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日新出台的劳动法,涌动的民工潮,产业大迁移……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场极具策略性的战争,这场战争就是“世界工厂”向“总部经济”的转型,很少有人能准确的预测到战争的走势,其实只要纵观全局,不难看出这是珠三角许多城市正在逐渐完成的华丽转身。
现状:生产基地向内地转移已成定势
1月27日,东莞市常平镇的乐昌电子厂的门卫室里,看门的刘大爷磕了磕他那把用了十多年的老烟斗,呆呆瞅着厂房前的空地,目送这河南籍的青工阿霞坐上载客的摩托离去。过完春节他也要回山东老家了。“这是最后一班岗!” 阿霞从湖北大悟山区来东莞乐昌电子厂打工已有7年了,离开乐昌她立马就坐上了东莞至武昌的列车,一夜之间就从温暖如春的南国来到了白雪皑皑的武汉,她说这是她来东莞后第二次回家过年,不过这一次再不回广东了,“准备在家乡发展。”跟张霞一起回家的还有她的一大群老乡,30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一下涌入了一个叫吕王城的小镇。据了解,这个人口只有2.6万的小镇除去老人和小孩常年在外打工的就有1万多人,2006年以来,就陆陆续续有年轻人回乡办企业,短短两三年镇上就一下开办了10多家工厂,规模达百人的毛织厂就有三四家。“镇上热闹多啦!”在镇上做了10多年小生意的李师傅告诉记者,回流的青壮年是那些镇办企业的生力军。 近一个月来,记者走访东莞、佛山、广州、中山等珠三角城市,一些昔日人气沸腾的工业园区,如今都冷清了下来,许多像乐昌一样规模的工厂人去楼空,凌乱的地面留下企业搬走时的痕迹。 香港工业总会一份针对珠三角港商的调查显示,珠三角目前约8万家港企中,有37.3%正计划将全部或部分生产能力搬离珠三角,更有超过63%的企业计划迁出广东。 生产基地向内地转移已经成了定势,业内人士预言:未来几年,珠三角8万多家加工贸易型港企都将面临生死攸关的抉择。他呼吁港企要尽快转型升级或者迁移,越早行动越好。 趋势:“武汉城市圈”将接力“世界工厂” 珠三角曾经辉煌鼎盛的“世界工厂”将分布到以长三角为主的中西部内地区域,生产基地将陆续在远离沿海城市的省份安家,而地处中西部的省市早已作好了接力的准备。 2007年7月29日,《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在北京通过专家评审,湖北省以武汉为龙头,带动周边1小时交通范围内的黄石、黄冈、鄂州、咸宁、孝感、仙桃、潜江、天门8市发展,形成“1+8”城市经济圈,优化资源配置,合力发展。而早在2006年6月,湖南省即向国家发改委申请设立“长株潭新区”。这些经济共同体陆续浮出水面,向一些大型企业抛出了橄榄枝。“城市圈建设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吸引优势企业加盟。”武汉市规划局一位工作人员直言不讳,据他介绍,华为、富士康等知名企业已经在武汉郊区落地,生产陆续开始。 在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记者看到一批厂房已拔地而起,交易大厅、展示大厅、商业一条街已初具雏形,先期进驻的企业已开工生产。“20多年来,我们从来没有过这么大的工程。”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工委副书记熊明亮说,富士康项目全部建成后,厂区面积将超过10平方公里,员工总数达到15万-20万人,相当于新增一座中等城市,企业规模完全可与武钢、神龙媲美。“这种建设规模和力度充分说明了湖北对大型企业的欢迎程度。”出路:“总部基地”提升竞争力 大多数企业认为,珠三角产业转移是由于生产成本高企,以及出现缺工、缺电等现实问题和土地资源短缺,特别是新劳动法的出台更增加了生产成本,实现转移时为了降低成本。 东莞大朗宏意鞋厂销售部经理朱超并不认同是新法使然。他认为,致命的还是企业长期以来的“内伤”,《劳动合同法》只是压迫的“最后一根稻草”。所谓“内伤”,朱超说,珠三角超过80%的鞋企仍靠“低成本、低利润”的加工贸易模式生存,始终居于价格链底端,利润仅在5%-8%之间。近年一系列原材料、工资、水电、厂房等成本飞速上涨,“新法实施之前大部分鞋企已经奄奄一息。”亚洲鞋业协会统计,关闭的鞋企中,有约25%迁到越南、泰国、印度、印尼、马来西亚等地,有约50%迁到江西、湖南、广西等内地省区,另有约25%目前仍在观望中。 面对大量鞋企的迁出,东莞厚街镇镇长陈仲球表示,他并不为此担心。陈仲球说,政府目前正做的事,就是在厚街镇打造一个亚洲鞋业总部基地。何谓总部?即新产品的研发中心,知识产权的开端,另外还是信息交流的中心,贸易订单的中心和定价的中心。这个基地是为整个行业提供高端服务的,它不一定给你增加一个车间,一个工厂,而是给你增加品牌,增加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目前各城市也已确定基本定位,深圳发展高科技,广州重点发展大型装备制造业,惠州是能源及石化基地,东莞打造为先进制造业的总部基地,佛山则大力发展陶瓷装备制造业和产业总部经济、物流、会展、研发中心等现代服务业。 升级需要空间。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新春说,劣质企业的退出,给优势企业腾出了做大做强的空间。“从中长期来看,珠三角本地的产业集群不但不会缩小,反而会因优势企业的做大做强而不断提升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