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野七生撰写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里引用了雅典执政官佩里克里斯讲演的一段话:我们爱美,但有所节度;我们尊重知识,但不沉溺;我们追求财富,但这为的是追求超越,而非想做愚蠢的炫耀。
读到这段话,我们要讲两位人士。
第一位是亚洲首富李嘉诚。他有两个事业。一个是拼命赚钱的事业,名下企业业务遍布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雇员人数约22万名;另一个是不断花钱的事业,他的投入足以让他成为亚洲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公益慈善家。李嘉诚说:“我觉得内心的富贵才是财富。哲学家讲,贵为天子,未必是贵,但是,贱如匹夫,不为贱也。你贵是从你的行为而来。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你有责任让这个社会更好、更进步、更多的人得到关怀。”
第二位是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他也有两个事业。一个也是拼命赚钱的事业,拥有一个相当于现今世界上二三十个国家合起来的资产的微软帝国;另一个也是不断花钱的事业,他的慈善基金会的投入也足以让他成为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公益慈善家。比尔·盖茨说:“一个人只要用好了他的每一分钱,他才能做到事业有成、生活幸福。”
慈善事业是扶贫济困的事业。发展慈善事业,对于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有利于缓解不同社会阶层的对立情绪,弥合社会裂缝。
本期《红人馆》高调褒扬中国慈善家为社会作出的重大贡献,但是根据目前国内最大的慈善组织——中华慈善总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他们所获捐赠的70%都是来自国外和港台的,国内富豪的捐赠仅占15%还不到。面对这样的调查结果,引起了人们的争论。人们呼吁,富人们应该多考虑一些自己的社会责任。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从层面上看,中国经济总体水平还不高,民营企业尚在发育之中,可用于慈善的资金本来就比较少;中国在慈善捐赠方面的税前减免制度不完善,现行的税收政策并不鼓励企业家捐款,捐献的款项越多,额外支付的税也就越多,从而抑制了富豪的捐献热情;目前的慈善组织基本上还是政府部门的延伸,而浓厚的政府色彩,多少会挫伤人们的积极性,因为没有人会喜欢“压力捐赠”。从内核里看,有的富豪发家致富本不是通过合法的途径,怕捐献会引起社会对自己财富来源的关注,招来麻烦;更多的则是国人慈善意识浅薄,富人有钱宁愿一掷千金购买名车别墅,也不愿拿出一个子儿去救济那些生活无着落的穷人。由此,我们对李嘉诚和比尔·盖茨的敬意更为深重。
李嘉诚出身贫寒,比尔·盖茨则是纨绔子弟,然而他们都有三个共同点:良好的家教,专注事业,与财富打交道的方式和态度不约而同地统一在佩里克里斯讲的“追求财富,但这为的是追求超越,而非想做愚蠢的炫耀”。
这个月度是国际母亲节和国际儿童节精神品质的传承媒介,本期组织了多篇文图予以褒扬,尤其是《领袖》栏目里的《比尔·盖茨,自古少年出英雄》。20岁那年,比尔·盖茨创立微软,至今他已连着12年蝉联为《福布斯》评比的世界首富。然而,他母亲从来没期盼过自己的儿子是世界首富,他母亲期盼比尔·盖茨也能像她那样成为终身慈善家,用一己之力,帮助更多的人。日前,比尔·盖茨宣布将于2008年卸下微软职务,全心实践他母亲的梦想。
比尔·盖茨的故事告诉世人,良好的家教,专注事业,“追求财富,但这为的是追求超越,而非想做愚蠢的炫耀”是多么地幸福。
主编 钮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