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双网运营商,目前又推出了GSM-CDMA双模手机。据报道,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但笔者认为,效果恐怕不会那么令人满意。
从目标市场上看,联通一如既往的宣称要针对高端用户,一如当年宣称要用133号段全面进攻138/139号段一样。可是,这样的产品对于高端用户并无太大吸引力。
首先,联通此次的双模手机,宣称要让GSM用户同时能够享受到高速的数据服务。可是,遗憾的是,现在的高端用户,根本就不是数据业务的重度使用人群。如果他们如此看重数据新业务,干嘛不直接使用CDMA手机呢?
其次,抛开高端用户不管,只看数据业务的重度使用人群。那么,双模手机似乎也没有太大的竞争力。原因在于,数据业务的重度使用人群,最为看重的是业务的内容。如果业务的内容好,那么他们会比较倾向于这种服务。如果联通CDMA的数据业务能够如此吸引用户,那么干嘛还要推出双模手机呢?
双模手机无法为CDMA贡献有效客户,无法将客户从GSM引导到CDMA上面来。如果是联通的GSM用户,则用户完全无法感知自己所用的是什么网络,也没有必要去了解,最终也就无法达到所谓的品牌感知的目的。
如果是移动的GSM用户,那么问题就更为复杂了。用户在使用两个运营商的通信服务产品的时候,需要去两个地方交费,需要面对两种不同的政策,如果用户想知道自己的费用情况,还需要自己计算费用。如此的麻烦,用户干吗还要使用这种手机呢?这样的话,怎么去感知到CDMA的好处呢?
所以,双模手机对用户来说,麻烦大于收益。产品构思本身,则逻辑混乱,内部矛盾重重,有自说自话,自我欣赏的嫌疑。
联通要用15到20亿采购50万部双模手机,相信也是经过了相当慎重和周密的思考的。那么,联通的考虑到底是什么呢?
简言之,联通希望把目前的“双枪将”用户更好的拢在手中。
移动与联通之间长期的价格竞争,衍生出所谓“捆绑销售”的政策。这个政策的实质是将用户长期绑定。这样的政策,往往使得用户能够花比较少的钱,就将手机拿到手。从表面上看,这样的政策能够保存自己,打击对手。但是,如果寡头垄断的双方都这样,那么,就会造就大量的拥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号码和手机的用户。
为了更加方便这些双枪将,联通采用双枪合璧的手法,干脆提供给这些双枪将一个更好的终端,让他们更加方便的选择运营商。
既然这些双枪将已经存在,联通的做法并不是让他们更加倾向联通——这样做的确是比较困难的,而是让他们更加方便的双枪下去。此举虽然无法为联通增加更多的收益,但是,可以造就更多的双枪将,从而打击移动。
在通信行业里,由于是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因此,在战略目标的设定上,打击对手与发展自己往往并重,很多时候前者还要更加优先。
联通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在市场上始终无法突破20%的份额。此举希望通过造就更多的双枪将来达到打击对手的目的,从战略上看是混乱的,也难以达到既定的战略目标。
首先,拥有两部手机,两个号码的用户,无论对于那个运营商来说,都绝对不是优质用户。他们对话费如此计较,以至于完全不存在品牌忠诚度。对于价格上斤斤计较的用户,难以想象运营商还能够获取长期利益。
运营商打造品牌,花去无数金钱,目的正是要降低用户的价格敏感度,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支付更高的价格,获取更高的感知利益。一方面在宣传联通的品牌,一方面却花去大笔金钱消解品牌的力量,降低用户忠诚度,这是战略混乱之一。
其次,作为市场弱者的联通首先应该想到的是改善自己的管理和营销,为用户提供更加贴心的,新奇的,有针对性地服务,抓住一些有显著特征的细分市场,从而获取在局部的竞争优势,方为正解。
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双模手机这样的短线操作。此举完全无法培养获得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从短线的角度来看,联通的收益也是堪忧。现金支付给设备制造商,还要用补贴来让此终端在市场上普及,费用很高。收益方面则获得50万名价格敏感度极高的用户群体,且带来的收入极其不确定。
内部的管理问题依然存在,外部的竞争态势却无法得到根本的改变,投入如此巨大,却对企业的没有根本的帮助,此乃战略混乱之二也。
联通此次推出双模手机,凸显种种战略弊端。联通未来的竞争实力,应当通过更好的内部管理,更强的市场能力,而不是如此短视的市场操作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