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械工业总产值首破7万亿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1日公布的信息显示,2007年机械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近32%,连续5年以超过20%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机械工业的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7万亿元。
中国机械装备自给率超过80%。
2007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实力进一步提升。1.5万吨级水压机、35立方米矿用电铲、1.2万米全数字化特深井石油钻机等重大新产品陆续研制成功。一批高水平机床打破了国外垄断和封锁,为提高中国经济安全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按海关统计,2007年前11个月机械工业进出口总额3271.10亿美元,同比增长30.3%。其中出口1748.14亿美元,增长40.74%;进口1522.96亿美元,增长20.07%。
从2006年起中国已由机械工业净进口国变为净出口国,去年前11个月实现贸易顺差225亿美元,显示了机械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机械工业出口产品结构继续升级:技术附加值高的汽车、工程机械等行业出口增长迅猛,1月至11月汽车行业出口同比增长52%,工程机械工业出口同比增长62.7%,一般贸易出口同比增长46.8%,首次高于加工贸易增长13个百分点,表明中国机械工业的外贸质量、竞争力正在稳步提高。
0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超过上万亿美元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预测,今年机械工业将保持连续第6年20%左右的增长,汽车产量将冲击年产1000万辆大关,发电设备估计可维持在10000万千瓦左右的高位。
中国海关总署1月11日发布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达到21738亿美元。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额达3561.5亿美元,增长27%。
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外贸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2007年12月份当月中国外贸进出口规模为2061.5亿美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23.4%。当月贸易顺差为226.9亿美元,比上月下降14.2%。 数据还显示,2007年中国一般贸易进出口额达9672.2亿美元,增长29.1%。全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9860.5亿美元,增长18.5%。机电产品进出口额逾1.2万亿美元
我国有望成第二大机电产品出口国
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统计, 2007年我国机电产品对外贸易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进出口总额达到12001.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2%,净增加2229.7亿美元,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55.3%。
入世以来,我国机电产品贸易规模迅速扩大,1.2万亿的年进出口额是入世前2001年(2393.1亿美元)的5倍,年均增长率达到30.8%。月均1千亿美元的进出口额则接近于1995年全年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1030亿美元)。与2006年全球机电产品贸易量第二的德国(约1.08万亿美元)相比,2007年两者相差预计仅在百亿美元左右。 2007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总体特点是出口增长快中趋稳,进口增速先抑后扬,贸易顺差增势不减。 具体来看,2007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7011.7亿美元,增长27.6%,增速比上年略降1.1个百分点;出口净增1517.5亿美元,拉动全国贸易出口增长15.7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在多年的快速增长后呈稳健增长态势,27.6%的增速不仅高于全国出口1.9个百分点,且各月增幅中除2月份、3月份增幅偏离较大外,其他各月增长相对稳定。预计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机电产品出口国。 同期我国机电产品进口额4989.5亿美元,增长16.7%,在全国进口总额中占比为52.2%,下降1.8个百分点。虽然进口增速比上年下降5.4个百分点,但从各月增速来看,表现为先抑后扬、稳步提高的特点:上半年平均增幅仅为14.2%,下半年达到19%,提高4.8个百分点。在国际比较中,仍将低于美国位于全球第二位。 机电产品顺差依旧迅速增长,全年达到2021.9亿美元,同比增长66.2%(2006年同比增长59.3%),占全商品顺差额的77.1%。因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加工贸易迅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效应释放、经营主体增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出口快速增长、进口替代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自2005年1月以来的36个月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大于进口增速的为33个产品,进出口额间的差距越拉越大,月度顺差额不断创新高,其中11月当月达到238.5亿美元。
2007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状况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权威统计,1~11月我国汽车累计产销达到659.24万辆和645.48万辆,同比增长27.92%和25.49%。据此增速,2006年中国汽车实现产销突破700万辆大关已成定局。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蒋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跃上700万辆的产销平台后,中国将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而在国民经济明年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下,2007年中国汽车工业仍将表现为稳步上升的势头。
由于2002年、2003年中国汽车市场出现爆发式的增长,部分潜在的消费需求得到提前释放,使得2004年、2005年汽车市场增速出现大幅回落;加之消费信贷的紧缩,导致市场需求受到抑制。蒋雷分析说,中国汽车年产销在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两年跃上500万辆平台后,在2006年实现700万辆的突破,主要有以下原因:
从产业发展的环境看,一是我国宏观经济持续走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我国目前人均汽车保有量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我国汽车需求的增长提供了保障和空间;二是相关政策的出台促进了汽车市场的发展,如汽车消费税征收标准的调整和国家对小排量汽车禁限政策的落实,使1.6升以下排量汽车的消费比同期上升了30%以上;三是国家能源环保政策对新车的消费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产业本身的发展看,一是企业近两年陆续完成了扩能改造的建设,形成了一批新的生产能力,满足了快速发展市场的需求;二是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新产品市场投放量加大,满足了市场多元化的需求,今年以来就有115款新的汽车产品上市;三是自主品牌轿车的市场份额增加(2004年为21.5%,今年前10个月为26.7%),以其良好的性价比逐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拓展了不同地区、不同消费层次的消费需求。
由于2007年国民经济仍会以一个良好态势运行,国家对以消费拉动内需的产业给以支持和鼓励,国内外对中国汽车的需求仍会保持一定的规模,蒋雷分析认为,2007年中国汽车市场将是健康和乐观的,预计2007年汽车销量仍可达到15%左右的较快增长,汽车企业将更注重以质量、效益和服务促发展,单纯的价格竞争已不能吸引消费者。
2007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状况
2007年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量75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3%;其中出口船舶626万载重吨,占造船完工量的83%。在上半年完工的船舶中,以江苏、浙江、山东、福建为代表的地方船舶企业增幅较大,占造船完工总量的比重达到44%。新承接船舶订单426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65%,其中出口船舶3913万载重吨,占新承接船舶订单量的92%。手持船舶订单首次超过1亿载重吨大关,达1054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07%,其中出口船舶9200万载重吨,占手持订单总量的87.4%。我国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9%、42%和28%。新承接船舶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均超过日本,位列世界第二。
在2007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17亿元,同比增长48%。完成工业增加值252亿元,同比增长6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7亿元,同比增长54%;实现利润总额64亿元,同比增长151%。实现利润按行业分类,船舶制造企业利润总额为35亿元,同比增长187%;船舶配套设备制造企业利润总额为5亿元,增长40%;船舶修理企业利润总额为24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船舶制造企业对全行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54.6%。
2007年中国重型机械行业保持32%以上的高增长
据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的统计数字,2007年重型机械行业生产销售继续保持32%以上的高速增长态势。2007年1-10月,行业工业总产值2967.24亿元,同比增长32.02%;工业销售产值2855.99亿元,同比增长31.26%。
产品出口额高速增长,进出口顺差均大幅度增加。2007年1-10月,重机行业合计出口额为69.72亿美元,进口额为39.80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为109.52亿美元,进出口顺差为29.93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51.07%、-2.86%、25.73%、477.80%,产品出口额高速增长,进口额有所下降,进出口顺差成倍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