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樊艳兵在美国《财富》杂志最新公布的“2006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排名中,财富位列全球50强企业的几家中国知名国企名落孙山,国家电网公司、中石油和中石化分别位居倒数第一、第二和第八。 从某种程度上讲,国有独资或国资控股企业,比非国资企业拥有更多的社会责任“选项”。因为国有企业归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企业履行最起码的法定责任,比如照章纳税,不拖逃税款,可以视作履行社会责任;履行作为“经济人”应尽的责任,比如向国家(股东)“分红”,为老百姓赚钱。在企业利润丰厚的情况下,让利于民(股东),降低其产品的价格,提高其服务质量,也可以看成履行社会责任。 除此之外,还有狭义上的履行社会责任,也就是通常所指的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参与慈善捐赠活动。换言之,非国资企业就算前两类责任都尽到了,而没有尽到最后一种责任,还不能算是尽了社会责任。而国资企业,只要履行了三种责任中的任何一项,都能算尽了社会责任。正如有专家表示,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需要一定的发展基础,而且各方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并不一致。

如此说来,一些知名国企做了很多“善事”。譬如,国家电网公司不久前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人民币1.2 亿元,计划援建希望小学300 所,是希望工程实施17年来国有企业最大的一笔捐赠,还刚刚发布了我国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而中石油和中石化也一直在扶贫、支援不发达地区如西藏等地的建设上多有作为,显然是“尽到了社会责任”。但为什么《财富》杂志却不以为然,偏偏让这些“大慈善家”们在“社会责任榜”中垫底呢?莫非他们的评估标准真的不适用于中国企业?显然不是。 打一个简单比方:两人同时欠了第三人的钱,债权人上门讨债时,一个债务人每次都很客气,甚至还“热情款待”对方,但就是有钱不还或编造各种理由拖延;而另外一个人虽然脸色不怎么好看,但还钱很迅速。试问,这两人谁更尽责任?显然,责任是分层次的,而且,高层次责任的履行是以履行完低层次责任为基础的。就国企履行社会责任而言,如果只对最高层次的第三类“选项”情有独钟,忽视甚至故意回避前两种基本责任,譬如,国家每年都要向国有企业投入300亿元左右的资金,但预算和决算中却看不见国家得到了什么样的回报,它们还一再因为管理不善导致生态和人文灾难。然而,它们却热衷于搞慈善捐赠,建希望工程,这只能算是“责任秀”,或者说,在履行社会责任上投机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