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首富李兆会:我的棋局没有父亲复杂但有悬念



    2003年,仓促接班却被架空的李兆会从叔叔手中成功夺权,被人称为他“5年里最成功的一笔”

来源:理财周报

  “他的棋局没有父亲那么复杂,却充满了悬念。”

  10月22日,当李兆会的同行们正在为钢铁行业这场“前所未有的灾难”焦头烂额时,27岁的他却在太原遍请名流,隆重答谢海鑫的合作伙伴们。

  这一天,是海鑫集团20周年的庆典。今年,也是其父、海鑫集团前董事长李海仓意外去世的第5年。

  对最受外界关注的“海鑫受此次钢铁业大萧条影响有多深”的问题,理财周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面对突然逆转的钢铁市场,海鑫也不得不采取了相应的限产措施。

  “现在的行情,每生产一吨钢材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限产也是为了保护业绩。”海鑫的一位核心代理商无奈地表示,“房地产业这一年的萎缩,对海鑫的业务都有影响。”

  与此同时,更多关心海鑫命运的人,正将目光投向其主业以外的金融资产配置。

  理财周报记者在现场发现,除了山西省内各级政要外,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信用社等各级金融系统的领导成了海鑫最尊贵的客人。

  “最成功的一笔”

  根据刚刚出炉的胡润百富排名,2008年,125亿元的财富让李兆会再次成为山西最年轻的首富。而6年前,2002年其父李海仓以16.14亿元首次上榜。

  “他正在进入状态。”

  看着台上正在致欢迎辞的李兆会,李海仓生前的一位好友意味深长地对理财周报记者说。

  这位长者的目光所及之处,是深色西装和白色衬衫,和凸现喜庆气氛的红领带、红皮鞋,深色的镜框后面,是一双冷峻的眼睛。

  “从不会抽烟到现在天天烟不离手,李总越来越沉默了。”李兆会身边的一位工作人员这样描述他眼中的年轻老总:经常独自一人坐在宽大的写字台后,嘴里叼着根烟,一脸深沉。

  数十亿元的资产和上万人的生计全部压在李兆会的肩膀上,他坦言,“父亲的财富对我来说没有快乐,只有压力。”与李海仓和很多媒体关系甚好相反,李兆会几乎从来“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

  “他的人生本来是被安排好的,在澳大利亚读书,毕业后可能会代表公司在澳大利亚做一些与钢铁行业有关的收购和谈判。”前述李海仓生前好友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2003年2月18日,李海仓去世后的第28天,李兆会正式接班。

  当时,海鑫高层管理格局是:李兆会出任董事长,五叔李天虎出任总经理,李兆会的董事长工作由常务副董事长辛存海辅佐。当初跟随李海仓创业的10名元老分别担任各部门要职,其中有4个是李海仓的亲兄弟,即李兆会的亲叔叔。另外,李海仓的妻舅等家族成员也在集团的管理核心圈内。

  这样典型的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对刚坐上董事长位置的李兆会来说可能很有安全感,但很快他就开始不满长辈对他的诸多约束。

  理财周报记者在山西采访期间,多次听人提起海鑫集团内部这段叔侄争权的秘密。

 山西首富李兆会:我的棋局没有父亲复杂但有悬念
  管理海鑫长达8年之久的李天虎,与李兆会矛盾不断。李兆会也意识到不把这块“绊脚石”踢走,他就无法在海鑫树立领袖的威信。但因为李海仓生前忙于对外事务,内部管理一直是由李天虎负责,使其在海鑫有极大权威。而且李天虎是他的亲叔叔,又是海鑫的有功之臣,还是现任的总经理,如果鲁莽行事,不仅伤了叔侄之间的和气,而且还会影响职工的情绪。

  之后,李兆会巧妙地利用了李天虎和辛存海之间的矛盾,拉拢辛存海、六叔李天杰,孤立李天虎,最后迫使李天虎辞职。

  一位知情人向理财周报记者透露当时的情况:那天,在海鑫的一个内部会议上,李天虎和辛存海的矛盾激化,李天虎甚至脱了鞋往桌上拍,两人呈现水火不容的态势。李兆会立刻抓住这个机会,让爷爷李春元同意驱逐李天虎。

  当时,李兆会在表示出让李天虎隐退的想法之后,就暂时离家出走了。李春元为了让孙子改变主意,先是驱车赶到太原,后又追至北京,但李兆会就是避而不见,最终,宠爱孙子的李春元还是同意了让李天虎“退位”。

  李兆会接到李天虎的辞职报告后,将海鑫属下的海鑫水泥厂交由李天虎打理。如今海鑫水泥厂已成为独立于海鑫集团之外的实体,李天虎在海鑫集团的股份也已经撤出。就这样,李天虎被李兆会驱逐出了海鑫集团和李氏家族的权力核心。

  解决了李天虎,接着就是辛存海。作为“托孤重臣”,辛存海在经营理念上与新董事长李兆会有很大差别,两种观念的碰撞经常发生。

  作为非李氏家族成员的辛存海,也很清楚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最终在每年300万分红的权益保证下, 2004年春节过后,辛存海执行了李兆会将其调到海鑫集团驻太原办事处工作的决定,自我放逐离开了海鑫集团的决策中心。

  最终,海鑫集团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真正掌握在了李兆会自己手中,而与其同在澳洲留学的六叔李天杰成了他最好的帮手。“海归派”全面取代“元老派”执掌海鑫后,海鑫集团的发展方向也在悄悄转变。

  “这是李兆会5年来最成功的一笔。”山西财经界一位高层人士这样评价。

  金融账单

  与其父李海仓的专注钢铁不同,李兆会主政的海鑫集团大力推行多元化经营,金融投资就是其非常热衷的领域,同时也让他的棋局充满悬念。

  2004年,李兆会真正掌握海鑫实权的第一个大动作就是抛出6个多亿的巨资进入资本市场。

  时间是2004年11月12日,海鑫实业以59356.89万元的价格,受让中色股份(000758.SZ)所持民生银行(600016.SH)16053.525万股,成为民生银行第十大股东。在民生银行完成股改后,海鑫实业共持有其18000.22万股,一度名列十大流通股股东第二位。

  之后,2004年11月18日,海博鑫惠从黑龙江富华集团手中获得华观科技(600371.SH)(现名万向德农)21.5%的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此次转让价格为1.76元/股,股份数3293.75万股,依此计算的转让价款为5797万元。2006年5月26日,海博鑫惠以2.00元/股的价格将上述股权全部转给万向德农第一大股东万向三农有限公司,转让价款为6587.50万元,海博鑫惠因此获得收益790.5万元。

  记者调查发现,海鑫集团在资本市场的运作主要是以海鑫实业及海鑫实业下属公司上海海博鑫惠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下称海博鑫惠)为平台。据民生银行股改说明书显示,海鑫集团控股海鑫实业90.93%。而海博鑫惠股东构成为:自然人周晓冬出资2000万元,股权占比11%;海鑫实业出资16000万元,股权占比89%。

  逐渐退出法人股后,海鑫集团又在二级市场频繁现身。

  2007年7月1日至9月30日,海鑫实业分别买进中国铝业(601600)、益民商业(600824)、华电国际(600027)、兴业银行(601166)等多只股票。

  根据公开的市场价格计算,益民商业在2007年7月1日至9月30日之间的均价为11.88元,10月9日至11月2日的均价为10.92元,如果海鑫实业现在仍持有公司股票,每股将亏损0.96元,合计285.12万元。

  曾经的海外读书背景让李兆会更对金融资产投资情有独钟。2007年10月22日,原南方证券持有银华基金21%的股权拍卖结束,海鑫集团以11.8亿元的价格拍得。注册资本1亿元的银华基金成立于2001年,原南方证券作为发起股东出资2100万元,据此计算,海鑫集团此次买入的溢价为56.19倍。2008年6月16日该股权转让事宜获得了中国证监会批准。

  几乎同时,海鑫集团还通过公开拍卖的形式,以2亿元左右的价格竞拍山西证券5000万股股权,参股山西证券3.84%的股权,最终因为未获证监会批准而退出。

  另据一则未经证实的消息,李兆会与国外投行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曾就海鑫上市、海外投资等有过沟通。“如果海鑫也参与了海外的金融资产投资,情况将很不乐观。”该财经人士分析认为。

  “如果李海仓能够活着,也许我们的心会放得更稳,因为他比较专注。但专注也可能使海鑫在2005年钢铁价格不断下调的情况下出现危机。所以,还是看李兆会的吧!”海鑫集团一位上游合作伙伴坦言。

  财务悬疑

  “玩钱高手”、“资本运营魔术师”,这是外人送给李海仓的称号。而在政府公关和融资能力上,李兆会与其父相比都要稍逊一筹。

  长期以来,银行贷款都是海鑫融资的最主要渠道。早在1987年,李海仓、辛存海、侯岚云创立联合焦化厂之时,李海仓就曾以长兄的名义联合向信用社贷款10万元。而当其联合焦化厂成立后,又从当地的工商银行贷款10万元作为流动资金。之后,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海鑫先后吸收了中国农业银行、政府资金等各种渠道的资金。

  海鑫集团第一次遭遇财务质疑始于李海仓突然遇害之后。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运城中心支行获得的一份贷款统计报告显示,海鑫集团的贷款数额庞大。

  这份长达20页的统计报告称:截止到2003年2月17日,海鑫钢铁有限公司从运城地区各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未结清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授信、对外担保、抵质押贷款(承兑汇票)金额分别为人民币93,405.45万元、22,090.00万元、12,548.00万元、97,184.00万元、73,541.14万元,累计总额为人民币298,768万元。除去不能确定的12,548.00万元的银行授信是否执行外,海鑫钢铁有限公司从运城地区金融机构未还贷款达286,220.59万元。

  另据该行查证的数据:海鑫集团的另一成员企业海鑫轧钢公司所欠运城各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未结清承兑汇票分别为人民币7,000.00万元、2,000.00万元,累计总额人民币9,000.00万元。仅上述两家企业所涉及到的银行资金,总额已达到人民币295,220.59万元。

  上述数额,已经接近了包括海鑫钢铁有限公司及其下属、海鑫轧钢公司、海鑫国际钢铁有限公司、海鑫水泥有限公司、海鑫房地产有限公司、海鑫焦化有限公司等成员公司在内的整个海鑫集团的全部总资产——30亿元。

  该消息传出后,引起一片哗然。后经运城市有关方面证实,其资产负债率为35.27%,风波才算过去。“但李海仓在福建的融资项目,的确有因为李海仓的去世而撤资的情况。”上述财经人士透露。

  之后,随着海鑫日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对其财务问题的关注也开始降温。“事实上,今天海鑫的很多资金问题,根源都要追溯到李兆会父亲那里。”上述财经人士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公开声称2004年上市的海鑫集团却迟迟未能成功。其时担任海鑫总经理的李天虎曾公开表示“海鑫集团上市的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并且正式进入了上市辅导期,接下来面临的将是排队上市的问题,预计上市的盘子将超过10亿元人民币”,但数年过去,上市一事仍没有下文。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海鑫非常希望走进资本市场,但因为财务问题太复杂,难以理顺,不得不一推再推。

  

   2008-10-28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71444.html

更多阅读

李玉琢:我的公司政治观(1)

公司政治与价值观我认为组织在认识上必须一致。我曾经给有的高管发短信要求其辞职,大意是:“你的追求和公司的追求不一致,以你的观念和思想,无法成为大家的榜样。”当一个企业的公司政治非常复杂时,我如果不是主导者,就会选择离开。四通

李兆会:从阿斗变成李总

有人把中国198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称为“独生一代”,在富豪家族中,这一代应该算是中国“第二代富豪”,这一代是跳过了“艰苦创业”而站在一个辉煌平台上起步的“少富”。有人预言,在这一代中,10个继位者就有9个要失败。而李兆会就是中国“

车晓老公李兆会:80后山西首富资料曝光

系列专题:研究80后        李兆会(图片来源:资料图) 车晓老公李兆会(1981—),山西闻喜人,2005年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企业管理专业。任海鑫集团董事长。 发生在2003年1月的李海仓遇刺事件震惊全国,但同时这一事件也促成

山西首富李兆会 “山西首富”李兆会七年之痒

 28岁的“山西首富”李兆会正遭遇七年之痒。    “七年之痒”其实是个舶来词,是指许多事情发展到第七年,就会审美疲劳,就可能节外生枝或遇到瓶颈。50多年前,美国性感女星玛丽莲8226;梦露主演过的同名电影甚是卖座,“七年之痒”于是

独生一代李兆会:传统家族终结者

 2003年1月22日,山西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第九届执委会副主席、有“魔术师”之称的著名民营企业家李海仓在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东镇遭歹徒枪击,经抢救无效死亡。3月,李海仓年仅22岁的儿子李兆会紧急接替被

声明:《山西首富李兆会:我的棋局没有父亲复杂但有悬念》为网友叚象競爭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