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学里有个“断箭”的故事,知道的人应该不少。他的主题主要是告诫大家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对创业者有很好的提示作用。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 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地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 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呼一声就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 一只断箭,箭囊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 我一直刳着只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轰然意志坍塌了。 结果不言自明,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 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拣起那柄断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把胜败寄托在一只宝箭上,多么愚蠢,而当一个人把生命的核心与把柄交给别人,又多么危险!比如把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把幸福寄托在丈夫身上;把生活保障寄托在单位身上…… 温馨提示:自己才是一只箭,若要它坚韧,若要它锋利,若要它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磨砺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
这个故事要讲的道理不言而喻。他告诉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困惑,一定要勇敢地去逾越、去挑战。
可惜,成功学的东西,只能停留在讲故事层面。其实,你为何困惑?为钱?为感情?为奋斗理想?为人生价值?你应该怎样做?如果你能听了这个故事马上知道自己该怎样做,这个故事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可是,你想做的事情你现在还做不了怎么办?正如文中所说,你要做你自己的箭。可是,你现在还是一块铁矿石。你应该怎么办?从一块铁矿石到一支箭,你还要做很多事。与其终日听故事苦恼,不如退而结网,学习怎样去做网捕鱼,怎样打铁造箭。这要有一个过程的。你能耐得住寂寞吗?你能找到一个好老师吗?你能找到你的同类吗?这个过程就是修炼。愿u217成为你修炼自己之箭的一方净土。
下面,我来将这个故事续下去。
老将军将被乱箭射穿看不出人形的孩子埋葬,但生活还要继续。老将军还要继续保家卫国。
这场战争的双方是两败俱伤,所以,两国各自停战,修身养息去了。……其实,儿子并没有死。危急时刻,他的兄弟,卫官和他换了坐骑和盔甲,掩护他从河道逃生。卫官自己却被乱箭射穿。损失了自己的部队,而只有一个人逃生,对儿子来讲,生不如死。但是,他又不能自己寻死,他的命是他的兄弟换给他的。
儿子就在民间流落。他不断反思,为何父亲会给自己一根断箭。
而且,也不断寻找能将断箭接续的高手。
这天,他来到北方的一个小镇。身上已经没有钱了。正好看到小镇的铁匠铺在招打铁的小工。
儿子自小习武,也是有几分力气的。所以,就得到了这个工作。当然,这也是他有意为之。他很快发现,这个铁匠铺与他之前到过的很多铁匠铺是不一样的。
这个铺子,给百姓打造的日常铁器,都是经久耐用,刃口锋利。而且,还帮助百姓日常生活、劳动设计了很多新的工具。北方多野兽,且天旱易火。于是,铁匠铺教导大家捆聚树木,使它足够用来作为木材,穿齐木材的一头,用七尺高的大树互相连贯作为外墙,然后在中间纵横堆积各种木材,外面用强韧的土涂上,不要让它落下来;使它的宽和厚度,足够作为一丈高的院子屏障。在外表仔细涂抹上泥,不让轻易着火烧毁拔,也足以承受大型动物如黑熊、野猪的冲击。铁匠铺做的木弩,射程在五十步以上。而箭杆的材料有白蜡干、竹子,甚至还有桔木、{木庶}木、榆木。再加上铁匠铺的百炼精铁打成箭头,给狩猎的人很大帮助。儿子就在铁匠铺认真做箭。儿子做的箭的质量越来越好,同样情况下,其他伙计做的箭射穿3层牛皮,儿子做的。就能射穿5层。因为他心里的那根箭也越磨越锐利。于是,师傅就开始教儿子做弓。师傅复姓欧阳。其实是欧冶子的传人。先祖帮越王铸造过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钩等五种利剑。名噪一时。后来徒弟为楚王铸造了龙渊、太阿、工布三把利剑。后人也继承了很多冶炼技能。但师傅生性淡薄,只愿在民间给百姓做铁器。做弓比做箭要求更高。首先是准备材料。弓胎主要材料是竹子,做好的是产自江西的竹子,比较粗壮、结实耐用。采伐后还要经过一年阴干的竹子。上下两端粗细不匀或中间部位有虫眼的竹子都不能用于做弓。在购买竹子时要考虑损耗。然后,再缠绕足够的铁丝。就是大砍刀砍上,弓体也不会被砍断。用来缚弓弦的弓角有牛角做的。一张弓要用两只牛角,且要选用长度在60公分以上的水牛角。但是没怎么多的牛可以杀。于是,师傅就专门制作了很多铁牛角代替。弓弦则选用牛筋。取自牛背上紧靠牛脊梁骨的那块筋。必须先风干到八九成,用粗湿布把它裹上。然后砸牛筋,用小铁锤子砸。力量不可过大,还要慢慢砸。因力量太大就把它砸碎了, 砸完之后可看到筋已被劈成一条一条的状态。然后一点一点地撕,撕成所需要的粗细,最后变成一丝一丝的。撕筋的过程是一个慢工,一个熟练工人一天撕不了4两筋。把撕完了的筋打成捆,待用时提前把它泡在水里,泡的时间越长越好。这样铺出来的弓也非常光滑。如果筋泡的时间不够长,用它做成的弓,弓面可能会出现一道一道的裂纹,影响弓的寿命。而师傅还经常问周围的猎户收购野猪筋和虎筋。以虎筋为优。鳔是做弓特定的材料,其实是对粘贴各种材料所用的动物胶的称呼。一张弓所用鳔的份量很大,常有“一张弓4两鳔的说法”。而且鳔的质量好坏也是直接影响做弓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猪皮是制作鳔的主要材料,制作时先将猪皮用碱水洗净,再用温火煮,煮到用筷子轻轻一点能穿透为宜。然后再把它放在铁锅里捣烂,继续熬,最后过滤其中的渣滓及硬质,阴干后切成条就能用了。而为什么这个胶的名字叫鳔,据说原来古人最早是用鱼皮来熬的。一年后,师傅又教儿子做弩机。是在弓的基础上经改进而制造的一种强力工具。北地多熊,经常来村庄觅食,对百姓的庄稼地破坏力很大。但普通的弓箭只能射五十步,单箭对熊的杀伤力不够。师傅发明了一种装有连杆和踏脚的长弓,有一人多高,可以用脚蹬方式将踏脚压到地就可将弓拉开。这样可以将箭射出300步远。而箭杆上,又必须包裹铁皮,增加箭的份量,而不在飞行途中飘走。时间过得平淡而充实。儿子成为师傅做弓箭最得力的助手。转眼又过了几年。异族又悍然发动侵略。他们本是游牧民族,全靠马上马下打天下。十万铁骑,一时无敌。将军受命去最北方抗敌。但形势危急。小镇不断有难民和残兵涌入。师傅就对儿子说:“你在我这里,已经学会我所有做弓箭的本身。我见你不是普通的学徒,一直把你当作自己的传人。本来想让你一直跟着我。但现在国家有难,应该是好男儿报效百姓的时刻。我的弓箭技艺,也本来就是用于保家卫国。你可即刻投军,抵抗外敌。”于是,儿子就带领10多个师兄弟,带了10副脚踏弩和一百把精刚弓,连夜北上。到了前线,官府正组织义兵,分配上城墙抗战。儿子在城头,见敌军将领正在200多步远之外,指挥步兵用冲车冲击城墙。经过连日冲击,城墙已经多有裂缝,岌岌可危。而冲车又包着厚厚的牛皮,普通箭射、火攻都起不了作用。那敌方将领对身边旗官吩咐了几句,旗官催动几十辆冲车又发动新一轮攻势。儿子心想,今天可饶不了你。运了一个斜马步,脚踏连杆,拉开了脚踏弩,搭上一支八尺铁箭(简直就是一个标枪)。凝神暗叫一声“开”, 只听一声弓弦响,对方将领早应声倒地。身边的师弟也依样画葫芦,干掉了一干副官和旗官。更妙的是,那旗官临死一个翻身,令旗一个盘旋,竟然是退兵的信号。冲床兵不明就理,拉车倒退。儿子大喝一声,不要让他们跑了,第二支箭直接贯穿了打头的冲车厚厚的防护牛皮,正中拉车的车长。这辆车原地打横,巨大的惯性。竟然撞倒了两旁两辆冲车。没一袋烟的功夫,只听弓弦连声响,敌军几十辆冲车队,全部报销。敌军也急了,竟然又派了几千人扛着冲木冲向城门和城墙。官府早派了100弓箭兵使用精刚弓进行还击。这个精刚弓的弓胎有精刚,弓弦是上好的野猪筋,射程是普通弓的2倍。敌军进到百步射程,都成了箭靶子。跑进50步,已经损折一半。跑到城下,只剩十分之一了。守城官兵和义兵见弓箭队大发神威,士气也高涨,滚石、擂木一起伺候,就把这批攻城部队全部歼灭。敌军见讨不了好,又折了主将。只能退出2里地,等待上峰进一步命令。将军听到好消息,赶来城头,没想到父子阵前相认,让老将军欣喜若狂。喜的是爱子竟然还活在,还立下赫赫战功,挽回了原来败军之耻。而且,带来了新生力量。敌军后来又派了几支部队来增援,其下场也是完全一样。战局暂时的对峙,城市也获得了暂时的修整。儿子和他的师兄弟们可没休息,连夜开工造弓箭。10天之内,用带来的原材料和城里的竹子造了2000把精刚弓。后来这个2000弓兵成了扭转战局的重要因素。在班师回朝的路上,将军不由得一阵感慨:“孩子,你虽然几年前,没成为一个合格的将军,但你现在的功德,比普通的将军更大。”,儿子说;“是的,前几年,我只是一个断箭将军,依托的只是一个虚无的东西。现在,我已经修炼好了我心中的断箭。并且能让我的心箭赋予更多的将士,这就是我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