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用什么下载工具呢?是迅雷、电驴,还是BT或者是网络蚂蚁?除了一些比较偏僻的网络环境,基本上目前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用户所使用的下载工具都呈现出绝对的寡头垄断状态,无非就是迅雷、网络蚂蚁、BT和电驴几种。中国的用户可能选择范围还稍微广泛一些,影音传送带、网际快车都是不错的选择。2002年,邹胜龙和程浩在美国硅谷开发出迅雷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这一工具真正飞黄腾达会是在中国。直到2003年1月这两人回国成立深圳市三代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三代)的时候,迅雷还是一款漏洞百出的产品。但就是这样未发育成型的产品意外地从IDG VC获得了第一笔投资。随后,迅雷又成功地从IDG VC和晨兴集团(Morningside)获得近千万美元的第二轮融资。如果没有当年P2P在国外市场的风行,可能也就没有迅雷的诞生。两个人随意的跟风却造就了当今中国互联网应用最广泛的下载软件之一。截止到2006年上半年,迅雷的日上线用户已经超过了1300万,在所有软件的流行度中排名第二,用户量也已超过了6100万。不过有一点很奇特的是,当年的迅雷出生在美国没能受到美国人的青睐,却在后来进军中国市场的时候出现了前呼后拥的热闹场面。有人说这是因为迅雷可以光明正大地违法,各种盗版软件和电影的下载都在打着国家法规的擦边球。可惜的是这种说法还不足以对迅雷造成致命的打击,因为这样的事例在互联网数不胜数,已经成为了大家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如果国家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整治这个巨大市场的话,那迅雷绝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电驴也是目前互联网下载工具中的佼佼者,只不过不断流失的用户数量让其最近的日子过得并不舒坦,8716名的排行榜单也让它远远逊色于迅雷。随着P2P市场的日渐壮大,用户对于下载的要求也愈发苛刻,虽然电驴不断强调自己的完全免费和中国化特色,并且在许多网站上都获得了“专利权”,但这也无法阻挡其人气一降再降的落魄趋势。相比之下,在国内知道影音传送带的人可能就要远远少于知道迅雷和电驴的了。实际上影音传送带是第一个在国内实现MMS(多线程)、RTSP(PNA)、HTTP和FTP全功能的下载工具。与迅雷比起来,影音传送带的流CPU占用率更低,并且有着明显的流下载特点。如果单论功能的话,它并不比迅雷和电驴差,但由于国外的下载工具在中国的宣传造势远远超过了这些“本土化”选手,加上国内用户对于下载工具的一种潜在依赖性,即使影音传送带的功能再强大,可能也无法在短期内将迅雷的用户抢过来。至少到目前为止,不论在国际上还是国内,下载工具的垄断现象在这个市场还稳定地持续着,似乎也没有人扬言要去毁灭迅雷的平静生活。只是不知道,这样的平静下面是否存在着暗流的涌动,这样的太平盛世能够持续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