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手机现象背后的潜规则
原载《中国计算机报》要闻版2005.08.01
黑手机是新名词,但不是新现象,几年前个别品牌的水货机销量甚至可以进入市场前五。2005年以来,黑手机开始成为媒体和舆论的聚焦点,各种探寻水货机、贴牌机、杂牌机“秘密”的报道、文章一篇接着一篇。而波导的80%亏损论和前段时间的一次手机行业峰会则使得黑手机正式成为了“钦定要犯”,手机打黑风暴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笔者承认,黑手机的确在某种程度上与国不利、与行业不利、与民不利,但这不是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也不是目前手机厂商尤其是国产厂商普遍面临市场压力的正解。正如7月19日《第一财经日报》所论,黑手机已经被过分妖魔化了。笔者断言,不出2年,黑手机必将淡出市场,原因在于黑手机现象背后的潜规则。
潜规则之一,市场准入制度。曾经推动中国手机产业飞速发展的牌照制度,恰是黑手机现象产生的制度性根源。1998年12月,政府出于对保护手机这个幼稚产业的健康发展,出台了牌照制度。事实证明,1999年以来,中国手机产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国产厂商从无到有,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中国手机产量也一跃成为全球第一。但同时,牌照制度也扭曲了一部分资源配置,导致水货手机、杂牌机、贴牌机的大量滋生。2005年手机核准制的出台,从根本上解决了黑手机产生的制度性根源,正常的市场供给通道已经被打通,黑手机的猖獗已是强弩之末。
潜规则之二,超额利润。马克思当年描述资本家时指出:“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手机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一个暴利行业,曾几何时,几乎所有与手机相关的上市公司都在短时间内成为市场的宠儿,甚至夏新A8还上演了一幕单骑救主的神话。应该说,这在许多行业的发展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正是手机行业长时间超额利润的存在使得黑手机有了铤而走险的市场动机。随着市场准入的放开以及行业自身的发展,这种行业性超额利润将不复存在。目前,很多贴牌、杂牌机的单机利润已大不如前,加上其采购方面的规模劣势,相信随着更多正规厂商的进入以及现有厂商的调整,其必将成为黑手机中最先为市场所淘汰。
潜规则之三,差别定价。水货手机的大量横行市场在于国内国际手机定价上的差异。研究发现,手机全球平均价格与国内平均价格始终存在着一个比较显著的价格剪刀差,2004年全球ASP是147美元,而国内ASP则高达185美元(1531元人民币),如果刨除低价的国产手机,那么国外品牌在国内的销售均价还会更高。尽管这种价格差在短时间内很难消除, 17%进口增值税也不可能在近期取消,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手机产业的发展重心,随着中国手机市场产业利润回归正常航道,随着更多低价超低价手机的出现,中国手机市场必将逐渐在产品和价格上与全球实现同步。这个时间将会在2-3年以后,那时水货手机自然消亡。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黑手机逃不出消亡而坐等黑手机淡出市场,正如前文所言黑手机确有很大危害,在某个特定时候对于某些厂商甚至是致命的。因此,手机厂商尤其是国产手机厂商不要以为自己又找到了 “经营不利”的“客观原因”而沾沾自喜,在市场结构没有完全定型之前找到自己的定位,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才是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