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06年,反流氓软件无疑是中国互联网的头号关键词。从民间人士自发形成反流氓软件联盟,掀起这场互联网江湖的混战,到反流氓软件联盟与以奇虎等杀毒厂商汇聚成剿杀“流氓软件”的中坚力量,反流氓软件运动就是网民心中“正义”的代名词。然而当反流氓软件联盟连续起诉中搜、雅虎失败,安博士成为又一起被法院判决为不正当商业竞争的反流氓软件案件,反流氓软件运动在法律面前露出了前所未有的颓势。面对法理,反流氓软件的底牌渐渐被揭开……
厂商自演双簧,借机获利
这是一个娱乐至上的年代,互联网也不能免俗。就像周鸿祎之前亲手制造了3721,转身又推出新的杀毒软件360安全卫士,并扬言要将3721这样的流氓软件消灭干净一样。自反流氓软件呼声四起以来,互联网界的这种“双簧”戏便开始不绝于耳。
其实早在几年前,流氓软件争论已经充斥了互联网,但随着去年初爆发两虎相争之后,这一沉静多年的话题再次跳入人们的视野。随后,反流氓软件联盟是以网民代言人身份揭竿而起,引来了四方关注。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依靠这一点,该联盟在成立后不久便成为人气最高的互联网行业的民间组织。而其“盟主”董海平更是借此成为不少网友心中的“英雄式”人物。然而就在94天之后,这个联盟却摇身变成了一家公司——“反流氓软件公司”,这好比让网友们抽了自己一记耳光。
此外,商界一直以来就存在着一条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谁从混乱中获得最大利益,谁就最有可能是混乱的制造者。
2006年11月11日,一款名为“my123”的流氓软件突然爆发。许多互联网用户在开机时发现自己的浏览器首页被强制篡改为my123.com。更为猖獗的是,在随后的72小时内,my123先后出现了多达6个版本的变种。有数据显示,国内至少有250万台电脑已经感染了这个病毒,一场互联网恐慌自此大面积爆发。就在11月11日my123流氓软件爆发后几个小时,360安全卫士于12日凌晨就推出了号称国内第一款针对该病毒的专杀工具,宣称能有效遏止该病毒的传播。人们迫不及待地四处下载这个最新的杀毒软件来围剿my123病毒。360安全卫士的“应时而动”,赢得了众多网民的拥戴。360安全卫士顺其自然地成为了当下“最具社会责任感”杀毒软件的代名词。
曾有业内人士一语道破其中天机:如果行业不乱、网民不怒,谁又会去关注那些短期内便投放市场的“品种多样”的杀毒软件呢?“360安全卫士”又怎么能在短短几个月内达到近千万级的装机量呢?出资制造毒性巨大的流氓软件,搞得网民怨声载道,然后立刻出现,以帮助网民解决危难的名义让网民安装软件,自然成了“360安全卫士”推广软件最有效的商业手段。
“病毒营销”能否借鉴?
有媒体报道,在my123肆虐之后,某软件专家对这个软件程序进行了分析,发现这是一个使用[C++]编写的,使用驱动保护的流氓软件程序。然而就在程序的源代码里,他发现了软件驱动作者的签名“WTP”。在业内有一种惯例,编写程序者会把自己的名字写到代码里。毫无疑问,“WTP”就是这个程序的缔造者。
事件进展至此,真相渐渐浮出水面。的确让人意想不到,恶意软件“my123”竟有可能与恶意软件查杀专家共同出自一家公司。这样一来,上千万的互联网用户被这家公司彻底地忽悠了一次。
看来,热闹的反流氓软件运动背后隐藏着商业盘算。杀毒软件厂商如此卖力地唱双簧究竟为哪般呢?说到底,一切都是为了一个“钱”字。像一些杀毒软件厂商制造假新闻的目的就在于商业炒作,促进销售。一方面炒热流氓软件的话题,给国内各知名软件厂商都扣上流氓的帽子,吸引公众的眼球;另一方面又适时地推出号称能有效防止流氓软件的产品。相信有了这样的噱头之后,产品的销售情况自然令人满意。更有甚者一手制造出各种病毒,另一手又不断推出各个升级版本的查杀病毒工具。这已经是业界公开的秘密,同时也是一些软件厂商热衷于病毒式营销的初衷。
当前,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5%以上。企业如何发展?产品如何推广?这些都已经成为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有数据显示,就在my123.com病毒爆发后不久,360安全卫士下载量不久之后便蹿升到1000多万。杀毒厂商的这种病毒式营销方式见效之快有目共睹,但能否令人称道、让人效仿?这值得反思。
从短期来开,这种病毒式营销模式的确能够快速获利,但是商业信誉和商品信誉是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基本保证,企业法人在市场竞争中应遵守诚实守信原则;长远看来,任何采用诋毁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信誉的手段谋取市场竞争优势的行为,却毫无建设性,甚至对于整个行业未来的发展都是一个打击。
维护用户权益,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这是反流氓软件运动打从一开始就标榜的口号。然而直到今天,当法律认定其为不正当商业竞争时,当杀毒软件厂商唱的这些双簧戏被一一识穿时,公众才发现这个口号只不过是其敛财的幌子,而这场声势浩大的反流氓软件运动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商业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