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应该相信命运吗 到底该相信谁呢?



     最近有政协委员发表言论说由于中国过于重视英语的学习从而导致了中国教育的毁灭性崩溃!作为读者或者受众,您是支持还是反对这一说法呢?无论您是支持还是反对这一观点,都应该基于逻辑推理而不是个人喜好,这便是我们在上一期给大家介绍的批判性思维的基本原理。那么要成为一个批判性的思考者,对于我们遇到的各种判断,我们应该从何处下手开始我们的分析呢?答案是从定义开始。

  苏格拉底怎样找出谬论

  在2500多年前的印度和古希腊,佛陀和苏格拉底是批判性思维的创始人。尤其是苏格拉底,他发明了一种苏格拉底式的提问法,又名“助产术”。这种方法通过提问来让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学问家们发现他们对知识的一知半解与谬误。

  根据苏格拉底的研究,他发现有三种逻辑谬误经常隐藏在花言巧语之下,让人极不易察觉与分辨。这三种谬误是含义模糊、证据不足和自相矛盾。

  含义模糊是导致脑子混乱的源头,解决的方法是对含义模糊的词语在某个特定语境下的特定含义进行确认,然后才能开始进行判断;证据不足主要涉及到归纳推理的强弱问题,我们稍后的文章再详细介绍;自相矛盾就比较好理解了,就是你说A是A,但你又同时断言A也是B,就好比说苏格拉底是男人,但他也是女人,这两个判断里肯定有一个是假的,这便是自相矛盾。当然这并不是说A是A,A 永远不可能同时是B,在悖论里,A是A,A同时也是B,比如有哲学家曾经说过: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GRE的阅读考试文章就特别喜欢演绎悖论给大家看,告诉我们真实的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仿佛我们中国的八卦,黑中有白,白中有黑。悖论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我们后面再为大家介绍。

  苏格拉底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教导我们不要盲从任何的权威或者所谓的专家。他通过和这些专家和权威的对话揭开了他们愚蠢以及不合逻辑的真相。他教会我们通过深度的提问并基于我们得到的反馈综合分析、判断来决定我们自己的立场。

  不盲从,进而去质疑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他还教给我们通过寻找证据、检查推理的过程、审视假设、分析概念、留心暗示等思维工具来训练我们自己成为能无限接近真理、远离谬误的思考者。思维的清晰性和逻辑的连贯性是批判性思维的基本要求。

 人应该相信命运吗 到底该相信谁呢?
  苏格拉底提示我们那些通常让我们感觉非常舒服并且乐于接受的观点、观念可能恰恰是不合逻辑的。成为一个自觉的自我批判者非常重要,所以他经常说他很无知,他的学生柏拉图更是说他唯一知道的就是他什么都不知道。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看,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没有确然的东西,只有不确然,意思是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哪种东西是永恒正确的,也没有所谓终极的东西、最如何如何的东西,后现代反对一切形容词前的最高级,他们对最高级保持终极怀疑,甚至包括已发现并确认的真理。从这个角度讲,批判性思维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观念、观点是永恒正确的,我们必须从历史的、经济的、文化的具体语境中去批判性地判断它们的正确或者谬误。

  今天西方有如此的成就,西方大学普遍更高的学术水平的源头之一便是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中国古代也有批判性思维,但很快便从百家争鸣到一家独大了,儒家、道家和后来的佛教思想被统治阶级变成治国、平天下的工具。根据西方的教育史,世界上有两种教育模式,一种是斯巴达式的,这种模式强调一切都是国家的,包括人,个体与国家比较起来微不足道,个体要为国家牺牲,国家利益第一。第二种模式是雅典式的,强调个体比国家更重要,强调每个个体都应该有独立思考的权利,个体不是国家的附属,每个个体都有探究与知晓真相和真理的权利。

  从苏格拉底到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一直到19世纪西方的科技革命,直至20、21世纪的现在,批判性思维让整个西方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走在世界的前列。

  用术语进行思维训练

  了解批判性思维最常用的术语是训练和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步,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批判性思维的常用术语。

  判断(Claims)通俗讲判断就是我们对于某事某人某物的一个评述。我们每天会接触无数的判断,我们自己也会做出无数的判断。比如,“英国是个岛国”就是个简单的判断。再如,我们开篇里那位政协委员说“学习英语导致中国教育毁灭”也是一个判断。判断是正确还是错误,或者有一定的合理性,需要我们去拆解一个判断的基本组成部分。一个直言判断包含四个部分:主项、谓项、量项和联项。比如:英国是个岛国。英国—主项;是—联项;岛国—谓项;一个—量项。那么这个判断对不对对于现代人来说当然毫无问题,但是在人类环球航行成功前,地球是平的,这样的判断曾经被人类相信数千年。学习英语导致中国教育毁灭,这个判断对不对呢?只需要分析一下主项“学习英语”和谓项“中国教育毁灭”这两者是否是因果关系即可。

  论证(Argument)一个

  完整的论证包含两个部分,前提(Premise)和结论(Conclusion)。前提也叫Reasons,也就是支持结论的原因,也可以说是证据(Evidence)。没有原因支持的结论是没有力量的,这是论证的核心。任何一个结论必须有足够的证据才能让人信服。Argument 又分成两种,一个叫演绎(Deduction),一个叫归纳(Induction)。一位研究中西方思维的学者曾评价说,西方是线性因果思维,凡事都要问原因,喜欢穷其根源。东方是螺旋形阴阳思维,凡事讲平衡,讲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牛顿看到苹果落在地上会问为什么会掉下来而不是飘上去。东方没有牛顿这样的线性因果思维,东方人看到苹果掉下来,更可能想到苹果与树的关系,树与大自然的关系,孔子会教导我们拿了苹果要去孝敬老人和长者,老子会教导我们自然掉下来的苹果才是最好吃的,佛陀会教导我们万物都有生命与轮回。

  演绎(Deduction)在经典的三段论里,有三个东西缺一不可。大前提叫 Premise 1, 小前提 Premise 2,结论叫Conclusion。所谓的演绎就是一个真的前提 1 必然推理出一个真的结论。一个真的前提不可能推理出一个假的结论。比如:前提1,所有人都会死。我们知道这个判断为真;前提2,苏格拉底是人;结论,苏格拉底会死。那么这就是一个演绎。演绎是展示一个结论给我们看。人类对真理的追求就是试图发现大自然本身包含的那些演绎,发现它们并利用它们为自己造福。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便是例证。人类一旦发现某一个领域的演绎规律,便能制造出符合规律的前提条件,然后得到已经验证过的必然结论。这个前提条件和必然结论,便形成一个因果关系。

  归纳(Induction)演绎展示给我们一个结论,而归纳则是由或强或弱的一个前提推理出一个或强或弱的结论。人文学科的研究也深受归纳法的影响。归纳的特点是前提条件越强,结论就越强。也就是说归纳里面其前提条件不是真理,而是或强或弱的一个判断,这个或强或弱的判断决定了后面结论的强弱。比如,我说今天会下雨(结论)。你问我为什么?我说你看天上有云。那么天上有云这个前提是强是弱呢?我还可以说,我昨天看天气预报了。我还可以说你看我手上都有雨点了。这三个前提哪一个更能让你相信今天会下雨呢?再回到我们开头讨论的哪个问题,即学习英语导致中国教育毁灭。这个归纳判断是强还是弱呢?学习英语与中国教育毁灭显然不是必然的因果联系。所以这一判断很弱,没有说服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7064.html

更多阅读

应该怎样写好自己的工作日记呢? 工作日记模板

应该怎样写好自己的工作日记呢?2011年4月8日,公司下发了紧急通知,要求我们从即日起开始写工作日记,并配备了工作日记本,工作日记对我来讲还是一个新名词,该怎么来写,都应该写一些什么呢?恐怕有很多同事都这么想的吧。写工作日志不用很复杂

西班牙语颤音R该如何练习呢?

经常会有同学问我,郭老师R这个音该怎么发呢,怎么颤?这确实是困扰西语初学者的一个大难题,但是其实如果不在母语是西语的国家,很少有人天生就会的,只要多加练习,你一定也是可以的。以下是颤音的练习技巧和方法,分享一下,大家不妨试试哦练习颤

在中国玩路亚到底该用什么线? 中国路亚基地

《路亚中国》2013年9月期刊稿件,第34~36页。在中国玩路亚到底该用什么线?在中国玩路亚,当然是以中国的本土路亚对象鱼为主要对象鱼种,比如鳡鱼,翘嘴, 鳜鱼, 海鲈, 马口,军鱼和黑鱼等等,其实对象鱼也是相当丰富的。当然我们同时也玩一些外来

声明:《人应该相信命运吗 到底该相信谁呢?》为网友一世良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