被西门子拿走,国内大型化肥设备的维修要看西门子的脸色。此外,我国重点行业的一批龙头企业——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有限公司、潍坊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等也都被跨国公司紧紧“咬住”不放。其中德国的“ZF”公司正在谋求控股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有限公司。杭齿是我国船舶配套的中高速柴油机、齿轮箱及工程齿轮箱的行业排头兵生产企业,并承担一定的军工任务,如果被外商整体控股,其对军品生产的影响比较大。另有消息称,中联重科、山东临工等企业的相关谈判也正在进行中。可以说,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国内的龙头企业正在逐渐地被纳入外资企业的旗下。

2、  国际直接投资对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影响

通过以上现状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改革开放这些年来国际资本的进入我国的投资热情不断高涨。并且资本大都集中与机械制造业。从2001年以来的快速发展使中国已经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如此大规模的进入必然对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带来巨大的影响。

 (1)国际直接投资带来的正面影响。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国际资本带来先进的技术。像卡特彼勒、小松、沃尔沃这些国际机械工程巨头大多都拥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他们的进入给我国机械制造业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给我国的机械工业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通过与外商合资合作,可以直接实现企业重组,加快企业技术和管理升级。②国际资本对中国的经济体制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跨国公司从50年代开始经过了一系列的商业业态革命.其进入对中国形成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这样的所有制结构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③国际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市场结构的改善。外商投资企业进驻中国市场,可以加速国内市场由垄断型向竞争型结构转变。在竞争型市场结构下,部分企业处于萎缩状态,失去生存和发展能力;部分企业处于扩张状态,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而企业差距拉大,又为企业之间的重组创造了条件,最终会促使各个行业的生产集中度显著提高。

 (2)国际直接投资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民族品牌和资本被消灭并控制。跨国公司利用其规模优势近年来大举并购我国发展潜力较大的行业龙头企业,而且要求必须绝对控股,以此达到消灭和控制我国的民族品牌的目的。由于我国国有企业与跨国公司相比规模效益竞争差距太大。徐工集团、中联重科、常林集团、桂柳工、三一重工、厦门工程等国内企业其产业规模比较小,国际竞争力弱。具体表现在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单个企业生产能力较低,产品创新能力弱,企业发展缺乏后劲。像美国卡特彼勒公司一年的销售额等于我国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的一年的销售总额。因此跨国公司的收购成本较低,国家在这一方面也没有设定收购限制,这导致了我国很多国内知名品牌的消失。在汽车行业,中国的上海汽车制造厂在与美国通用汽车合资以后,其生产了几十年的自主品牌上海牌汽车就被通用别克、雪佛兰等美国品牌所替代。沦为外资企业的加工厂。②导致我国国有机械产品滞销而影响本土企业的发展。跨国公司的产品线丰富,市场划分更细。对我国国有企业市场的扩大带来极大困难。我国国有工程机械产业大量产品集中在功率常规产品方面,产能过剩,竞争激烈。跨国公司能提供国家重点工程中急需的设备,如大型吊管机、大型装载机、桥梁施工设备等;小型多功能机市场需求上升,而国内起步晚,这是外商抢占市场的另一重点区域。由于国内工程机械产品需求有限,而国内工程机械企业的产品主要用于内销,再加上外资企业的纷纷涌入和国内其他行业的介入,国内主要工程机械产品普遍处于供大于求的市场态势。③导致我国企业丧失产业创新发展的能力。跨国公司并购,首先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带来深层影响。例如凯雷案例,制造业是国家的核心产业,装备制造业又是制造业的龙头。失去装备制造业排头兵企业,从根本上动摇了我国的产业根基,丧失了产业创新发展的能力,从而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此外,我国装备制造业虽然规模较大,但是由于缺少核心技术优势,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长期处于低端,如果我们的一批优势企业再不断被并购,我国装备制造业就将长期被锁定在产业分工格局的低端。并且在核心技术上,目前拥有专利技术的工程机械厂家非常少,全国所有的工程机械生产企业的全部专利总和还比不上西方一个中型企业的专利数量,许多高新产品的核心技术被一些西方先进企业牢牢掌握,国内企业要使用就必须支付专利费。这些直接导致了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被弱化。因此国有企业向高新区域的发展就受到缺乏核心专利技术的限制。④大型国企面对外国资本的并购成为无牙老虎。“国退洋进”规模的迅速扩张,非常值得警惕!正像有人曾经不无担心地指出过的那样,中国正在一波又一波的并购中,失去自主工业体系的基础与保护屏障,在大型国有重点企业被一步步蚕食中变成“没牙的老虎”。我国机械制造企业管理水平普遍落后,品牌效益不明显,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出口没有重大突破。2003年以来,我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发生了一系列重组并购,山工联手卡特、徐工与凯雷合资等。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工程机械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经验是,制造商之间兼并联合加快。生产和销售集中度越来越高。2004年4月世界工程机械制造巨头卡特彼勒整体并购中国工程机械 行业第七大企业——山东山工机械有限公司。与此同时,徐工集团继与卡特彼勒、利渤海尔等多家公司合作后,于2004年12月与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再次携手成立力士(徐州)回转支承有限公司。加上此前成立的罗特艾德回转支承有限公司,使得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在过内高端回转支承的生产中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再加上此前已在中国成立独资、合资企业的国际工程机械巨头如宝马、小松、日立、英格索兰等,国内工程机械企业面临着内、外双重巨大的竞争压力。一旦跨国公司兼并收购了中国的老牌工程机械企业,就基本上确立了它们在中国这一领域的垄断地位,促成其在中国市场这一方面的垄断地位将提前形成, 并将使我国该行业几十年积累的竞争能力和自主品牌随之消失。对行业的影响将十分巨大。

三、我国机械制造业面对国际资本的挑战的对策选择

通过对国际直接投资带来的影响分析,我们了解到外资的进入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利弊。国际资本往往会对我国发展潜力较大的行业龙头企业发起并购并要求绝对控股,这样一来不但拉大了与我国民族企业的规模差距,并且垄断了大部分的专利核心技术,直接而来的结果就是导致我国自有品牌的消失,导致其他企业机械产品的滞销和发展创新能力的降低。因而国际资本的进入给我国带来的挑战是我们必须去面对,去重视的。这关系到我国国民支柱型产业的生死存亡。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保证由国家和人民掌握控制支柱型产业。因此我们在面临挑战时需要做出一些工作来保证我国机械制造业能更好的迎接国际资本的挑战,并在挑战中发展壮大。

1、制定产业发展和行业引导政策

跨国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相对我国民族工程机械制造企业而言,其产业优势明显。而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产业政策的引导。我国的工程机械制造业想要做大做强,必须制定工程机械产业发展政策,从指导思想上强化这一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制定该产业政策,显得十分必要。我们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制定工程机械产业发展规划。要形成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政府的规划非常重要。目前我国的工程机械主要分为几个大区域。从产业集群发展的要求来说,应在适当的地理区域内,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行重点规划。在规划上应主义产业、产品之间的关联程度,避免将不同的热门产业全部建设在同一工业区域内。

(2)制定各种扶持政策。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完全凭借市场力量自发形成,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而在市场力量作用的前提下,政府进行必要的扶持和参与,可以加快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主要通过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对零部件配套达60%以上的企业给予一定比例返还。其次制定财政支持政策。国家每年在预算中增加一定规模资金专项支持。第三是制定土地优价供应政策。制定并执行工程机械产业的土地优价供应政策,给予其所需的土地以一定的优价,来扶植企业的发展。

(3)鼓励民营工程机械企业加快发展。仅湖南工程机械行业在过去10年中就崛起了诸如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民营企业,但总的来说,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偏少、规模偏小,必须加速扶持。如果这一步走不好,认识不到位,仅仅以来现有的几个大企业支撑,是难以把这一产业做大做强的。沿海发达地区的经验说明,凡是工程机械行业比较集中的地方,也为当地民营工程机械企业迅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民营企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当地的国有大企业的改革发展,出现了双赢的局面。只有民营工程机械企业发展壮大了,才能提升我国工程机械制造业的整体水平。

2、 加大产业投入和加快建立多方面的投融资体系

民族资本在国内拥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和灵活的发展路线,但普遍缺乏的就是发展开发所需资金。由于资金的缺乏,而导致国内工程机械企业相对跨国公司而言规模偏小,产品创新能力比较弱,企业发展的后劲不够。而国际资本之所以在并购中所向披靡就是因为这一点。因此我们在发展民族企业上要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设。

(1)加快民族资本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当前,融资难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大多数企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瓶颈。表面上看,是因为民族企业的自主发展能力不强,治理结构不完善,信用能力发育不成熟;而从更深层次去分析,中国作为发展中经济、发展中体制、发展中市场,整个社会的市场体系、信用体系和制度体系的空白、缺损和落后,是民族资本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所以要通过担保体系的建立完善,为工程机械产业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

(2)充分发挥正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积极支持工程机械企业进行规范化股份制改造,进入国内外证券市场;鼓励民族资本机械企业到国内“创业板市场”、香港创业板市场和其他境外证券市场上市。鼓励工程机械企业参与上市公司重组或借壳上市。积极发挥大型企业在境内外上市的优势,引导上市公司向高新技术领域发展。支持有实力的上市公司收购工程机械企业和工程机械项目。

(3)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进一步加强对工程机械大国和地区的招商引资,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二是加大国内区域合作,吸引我国各类有实力投资者进入工程机械产业,加快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

(4)引导工程机械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加大国民收入一次分配中的科技投入,鼓励企业加强研究开发和人员培训投入,促使企业成为科技开发投入的主体。

3、  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和强化人才激励机制

 跨国公司拥有了足够的资本还不是万能的,还需要高技术人才将其转化为先进技术。企业发展最不可缺少也是最为关键的就是人才。我国拥有的高级知识分子为数不少,但在缺少培养的针对性。并重要的是在用人制度方面还不完善。不能尽到物尽其用。而我国民族资本要想留住人才,就必须在用人机制方面予以改进和完善,才能提高民族工程制造企业创新发展的能力。

 (1)积极推进人才培养,为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提供可靠的人才资源保障。鼓励国内高校根据机械产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充分开发多层次的资源,加快培养科教精英、创新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大批高素质劳动大军,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鼓励高校和工程机械企业联合建立技术开发、人才培训中心,联合培养研究生;继续选派科技骨干和企业经营管理者到国外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批发展工程机械产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

(2)大力引进高素质高层次人才。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制定有利于人才有序、合理流动的各项政策,简化引进高层次专家、学术带头人、高新技术骨干和各种优秀中青年人才的手续;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鼓励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向国内外招聘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学科带头人。

(3)强化人才鼓励机制。把竞争协作机制切实引入人事管理之中,改进完善分配制度和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实行产权多元化、知识产权化,通过技术入股、管理入股、员工持股经营和股票期权、创业股等多种分配奖励形式和制度,逐步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尊重知识价值、鼓励人才成长的分配制度和经营制度;形成有利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风险分担、收益共享的激励机制和选优、培优、留优、用优的用人机制。

4、  积极推进自主创新以及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我国通过与国际资本的合作拥有其先进的管理和生产技术,但是真正核心的技术跨国公司并不会让我国研究人员接触到。并且国际资本利用其规模优势发起并购并多数要求绝对控股,之后往往会消灭我国自有专利技术和品牌。因此要想保证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取胜,必须要有自主知识产权,必须发展自主创新和建立自有品牌。要想在国际资本的夹缝中生存壮大,需要发展出自己的民族品牌。

(1)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创名牌为目标,全面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和能力建设,加强以重点企业为依托的工程机械研究开发中心建设,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高层次、综合性的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机械技术开发中心,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扶优扶强扶新,在政策措施,技术信息服务等方面扶植有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2)进一步强化产学研联合。学校与企业联合,建立产业集群区的研究与开发中心和科学技术中心,充分利用国外技术资源,发展产业集群的核心技术。(包括主机技术、关键零部件技术,特别是发动机技术、液压技术、控制技术、材料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等。)加强知识产权信息资源的利用和网络系统建设。选择若干项对工程机械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对全社会招标,开展联合公关,并予以重点支持。

(3)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执法力度。进一步完善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法规,加大对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权行为,调动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科技人员发展高新技术的积极性。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要加快建设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制定知识产权保护和经营战略,为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和保障。 

5、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建立和完善对外合作和交流的平台

 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证明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性。国际资本的进入也并不是百害而无一利。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合理利用外资的情况下发展自身,寻求平等的合作而不是被锁定在产业分工格局的底端。要求发展完善对外合作和交流的平台。

 机械制造业发展趋势 国际直接投资对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影响

(1)围绕发展工程机械产业的需求,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努力扩大同国际大跨国公司、大企业、大财团的合作。吸收更多的跨国公司来我国设立总部和建立技术开发研究中心。

(2)坚持高起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注重引进技术的整体性和消化吸收,鼓励多引进“软件”技术,少进口生产线。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有效利用专利战略,选准重点领域,关键核心专利技术,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取得突破,带动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

   (3)在加强“引进来”的同时,鼓励企业走出去。支持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工程机械产品向海外拓展;鼓励成套设备出口,扩大国际技术贸易。鼓励企业和工程机械研究中心到境外创办分支机构,申请国外专利,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6、 加强产业集群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来切实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要想发展工程机械制造业,最基本的一点就是给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创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我国政府在以优惠政策引进国际资本的同时也要给予本国的民族资本以良好发展环境的保障。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要给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提供准确迅捷的信息。产业集群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就是企业良好发展环境的保证,环境的高效能提高企业发展的效率。

(1)建立高效的产业集群发展协调指导服务机制。各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为工程机械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强政策导向,集中财力保证投入。为企业制定有关出口优惠政策,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对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建设,从各方面要大力支持,简化程序,加快实施。加强对工程机械制造业的宣传,促进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

(2)积极发展中介机构。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大力发展服务工程机械制造业的出口代理商、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信息中心、质量检测控制中心等集群发展机构,形成核心企业、供应商、销售商及中介服务机构交流沟通的平台,在产业集群内广泛建立各功能群体的协作网、信息网和服务网络系统。

(3)围绕产业集群建立区域性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构建不同等级的现代化物流圈。加快物流人才培养,培育专业物流市场。推广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鼓励企业采用“联合采购、集中管理、统一配送、分散经营生产”的经营管理模式。打造高速、便捷、通畅的物流通道。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民族品牌和资本被消灭并控制。跨国公司利用其规模优势近年来大举并购我国发展潜力较大的行业龙头企业,而且要求必须绝对控股,以此达到消灭和控制我国的民族品牌的目的。由于我国国有企业与跨国公司相比规模效益竞争差距太大。徐工集团、中联重科、常林集团、桂柳工、三一重工、厦门工程等国内企业其产业规模比较小,国际竞争力弱。具体表现在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单个企业生产能力较低,产品创新能力弱,企业发展缺乏后劲。像美国卡特彼勒公司一年的销售额等于我国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的一年的销售总额。因此跨国公司的收购成本较低,国家在这一方面也没有设定收购限制,这导致了我国很多国内知名品牌的消失。在汽车行业,中国的上海汽车制造厂在与美国通用汽车合资以后,其生产了几十年的自主品牌上海牌汽车就被通用别克、雪佛兰等美国品牌所替代。沦为外资企业的加工厂。②导致我国国有机械产品滞销而影响本土企业的发展。跨国公司的产品线丰富,市场划分更细。对我国国有企业市场的扩大带来极大困难。我国国有工程机械产业大量产品集中在功率常规产品方面,产能过剩,竞争激烈。跨国公司能提供国家重点工程中急需的设备,如大型吊管机、大型装载机、桥梁施工设备等;小型多功能机市场需求上升,而国内起步晚,这是外商抢占市场的另一重点区域。由于国内工程机械产品需求有限,而国内工程机械企业的产品主要用于内销,再加上外资企业的纷纷涌入和国内其他行业的介入,国内主要工程机械产品普遍处于供大于求的市场态势。③导致我国企业丧失产业创新发展的能力。跨国公司并购,首先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带来深层影响。例如凯雷案例,制造业是国家的核心产业,装备制造业又是制造业的龙头。失去装备制造业排头兵企业,从根本上动摇了我国的产业根基,丧失了产业创新发展的能力,从而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此外,我国装备制造业虽然规模较大,但是由于缺少核心技术优势,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长期处于低端,如果我们的一批优势企业再不断被并购,我国装备制造业就将长期被锁定在产业分工格局的低端。并且在核心技术上,目前拥有专利技术的工程机械厂家非常少,全国所有的工程机械生产企业的全部专利总和还比不上西方一个中型企业的专利数量,许多高新产品的核心技术被一些西方先进企业牢牢掌握,国内企业要使用就必须支付专利费。这些直接导致了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被弱化。因此国有企业向高新区域的发展就受到缺乏核心专利技术的限制。④大型国企面对外国资本的并购成为无牙老虎。“国退洋进”规模的迅速扩张,非常值得警惕!正像有人曾经不无担心地指出过的那样,中国正在一波又一波的并购中,失去自主工业体系的基础与保护屏障,在大型国有重点企业被一步步蚕食中变成“没牙的老虎”。我国机械制造企业管理水平普遍落后,品牌效益不明显,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出口没有重大突破。2003年以来,我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发生了一系列重组并购,山工联手卡特、徐工与凯雷合资等。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工程机械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经验是,制造商之间兼并联合加快。生产和销售集中度越来越高。2004年4月世界工程机械制造巨头卡特彼勒整体并购中国工程机械 行业第七大企业——山东山工机械有限公司。与此同时,徐工集团继与卡特彼勒、利渤海尔等多家公司合作后,于2004年12月与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再次携手成立力士(徐州)回转支承有限公司。加上此前成立的罗特艾德回转支承有限公司,使得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在过内高端回转支承的生产中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再加上此前已在中国成立独资、合资企业的国际工程机械巨头如宝马、小松、日立、英格索兰等,国内工程机械企业面临着内、外双重巨大的竞争压力。一旦跨国公司兼并收购了中国的老牌工程机械企业,就基本上确立了它们在中国这一领域的垄断地位,促成其在中国市场这一方面的垄断地位将提前形成, 并将使我国该行业几十年积累的竞争能力和自主品牌随之消失。对行业的影响将十分巨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72604.html

更多阅读

浅析水环境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绿化 对水环境的影响

浅析水环境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2010-05-07 10:18:14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作者:范中亮王剑楠 许佳 史杰  微博评论浏览次数:0字号:T|T摘要: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城市生态规划”思想, 在分析城市水环境现状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

科技进步对茶产业发展的影响 长安通讯产业园进步村

科技进步对茶产业发展的影响申素熙 梁月荣(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杭州•310029)摘 要:本文介绍了世界茶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科技进步对茶产业发展的影响。认为茶产业的发展呈现7大特征:即茶叶产区从亚洲逐步向非洲扩展,人均茶

论贫富差距对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 社会贫富差距现状调查

论贫富差距对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孙 辉(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92)  理论和实践均证明:贫富差距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贫富差距也不断拉大,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

声明:《机械制造业发展趋势 国际直接投资对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影响》为网友踏天地荒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