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产手机厂商遭遇寒冬的论调,自2004年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市场份额的下滑,收入、盈利的萎缩,科健、熊猫、南方高科的困境,以及当前的“普遍预亏”,都成为了持此论调的最好注解。透过林林总总的媒体文字,我们会发现,这些分析和报道的视角总是停留在有限的空间,刨析的原因也主要集中在下面三点:其一,市场竞争加剧,国外厂商调整渠道和价格策略,挤压国产厂商固有的市场优势;其二,国产厂商缺乏技术积累,研发能力落后,影响产品创新和获利能力;其三,黑手机对国产手机的“挤出”伤害。此也是媒体和国产厂商自己近期寻找的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客观原因。笔者认为,对于国产手机厂商走势的变化,我们不妨站在一个更大的视角来审视。
就全球来看,手机产业正在经历第二次转折,新一轮全球范围的“马太效应”将出现,专业化分工和整合两条红线将贯穿此次转折的始终。就终端品牌厂商来讲,整合比专业化分工显得更加重要。细分市场固然是一种趋势,但是细分市场的成败已不仅仅是准确定位、创新和品质,而是大量细分市场基础上的规模化运作,所以市场细分体现出来的不是专业化分工,不是某个细分市场上的获利,而是整合,产业链整合基础上的规模化制造和海量销售。
曾有业内人士分析,要想在中国手机市场生存,200万销量是一个底线。此论并非有错,但此论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和趋势,即手机产业的竞争已不是一国一地的竞争,而是全球化竞争。对于全球化,人们并不陌生,但对于一个具体产品一个具体产业的全球化,人们又并不熟悉,人们在思考时往往又会停留在一国一地。手机一线厂商中,没有一家不是全球化研发、全球化采购、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销售,原因就在于手机产业已经到了需要全球化的时候,规模需要的是全球化意义上的规模,所以不是200万,是1000万,甚至更多。
因此,面对国内手机厂商的寒冬,我们需要思考的不仅仅是市场份额的得与失,也不仅仅是财务报告的好与坏,而是要去看国产厂商是否已经意识到自己已经身处产业全球化的中心,是否已经开始为此而去打造自己面向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在全球手机产业转折的风口浪尖上,国产厂商的寒冬是否已经意味着新的开始?TCL和明基的坚决,值得我们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