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属于太保守的人。”2008年末,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说。相比弟弟刘永好的新希望(000876.SZ),刘永行的东方希望至今未上市。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我属于太保守的人。”2008年末,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说。相比弟弟刘永好的新希望(000876.SZ),刘永行的东方希望至今未上市。 但这位自言保守的企业家,恰是中国民企“重型化”的成功突围者。在经营稳定的农业、收益颇丰的金融投资外,刘永行还选择了一条孤独、艰辛的“重型化”之路。 在与本报记者交流时,每每谈及流程、工艺等细节,语速平稳的刘永行会突然提高语调,滔滔不绝。于此,他的“工业梦”一览无遗。 除了东方希望的董事长,刘永行广为人知的身份还有两个:连续数年的《福布斯》“中国首富”,以及中国铝业在氧化铝市场的“挑战者”。 前一个头衔,归功于刘氏四兄弟多年来在农业上的苦心经营。而后一个称谓,则源于刘永行延续了十年的“延伸产业链”的梦想:从农业到铝电,以及钢铁。 1992年年初,邓小平南巡并发表系列讲话,号召“抓住机遇、加速发展”。这一年,也正值刘永行兄弟“下海”整十年,他与弟弟刘永好踏上了去美国的旅途。彼时,刘永行并没有具体的目的,“想法还很简单,就是出去看一看,去了解世界最先进的国家”,是去“解放思想、开阔眼界”的。但这一次出行,却对刘永行的日后商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其“重型化”理想正是从这时开始的。 在美国四处游览了一番后,兄弟二人来到了美国的“钢铁重镇”匹兹堡。在那儿,他们发现,很多钢厂已经停止了生产。工人们正在拆卸钢厂设备,并准备将这些生产线运至韩国。 这一幕给了刘永行极大的冲击,他开始盘算:重工业的转移,1970年代是向日本,1990年代是向韩国,那么,下一个世纪会不会就转移到中国呢? “重型化”的逻辑 《21世纪》:当你考虑进军铝电行业时,周围的人是什么反应,比如刘永好先生? 刘永行:我跟很多人探讨过,但是,几乎没有人赞同我的观点,包括我们的员工。 我跟他(刘永好)也交流过,他们不是不赞同,但认为这有很大的风险。因为我一是没有人才,二是项目需要很大的资金,我们的饲料都是小本生意,这个(铝电)难度很大。他们一再劝我要慎重。 所以,当时我就想,我的观点是不是错了,是不是我的观点太冒进了,是不是我的观点太离奇了?但是理性地分析了之后,我还是认为这样做是对的,所以,还是坚决地做。 《21世纪》:在产业逻辑上,铝电怎么和东方希望的饲料业结合? 刘永行:铝电生产,会产生大量蒸汽。一般的发电厂如果没有把这个资源充分利用,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我们要最大程度使用资源,把热电资源发挥到极致。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个发电后的蒸汽变成一个生产资料,这就是“循环经济”的概念。 当时我就构想,可以与我们的饲料生产相结合。饲料需要一种氨基酸(氖氨酸),它的生产正好需要大量的电和蒸汽。 但氖氨酸生产的资金要求和技术要求都很高,当时我们还不具备这样的实力。 不过,资金可以储备,技术我们也可以自己研发。所以,我们从1996年就在成都成立了一个研究所,开发氖氨酸的生产技术。1998年,我们在北京买下一个小型的实验工厂进行氖氨酸的开发研究。 现在,我们已经建成了一个3万吨氖氨酸的工厂。从明年开始,结合铝电一体化,我们将发展氖氨酸生产。 向王永庆学习 《21世纪》:据说,你一直视王永庆为榜样。他的经营之道对你有怎样的影响? 刘永行:对。王永庆老先生企业做得非常优秀,非常成功,又是华人公益家。我们现在正在研究他,向他学习。 现在可以说的是,我们已经具备这样的能力了。他做得到的事情,条件具备了,我们也能做到,所以我们是相对学习。我们会把他们一生奋斗的一些东西、一些经验学过来,变成我们自己的能力。 《21世纪》:你注意到台塑此前去越南建立了一个钢厂吗? 刘永行:我知道,也非常关注。王永庆一直想进军钢铁企业,我也一直想进军钢铁企业。 越南政府批准台塑建一个大型的钢材基地,王永庆的的钢铁梦会在越南实现。我想,这个项目能做得成功。 《21世纪》:但总的来说,民企“重型化”的成功案例比较少,你对此如何看待? 刘永行:也有些成功的。 我认为,民营企业不管大企业、小企业,你进军重型化后,实际上就是大企业。小企业的成功率很低,大企业的成功率当然就更低了。 所以说,做企业本身就是个高风险行业,你必然要有失败的准备。你必须有自己的理念、自己的做法、自己的独特竞争力,才能保证成功。 我们的成功也是学习了很多企业的成功经验,吸取了很多企业失败的教训。众多企业的失败,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财富。 企业界前赴后继,正因为有那么多成功的案例和失败的案例,才能保证后来者成功。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他们都是时代造就的英雄,我都很尊重他们。 《21世纪》:你如何总结你个人的经验? 刘永行:我就是努力。我的名字注定的,“永行”,永远努力、永远行动,我是一个努力的人。 海外战略 《21世纪》:鉴于国内铝电行业比较饱和,东方希望有没有考虑过去国外发展? 刘永行:对,这是我们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我们十年前就开始做准备了。 我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比较迅猛,所以国家要进行经济规模的控制。加上能源、资源也很紧缺,所以,在中国发展大型工业项目的话,就不能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你有这个能力,但不一定你做得快。 而到海外去,特别是像东南亚这些国家,它们发展滞后,非常需要这样的投资。我国政府也鼓励企业走出去。 所以,走出去发展,是我们未来五年一个重点。 《21世纪》:海外战略具体是如何实施的? 刘永行: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越南的饲料厂发展得非常好,现在已经建了五个工厂,还准备再建一个,盈利也非常好。 我们开设饲料厂的目的,是对国外国情进一步进行了解,我们的目标还是进入重化工。 因为不管是越南,还是印度尼西亚,他们的发展都比较滞后于中国,中国经过的过程它们一定会经过的,如果我们早一点介入的话,那么三年后、五年后我们就有很大的发展机会。 《21世纪》:那出去了,是做铝电,还是钢铁? 刘永行:一旦熟悉了,什么都可以做。 如果资源具备,我们就做铝电,因为它非常确定,我们在中国取得的经验可以直接带过去。 但是实际上不在于做什么。我想做钢铁、做电力都是一样的,我不过分看中经验。经验是很重要,但经验是可以学会的。最重要是这个理念,你有了这个理念,做任何事情就容易了。 比如说在印度尼西亚,今年我们就会开几家饲料厂。而现在,我们已在和当地有关部门和企业在谈钢材大型工业项目的一些事宜,一旦谈判结束,我们就会开始做。 资本“保守主义” 《21世纪》:重型化,是否会对东方希望的资金形成压力? 刘永行:我们现在的负债率很低,而且特别地低,从来就没有高过。我们一直强调,创业前20年完全是零负债。而为了进入重化工,我经历了6年的时间,攒了将近20亿的资金。 宏观调控了,你借不到钱,就不要去想,还是要靠自己滚动发展,所以,我们靠的是自己的滚动发展。 我们要“好快省”地发展。好、快、省就可以解决资金的问题。 “好”解决生存的问题,还有未来的问题;“快”的话可以让它快速的周转,可以解决资金的不足问题;“省”的话,那么我省一半,就相当于我的资金量放大了一倍。 我认为,“好快省”是我们解决资金问题的一大法宝。 《21世纪》:这是不是东方希望现在还没有上市的原因? 刘永行:我们做饲料的时候,资金需求量很小,是小本买卖,靠自己就完全够了,不用上市。而重型工业项目,动辄上百亿,需要很多资金,应该利用资本市场来发展。如果有资本市场又不去,就是太保守。 我就属于太保守的这个人。这也是客观情况造成的。虽然我们也想安排上市,但千家万户都以“上市融资”为独木桥,这个独木桥太挤了。 大家挤的事情不一定好,所以我就让一让,不去挤了。我是用自己“好快省”的理念,来代替上市融资的理念。
2008-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