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不信任员工案例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不信任领导?



     在经历经济的高速发展之后,随着财富的增加,人们却普遍感到信任感在逐渐降低。这究竟是一种感觉还是现实?在每个人的职业发展中,所处的社会环境中,信任感究竟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

  1999年,爱德曼公关的创始人爱德曼先生在新闻中看到WTO会议在西雅图遇到人们的抵制。示威者占领了会议楼外的街道,抗议全球化,要求保护当地人民的利益。最后西雅图的市长强制进行宵禁,并逮捕了大约600名示威者才将事态平息下来。

  当世界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之际,还有那么多的人对此心存芥蒂,爱德曼先生认为,一定是哪里的信任受到了损害。

  而信任是整个商业社会的润滑剂,只有信任存在,经济和社会才能正常运行下去。因此,在全球范围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做有关信任的评估,将会是反映整个社会状况的晴雨表。

  2001年,爱德曼发布了第一份报告,揭示NGO的信任度在上升,其后的12年,信任度调查每年都会给世人一个全新的视角。

  这份调查报告采用在线问卷的形式,在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调查对象包括26000名年龄在25至64岁之间的普通公众,及5800名有识公众。(注:“有识公众”指受过高等教育,家庭年收入在该国家该年龄组前25%,有阅读或观看商业新闻习惯,并持续关注新闻中的公共政策信息的人。)

  半数民众对CEO不信任

  安然事件的爆发使得2002年的信任度调查显示,明星CEO的信任度在下降。2005年的信任调查显示,信任从“权威”向“同行”转变。2008年的调查显示,有影响力的年轻人对于企业更为信任。在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调查显示,企业须与政府合作重获信任。其后由于政府提振经济乏力,2012年的调查显示政府信任度降低。2013年的调查主题为“领导者信任危机”,而报告显示的是半数民众对企业CEO不信任,领导者正在面临信任危机。

  报告显示,在全球调查中,专家、学者与“和你一样的人”是最可信的发言人。在全球调查中,CEO的可信度居后。领导力之所以遭受信任危机是因为在社交媒体发达的时代,信息规则全然发生了改变,信息的等级化被摧毁之后,以前只有高层才能掌握的信息现在经过社交媒体的传播尽人皆知,一旦有丑闻发生,人们很快能够得知内幕,而一些丑闻的发生总是与大公司和CEO有关,比如雷曼兄弟事件。

  在中国,人与人的关系正因为信息传播的方式而发生改变,权威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行业领域的专家,在网络论坛里,如果你有过某个领域的经验,或是对某个领域感兴趣,就会成为话题专家,而这样的人就是被人们引为同道的“和你一样的人”。那种依职务而建立起来的权威如CEO和政府官员不如那些不隶属于任何机构,没有任何经济利益在其中的话题专家更能让人感觉真实可信。

  而人们对CEO信任度低的原因在于,很多人认为CEO只会说公司的好消息,谈战略、谈并购,但如果想确切了解企业对雇员有哪些福利,产品究竟有多好,很多人还是会相信独立专家的看法。人们对一个人的言语做出信任度判断时,会根据他是谁,专长是什么,以及是否客观独立。

  什么可以建立信任?

  在全球范围的调查中,人们的期望与企业领导者实际满足人们的期望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

  爱德曼在全球信任度调查中询问人们建立信任的因素,在给出的近30个因素中进行归纳,找出16个建立信任的关键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划分为五个方面。这16个建立信任的因素实际是企业领导人的行动指南。如果企业领导者能将这些因素加以消化应用,将对公司在公众和客户中建立信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人会说乔布斯并没有与客户互动,但他也依然在公众中具有影响力。的确,乔布斯是一位杰出的领导者,他的领导力体现在公司运营中,对技术的远见和公司未来的发展中。但有杂志评说道,苹果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对了,但也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错了。苹果不是个建立信任的好例子。乔布斯经常会冲着员工咆哮,很少与客户互动,也没有像微软那样在产品研发阶段让消费者参与,他们只是在产品研发出来之后通过广告将产品告知消费者。苹果的股价已经由最高点的700美元跌到500美元。苹果能否持续获得人们的信任和关注,这点还有待观察。但有一点要记住的是,对于其他公司来说,不可能再有第二个苹果,学习别人的做法其实是件危险的事。

  上述调查给到我们的启示是,不同的类别项,不同的人都将发挥其各自的作用。互动参与中,雇员最了解自己的需求和工作环境,他们对此也最有发言权,而谈到如何服务好客户,消费者最有发言权。CEO只在公司创新开发情况和公司财务收益及运营情况上最有发言权。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领导者的影响力不会是无所不在的,在更多的地方,是一个领导者与员工配合的结果。因此当企业领导者在运用领导力时,要注意的是如何用好组织中各类人的角色。

  当然,所有领导力的危机根源就在于说和做的不一致。中国的领导者需要缩小公众对企业预期与现实间的差距,因为“互动参与”和“诚信”的重要性越来越高。而在所有的调查中,人们对CEO的信任首先是基于他的业绩。

  16个建立信任的因素

  爱德曼全球信任度调查归纳了16个建立信任的因素,这些因素被划分为五个方面,并按重要性顺序进行排列

  互动参与

  ·倾听客户的需求与反馈

  ·优待员工

  ·将客户利益置于企业利润之前

  ·经常与客户进行沟通并坦承相待

  诚信

  ·进行有道德的商业行为

  ·采取负责任的行动来解决问题或危机

  ·进行透明、开放的商业行为

  产品及服务

  ·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及服务

  ·是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观念

  ·创新的先驱者

  意图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而工作

 领导不信任员工案例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不信任领导?
  ·将社会需求融入其日常业务中

  ·建立对当地社区有积极影响的项目

  ·通过与NGO、政府及第三方的合作来达到社会需求

  企业运营

  ·有广受推崇和赞誉的领导团队

  ·在全球企业排行榜名列前茅

  ·向投资者提供持续的财务回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7045.html

更多阅读

第41节: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41)

系列专题:《快和慢一举兼得: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  译者后记  追求速度是人类社会亘古不变的主题,在追求速度的过程中,人类社会本身也在不断进步和飞跃。速度的身影也见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速度对

第40节: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40)

系列专题:《快和慢一举兼得: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  本章小结  虽然使用快速武器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近代初期的武器技术表明,速度并没有广泛存在于军事领域,也仅在日常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某些领域才可以看到速度的身影。直到1

第39节: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39)

系列专题:《快和慢一举兼得: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  快速武器的防御  以移动火炮为代表的新式火器问世后,建筑师不得不改变传统设计要塞和城墙的方法。速度的两面性逐渐体现出来了,它既能给人们提供帮助,又会带来巨大的危险;它既是人

第38节: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38)

系列专题:《快和慢一举兼得: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  从15世纪开始,火器逐渐在欧洲大陆展示出它的强大威力。1450年,查理七世在百年战争结束时从英国人手中重新夺回了诺曼底;1494年,查理八世把那不勒斯和加埃塔(Gaeta)纳入自己的版图;1504年

第37节: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37)

系列专题:《快和慢一举兼得: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  手持火器问世后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虽然它们坚不可摧,但是每次开火前得先装好火药和子弹,还要用火种和导火线点燃,整个过程复杂、缓慢而且危险。比如遇到大风、天气潮湿或者太紧张

声明:《领导不信任员工案例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不信任领导?》为网友舞霓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