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十年:一个“贵族”的兴衰



时局的变化,让高贵了10年的中金公司必须开始学习过平凡人的日子

中金十年:一个“贵族”的兴衰

记者 钟加勇(校对稿)

2005年9月,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ICC)迎来了自己的十周年纪念。

就在距此3个月前,这家在国内倍享尊荣的投资银行,平生第一次遭到政府机构对其服务质量的质疑。今年6月,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对参与社保基金投资的券商给出评价,在参与社保基金投资组合股票交易席位租用的14家券商中,得分最高的是申银万国证券,为73.6分;另外12家券商分数普遍集中在60-66分这一区间;而在研究水平、收益能力等各项综合实力均排名靠前的中金公司却以41.6分排在最后一名,甚至与第13名相差18.3分。

对此,现任中金公司董事长汪建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社保的评价肯定有其评价的角度,可能(中金)在某些服务上也有做得欠缺的地方,是否还有其他原因有待进一步了解。”

“无论如何,服务不到位都是大问题。”一位资深投行人士评价说,此事对中金公司“象征意义大于事件本身”,“过去中金公司由于和政府的关系密切,可以轻而易举地拿到石油、电信等垄断企业上市的大宗项目,这种垄断的优势使得中金公司可以‘不食人间烟火’,远离硝烟弥漫的战场,但同时也使得其深陷这种优势的依赖中”。

 “名门贵胄”下的“蛋”

中金公司作为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投资银行,是中国政府在特殊时期产生的一个特殊产物,中金公司的诞生,可以说是“极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

1993年12月,前世界银行驻华办事处首席代表林重庚向当时的朱鎔基副总理递交了一份“关于申请在中国成立中外合资投资机构的报告”。此时的一个背景是,中国类似电信、石油这样的垄断资源都想去海外上市,但国内还没有一家投资银行可以担当此任。

仅仅1个月后,时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的王岐山接到了一份1994年新年礼物——中国建设银行负责向央行提交相关的可行性报告。9个月后,央行通知中国建设银行可以着手准备工作。紧接着,10月25日,中金公司五位股东代表:时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王岐山,摩根士丹利总裁约翰·麦克,中国经济技术投资和担保公司总裁蒋乐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副总裁郑国枰,名力集团董事总经理查懋声齐聚钓鱼台,举行了隆重的签字仪式。

“真是意想不到的顺利!”林重庚事后回忆说,在他的建议下,摩根士丹利等外方第一次叩开中国的大门。虽然中国证监会有规定合资投行外方不能超过33%,但中金公司成了一个特例:摩根士丹利占股比例达到了34.3%,整个外方比例超过50%。

1995年6月25日,中金公司挂牌成立,王岐山任中金公司第一任董事长。8月11日,中金公司召开了第一次董事会,会议确定了中金公司发展目标:“把中金公司发展成为一个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世界级投资银行,为中国金融投资业的发展树立一个样板。”

可以说,从成立伊始,中金公司的身体里便流淌着高贵的血液,而它的主要职责就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体制改革、战略重组和海外融资等提供多种服务”。“这相当于给中金公司垄断这些项目的权力,所以那时我们都很羡慕它。”一位国内投行的老总这样对《商务周刊》说。

顺理成章,中金公司的第一单主承销业务就是中国电信的海外上市。1997年10月,中国电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42.2亿美元。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中金公司相继完成的海外IPO项目还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国联通、中国人保、中国人寿等。

中金公司的“话语权”

10年前,中金公司怀着要成为“世界级投行”的梦想开启了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投行的大门,并声称要为中国金融投资业的发展树立一个样板。在随后的时日里,这家承载着政府厚望的公司,几乎垄断了电信、石油、资源等中国大型国企赴海外资本市场上市的承销资格。

在中国证券市场,中金公司同样拥有显赫地位。1999年,中金公司获得A股承销资格,随后的2000年,中金公司以一单融资额78.5亿元人民币的宝钢IPO,高调进入国内A股市场,并雄踞国内A股承销第一地位长达3年。在中石化、招商银行、中国联通的成功,让中金公司长时间在国内保持着争夺大盘股IPO承销权的不败记录。

2005年5月间,市场上流传出一份“中金公司核心机构客户午间紧急内参”,称由于市场将掉到700点,“自6月13日起建议撤出市场交易”等内容。一度引起市场混乱,直至中金公司出面辟谣方休。

这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中金公司在中国证券市场“风向标”的威力。但就整个中金公司历史而言,最令市场震惊的还属“千点论”预言成真。这个中国短短十几年证券史上最具震撼力的论断,始作俑者就是时任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的许小年。

2001年9月,由许小年主笔的一份中金公司研究报告《终场拉开序幕——调整中的A股市场》指出:“目前市场调整是不可避免,也是健康的。股价下跌并不是由国有股减持或大盘股上市引起。根本原因在于股价过高缺乏基本面支持,以及市场的不规范操作引发的投资者贪心危机。”

这一判断与经济学家吴敬琏的“赌场论”遥相呼应,促动了中国股市一场声势浩大的“挤泡沫”运动。随后,投资者看到,亿安科技、东方电子、银广夏、蓝田股份等上市公司所编造的神话轰然倒塌,直到2004年“德隆”作为最后一个“庄家”结束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庄股时代”。

此后,“股市一度进入价值投资时代,中金公司的把握也几乎毫厘不差”。一位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告诉《商务周刊》,“在2003年大盘1350点下方,中金公司预言股市出现了好苗头,并力推以宝钢、中石化为首的蓝筹股,最终其引导市场完成了向价值投资理念的转变。”

沿着股市涨跌的脉络,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跟随中金公司的脚步,中金公司的投资报告被视为股市“内参”而炙手可热。

是什么原因让中金公司对中国股市能够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前述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把此归结为两点,一是相对其他证券公司,中金公司确实拥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国际化视角,但更重要的是“中金公司后面强大的政府背景”。业内人士普遍相信,由于中金公司能通过与政府行业部门的密切沟通,得以深入理解和把握国家宏观经济和国民经济主导行业的发展趋势,使其所提供的金融服务总能走在素有“政策市”之称的中国股市前面。

最后的贵族

10年后的今天,中金公司依然一幅“孤傲、神秘”的贵族气派,但其过去垄断的高端IPO项目,在继续遭受高盛、美林等侵削的同时,更受到中银国际、中信证券等本土投行的蚕食。

在国内,中金公司的不败记录终于2003年,在融资额高达百亿的长江电力IPO项目中,中金公司败于中信证券,这被认为是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中信证券以120亿元的主承销金额排名第一,而当年中金公司仅以26.16亿元排名第十位。2004年,尽管中金公司先后承销了招商银行的65亿可转债项目和中国联通45亿元的配股项目,以135.13亿元的承销金额居所有券商之首,但当年最大的武钢90亿增发项目还是被中信证券拿走。在海外,2004年平安保险香港上市的主承销商名单里,中银国际也取代了中金公司一贯的位置。

不过,对中金公司未来更具杀伤力的是几乎和中金公司一样定位在大型投行项目和高端客户的合资或外资投行。按照中国“入世”承诺,投资银行业将在2006年年底全面解禁。而实际在此之前,高盛与曾任中金公司首届副总裁的方风雷合资成立高华证券,通过巧妙设计高盛集团掌握了高华证券的管理和经营权,得以曲线控制高华证券。

高盛高华的模式让中金公司的美方股东摩根士丹利看到,还能以一种更有利的方式进入中国。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市场上出现了中金公司与摩根士丹利“十年之痒”的传言:大摩试图甩开中金公司,独立在中国开展业务。有媒体披露,已经收回投资的大摩有意转让中金公司的股权,并且也曾与汇金公司有过股权转让的接触,但是双方并没能在收购价格上达成一致。

尽管兼任中金公司董事长的汇金公司副董事长汪建熙已公开否认了这一消息,但知情人士表示,中金公司最赚钱的投行业务这几年大有被赶超之势,而大摩在双方合作长达10年之久的情况下都没有取得控制权,故而萌生退意。

中金公司与摩根士丹利的合作关系渐行渐远,是最近几年外刊热衷的一个话题。在外刊的描述中,中金公司成立头5年就换了5位CEO,原因是中金公司的管理模式和治理结构难于平衡中外方股东的利益,最后导致的结果是,“摩根士丹利逐渐与中金公司疏远,他们拒绝为中金公司指派CEO,也不再向中金公司的管理委员会派出代表”。直到现在,中金公司依然没有指定CEO,并一直沿用有6个董事总经理组成的管理委员会模式。

今年8月16日,深交所发布公告称,该所已正式接收高盛高华证券为会员。此举意味着,由高盛实际控制的高盛高华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将正式开展,其直接冲击对象就是中金公司,而高盛高华的两位“关键先生”——方风雷和许小年,也正是当年中金公司的悍将。

 中金十年:一个“贵族”的兴衰

中金公司大事记

1994年10月25日,时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王岐山、摩根士丹利国际公司(摩根)总裁约翰·麦克、中国经济技术投资和担保公司(中投保)总裁蒋乐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新政投)副总裁郑国枰、名力集团董事总经理查懋声,作为筹建中的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各股东代表,出席了当天下午在钓鱼台举行的股东签字仪式。

1995年6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下文批准设立中金公司,批准王岐山任中金公司第一任董事长,林重庚任第一任总裁,杨杉、汤世生和方风雷任副总裁。

1995年8月11日,第一次中金公司董事会在光大大厦23层召开。王岐山、约翰·麦克、蒋乐民、郑国枰出席了会议,韦仕华(摩根技术转让管理委员会主席)、毛裕民(中国建设银行观察员)、林重庚、杨杉、汤世生、方风雷参加了会议。

1995年10月,林重庚辞去总裁职务,杨杉成为中金公司第二任总裁。

1997.年9月,中国国际金融(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商业登记署注册。

1997年10月,中国电信(香港)在纽约和香港成功上市,中金公司在这一里程碑性的项目中担任联席全球协调人、簿记管理人、主承销商以及保荐人。

1997年10月,杨杉辞去中金公司总裁职务,奥斯汀·柯楠被任命为中金公司第三任总裁。

1998年4月,新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周小川接替王岐山为中金公司第二任董事长。

2000年2月,周小川调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新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王雪冰出任中金公司第三任董事长。

2000年6月,中金公司董事会在北京召开。董事会批准了第四任总裁依琳若诗的辞呈,并决定中金公司由以投资银行部负责人毕明建为领导的管理委员会管理,成员包括:毕明建、黄晓衡、许小年、吴尚志、朱云来、霍康。

2002年1月,张恩照任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第四任董事长。

2005年4月,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汪建熙担任中金公司董事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70687.html

更多阅读

微风往事八十八:越来越大的书

微风往事八十八:越来越大的书大概是一九七九年,我在学校附近的邮局报亭第一次看到彩色印刷的报纸,《深圳特区报》。以前每逢七一、国庆或者党代会召开,《人民日报》会出一期头版套红印刷的报纸,真正彩色印刷,连照片都是彩色的,在我是头一次

三十年来最阴险的名言:"知识改变命运" 附:更多相关文章

三十年来最阴险的名言:"知识改变命运" |叶先生2010-12-04知识改变命运”曾经激励着无数的学子发愤图强,但是随着教改的深入,随着一批批的学子毕业便失业.让笨鸟对这句名言产生了强烈的厌恶和质疑.教育就是以赚钱为目的,在中国这已成

白杨街道:一个幸福的大家园

全省首届“最有组织凝聚力和影响力的单位”形象展示——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杨街道点 睛白杨街道:一个幸福的大家园蒋鑫富那天有个小区正好在商量大事。只见会议桌两边坐着十多个奶奶或大妈,上方有两个年轻人正在讲话和作记

真人真事:一个诚信的故事

真人真事:一个诚信的故事哈里斯是美国纽约市一家知名广告公司的高级职员。2010年8月的一天中午,她和朋友在一家餐厅吃饭,中途朋友想出去抽支烟,于是两人一起走出餐厅,站在外边的大街上。一名流浪汉走引她,嗫嚅地对她自我介绍:“我叫瓦伦丁

声明:《中金十年:一个“贵族”的兴衰》为网友黑道大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