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午餐拍卖 《巴菲特的午餐会》第2道菜 头脑开放--马可维兹的观点



如今人们已经广泛接受了风险与收益并存这一概念,不仅在投资领域是如此,就是在其他任何经济活动都无一例外地存在风险。不过,投资界却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才最终认识到这个看似简单的事实的。

1952年,巴菲特刚刚大学毕业,他开始为父亲的证券经纪公司工作。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他读到发表于《金融杂志》上的一个题为“证券选择”的文章,其作者是芝加哥大学的研究生哈利‧马可维兹。马可维兹认为,没有投资者能够仅仅承担低于平均程度的风险而获得高水平的回报的。在他看来,回报与风险是密不可分的,根本用不着花时间来解释,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建立一个科学的数学模型将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加以量化。

在我们今天看来,马可维兹的观点并无特别之处,可在50年前,这却是一个极具超前性的观点。那时候的投资人购买股票的唯一理由就是,他们感到股票的价格要上涨,他们并不特别去考虑证券管理或是风险。

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许多经济学家对马可维兹的理论加以完善,风险理论也逐渐为更多的人所接受。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证券投资并不是建立在偶然性基础之上的,而是存在于可以被量化的理性基础之上的。1973到1974年,美国股市经历了继1929年大崩盘以来的第二次灾难。这次熊市整整持续了两年,股价平均下跌了60%。正如有人总结的那样,“真是一段黑暗而残酷的时期”。然而,就是这次金融灾难,催生了全新的现代证券投资理论。面对残酷的现实,许多投资专业人士不得不开始认真考虑学术领域的研究成果,他们发现,早在十几年前,学院派的理论家和研究者已经提供了控制风险的新方法。正如彼得‧伯恩斯坦所说的那样:“证券管理在1974年前正处于未画航海图的领域。1974年的灾难使我确信,我们一定能找到一种更好的方法来管理证券投资。”

就这样,专业投资者在经受了盲目投机所带来的深刻伤痛后,开始迫不急待地汲取来自象牙塔内的营养,纷纷开始向那些大学教授及研究者们登门求教。

在1973到1974年的金融灾难里,绝大多数投资者经历了痛苦和绝望,而巴菲特却看到了机遇,而且他知道应当在什么时候采取行动。同样是在1974年,巴菲特以40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华盛顿邮报公司,而在当时,几乎所有的证券分析家都知道,该公司的价值为四亿美元,可面对当时极度低迷的市场行情,这些人就是不敢下手。而巴菲特认为,虽然股价有可能进一步波动,但你所冒的风险比起你可能得到的巨大收益而言,是非常值得的。

aihuau.com

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有人认为巴菲特是在冒险。但巴菲特并不这样认为,他认为风险来自你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些什么,而购买华盛顿邮报则是一项毫无风险的投资。“如果你问《华盛顿邮报》企业中的任何一个人它的资产价值是多少,他们会说是四亿或是一个相近的数目。即使半夜两点在大西洋的中部举行拍卖,也有人会出面为这一价格进行竞买,而且《华盛顿邮报》的经营者是一些诚实而有能力的人,他们的净资产有一大部分就在企业里,这太安全了。即使我当时将所有的净资产都投入其中,我也不担心,一点也不会。”

有人说,购买《华盛顿邮报》是巴菲特职业生涯中的一个历程碑,虽然彼时的巴菲特还远不是投资界的耀眼明星,但至少说明了他将来所要走的路。他没有沿袭前辈们的路,而是凭借自己清醒的头脑踏上了一条与多数人所走的完全不同的路。罗马不是一天造就的,巴菲特也不是一天之内就能成为大师的,如果我们想要从他身上得到更多的经验,就不能不忽略他所走过的路。

依照现代投资界最为普遍的风险观点,一个投资者在做出决定之前,应当对自己能够承受,或是轻松应对的风险水准有清醒的认识,然后再据此建立自己的股票投资结构。这种看法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这也就是为什么巴菲特告诫世人永远不要借钱炒股的原因。不过,就像生活中的很多看似简单的道理一样,当我们真正运用它们的时候,往往未必明白其中的深意,同时,人们对于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水准,总是缺乏客观的认识。

在股价上涨,形势一片大好之时,投资者感到欢欣鼓舞,很容易将防范风险的意识抛在脑后。在这种时候,许多人大胆追高,好像只要买入就有钱赚。而在股市低迷之时,即使明知某股票的市场价格已经远远低于其实际价格,也还是不敢决定,此时的投资者往往显得极为脆弱,似乎一点点风险都会伤害到他们的神经。巴菲特认为,一个成熟的投资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决不能让市场的变化来左右自己的思想。在巴菲特看来,股价下跌之时,正是有可能多赚钱的大好时机,而一旦股价被市场非理性的特点推至高位时,他反而会选择持币观望。巴菲特认为,股价下挫往往是降低了风险而非增加了风险。他说:“作为企业的所有者——我们认为一切的股票所有者都是企业所有者,学术界对风险的定义实在有失水准,以至于近乎无稽之谈。真正的风险是投资的税后收益是否能给投资者带来至少与他开始投资时一样的购买力,还要加上原始投资股本所能带来的利息收益。”

 巴菲特午餐拍卖 《巴菲特的午餐会》第2道菜 头脑开放--马可维兹的观点
巴菲特对风险的看法常常与业界大多数人相左,他从不将股价随时有可能出现的波动简单地视为风险。巴菲特将投资的风险看作企业内在价值的风险,也就是投资者受到损害的可能究竟有多少,而决不仅仅是取决于股票价格可能出现的波动。此外,与华尔街上的大多数经理人对风险的看法不同的是,巴菲特认为投资风险与投资者的投资时间是密切联系的。巴菲特认为,那些从事短钱炒作的投机家实际上是所冒风险最大的人,他们往往是朝买夕卖。作为一个以理性著称的投资家,巴菲特告诫股民,不要指望昨天购买的股票今天就能够稳赚,那是不切实际的天方夜谭。他说:“如果你让我分析今晨买入可口可乐在明天出售时所要面临的风险,我会说,你所冒的风险是相当大的,而如果你是在十年后出售,那就是零风险的交易。”

大多数投资者将风险简单地理解为股价波动,而没有将持股的时间考虑进去。巴菲特认为,预测股票在短时间内的涨跌的准确率比掷硬币预测的结果好不到哪儿去,你只有50%的成功机率。而如果你不那么“性急”,能够较为长期地持股,并假设你的购买行为是明智的话,你所面临的风险就会大大地减少了。

   在实际的投资操作中,巴菲特遵循了自己对风险的定义。他一般是在股价下跌的时候才购买股票,而且他一旦拥有某支股票,就会将自己看成是企业的所有者,具有超凡的耐心,等待市场能够真正反应出企业真实价值的那一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71215.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朱增祥《错位筋缩浅谈》摘要2转帖 香港名医朱增祥

原文地址:朱增祥《错位筋缩浅谈》摘要2(转帖)作者:针刀客以下这篇患者赠文直接摘自朱老师的《错缩谈》,说明了拉筋的简单、奇妙。摆脱轮椅竟然如此简单――患者赠文二零零四年元旦,爱丽约我们一家人吃饭,留学在外国的孩子都回来了。喜见

团队建设及员工培养 《团队建设与员工管理》第三章(一)

系列专题:《团队建设与员工管理》第三章    筛选候选人每隔四年,我都会在一个凉爽的秋季夜晚,炸一袋爆米花,拿着一杯冰镇根汁汽水,倚靠在我舒服的沙发里观看总统选举辩论。他们站在所有美国人民面前,在关乎公共社会的宏大对话中互相

声明:《巴菲特午餐拍卖 《巴菲特的午餐会》第2道菜 头脑开放--马可维兹的观点》为网友消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