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集团的创始人徐文荣因提出投资200亿修建“圆明新园”遭网友炮轰。面对外界的质疑,徐文荣自嘲道“你骂你的,我做我的”。他表示过60年“圆明新园”又是文物,卖了肯定能赚大钱。
内容合作来源:《英才》
决策内幕 赔本赚吆喝? 横店人气大增,与徐老爷子数年前的一个决策有直接关系。 3月的横店,草长莺飞。白天在广州街、香港街上闲逛,看到两三个剧组,据横店影视旅游杂志社总编辑曾毓琳介绍,横店影视城目前有10部戏正在拍,有6部戏正在筹备,而这个季节,在他们看来,恰是一年中最淡的季节。晚上在梦幻谷看表演,节目稀松平常,可一个能容纳4000名观众的看台上,座无虚席,光是这个景区,从试营业到去年底开业的三个月里,接待游客就多达9.4万人次。 徐文荣的底气大概就来自这里。 不过,横店集团一位前高管告诉《英才》记者,横店“造的景点全都是形象工程,真正赚钱的是钕铁硼磁体和医药这两块”——横店集团下控60多家子公司,3家上市公司,主导产业是电气电子、医药化工和影视娱乐。 1994年加入横店集团的曾毓琳对此种说法进行了反驳:“2003年是个很特殊的年份,‘非典’那么严重,可我们还有158万人次的游客,就是那年,我们影视城彻底不亏了。到现在,可以说我们走过了最困难的阶段,已经大大盈利了。” 根据横店集团提供的资料,2007年,横店共接待游客558万人次,居浙江省第二位,仅次于免费开放的杭州西湖。 “2008年,我估计要在这个基础增长30%以上,而2009年要比2008年增长40%以上。”徐文荣说。 横店大增的人气与徐老爷子数年前的一个决策有着直接的关系。 场租费和门票是影视拍摄基地主要的收入来源,2000年以前,横店也是如此。可来拍戏的一多,底下的经理就开始谋私了,“这个剧组5000元/天,另一个剧组涨到8000元/天,再来一个剧组涨到12000元/天”,剧组意见很大,有损横店的声誉。于是,2000年,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的时候,徐文荣当场宣布:横店影视城从此免收场租。 免收场租横店损失了多少?徐文荣给《英才》记者粗略地算了一笔账:按每个剧组5000元/天、每天15个剧组来计算,免收场租,横店影视城一年的损失大约是2000多万元。 “可它带来了多少钞票?不要说门票,就说拍戏的人住在这里,一年的消费是多少?光是房租,一年就3000万!” 这一招,徐文荣自诩其他影视基地就是想学都学不来。“它们往往是孤零零的一个景,没有配套设施,而我们的配套很齐全”,徐文荣说:“你只要带着投资、剧本和几个主要演员过来,你就可以带一个完整的作品回去了。” “比如说你要道具”,曾毓琳进一步分析:“你要马匹,我们马上能帮你落实;你要各种朝代的服装,这是我们的强项;你要群众演员,小戏几十人,大戏成百上千人,我们一夜之间就能组织起来。发电车、电源、灯光、拍摄器材,我们都能提供。这里集聚了影视拍摄的所有生产元素,你说他干嘛要到别的地方去拍?” 截至2007年底,横店已累计接待500多个剧组,共拍摄两万多部(集)影视剧。免收场租拉动了影视,而影视拉动了旅游。2001年,横店的游客人次还只有几十万,而到去年,已经突破500万。 徐文荣并不担心这些景点的可持续性,在他看来,“中国人太多了,外国人也太多了。老的来过,年轻人来,年轻人来过,小孩来。死掉就算了,又会有新的生出来。” 钱不是问题 最大问题是土地 不愁钱,不服老,徐老爷子等的是一纸土地批文。 横店以前穷,跟它的土地资源不无关系。“这里的土地很贫瘠,耕作层很薄,下面要么是岩石,要么是黄土,不适合农作物的耕作,连松树都长不大。”横店圆明新园项目筹建工作协调小组的负责人厉红亮说。 这样的土地不宜耕作,却能造园。3月10日,在圆明新园的选址地,《英才》记者看到的多是这样的“四荒地”。此外,徐文荣还透露,这块地原本并不属于横店镇,为建成圆明新园,经浙江省有关部门的批示,“合并了5个行政村,并出那么大一块土地。”这里目前并无破土动工的迹象,厉红亮多次强调,该用地目前仍在报批。 除了土地问题,其他的方面似乎问题不大。 资金方面,建设圆明新园总的投入是200亿元,70亿建设资金全部吸收投资,由浙江横店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圆明新园有限公司”按商业化运作;130亿回收和复制圆明园流失文物的资金则通过基金会向社会募捐。 2月的新闻发布会开完后,要求参股的据说很多,徐文荣说他并不想过快开启融资的通道,迄今为止,他只接受了当地六七个民企老板的投资,共计15.62亿元。“我有条件限制的,你来投资,最起码是500万,只要人民币,只要现金。”募捐资金已累计1.24亿元,“有很多人在等着捐钱,去年12月,一个湖南的朋友,我们不认识,亲自送了10万元现金过来。” 建设方面,圆明园126个景观已完成图纸设计57个,2008年将完成33个,其余36景将在明年6月前全面完成。根据图纸,横店从华夏文化园划出86亩土地,准备1∶1建设10个样板景观,供专家评审,记者看到,这项工程已在建设当中。 此外,徐文荣甚至已开始回收圆明园流失的文物,就在接受《英才》专访的前两天,徐文荣赶到上海,从一个89岁的老人手里买了一件文物,“他说是圆明园的,总共有四件,我先要了一件,保管在公安局,准备请北京的专家来鉴定。” 在徐文荣看来,他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我相信土地能批下来。利用这个项目,发挥土地的经济效益,有什么不好呢?” 还有一个问题是徐文荣的身体。在土地获批、资金到位的条件下,徐文荣希望用5年的时间建成圆明新园,“再过5年,我80岁,能不能活到那时候,根据我现在的身体情况,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2008-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