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杂志记者/裴少铭 近期,有消息传,全球前两位零售商沃尔玛和家乐福的总裁在法国凡尔赛开会,讨论了沃尔玛购并家乐福的事宜。消息一出,家乐福马上出来“辟谣”,并分析自己如何强大。而后,又有分析人士指出,家乐福此举很有可能是想抬高自身股价。 据统计,去年,家乐福的盈利下降了15%。目前,家乐福集团已经出售了海外资产9亿欧元,而未来这一数字还将增加10亿欧元。 国际零售巨头的大动作,往往宛如飓风,它不但能搅起全球零售业的海水,更能暴露万里海域下的冰川之角。 奔向“救世主” 眼下,家乐福已经退出了日本、墨西哥等地市场。它的现状恰恰反映出了全球零售业的一个共同处境。 10年来,日本消费市场的价格每况愈下;欧洲经济的持续萧条和就业危机对其消费也构成了严重的打击;拉美地区政治动荡和罢工频繁,人民生活充满变数。 零售业的兴旺需要富庶的土壤,还需要当地旺盛的购买欲望来配合。 目前,具备这些条件的地区,除了北美,就是亚洲。想比而言,对于全球零售商来说,经济持续20多年以两位数增长、而且正在流行假日经济和消费时尚的中国,简直就是他们前生注定的救世主。 据商务部调查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百货连锁企业仅前30家的销售额就达到了2365.3亿元,同比增长29.9%,店铺总数已达13467个,同比增长21.2%。 背负被并购阴影的家乐福也没有放过这个大好时机。尽管在其它地区业绩不佳,但是在中国,它的战绩仍然可圈可点。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CTR的调查显示,家乐福在中国15个主要城市范围内的市场占有率达4.7%,居所有零售商的第一。 看来,不管家乐福未来的大东家席位是否易主,国际零售巨头们强化进攻中国市场的事实,已经成了铁定不可能改变的事实了。 “你死我活”的攻伐 自去年我国开放零售市场以来,沃尔玛一直在中国各大城市开疆辟土。也正是从那时候起,一个全新而冷酷的概念——“死亡圈”,才开始在业界广泛传播和使用。 继沃尔玛首先在上海布下“五公里死亡圈”后,最近上海永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充分吸取个中之道,收购了“灿坤大陆”的零售资产,实现在沪布点50家,然后推出了更加残酷的“3公里死亡圈”。 所谓的“3公里死亡圈”,就是说“要让上海老百姓在自家周围3公里的地方就要找到一家永乐店。目的就是要以绝对的便利消灭3公里之内的所有其它零售商。” 50个网点,这个数字,已经是其竞争对手的两倍左右了。一时间,如此的规模让永乐成了当他所有零售企业的最强悍的敌人。据悉,目前沃尔玛在上海的业绩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回落。 同样的竞争态势,在北京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日前,家乐福已经签下了入驻大钟寺国际广场的合同,其商业面积约达2万多平,租期为20年。大钟寺地区历来是北京市批发零售业的一个集中区。家乐福的到来,真不知道将会给附近的当代、双安、利客隆、金五星、北京大钟寺批发市场……带来什么样的销售前景。 据统计,目前,北京本地零售商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天客隆和华普是京城零售商中业绩下滑最快的企业,他们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从去年的5.3%和6.6%下降到2.8%和5.1%;而京客隆也从去年的7%下降到了6.6%。 竞争不仅表现在网点的布局上,更表现在规模的整合和市场的新辟上。永乐之所以能在上海布下“3公里死亡圈”,最直接的诱因就是它收购了“灿坤大陆”。据悉,目前家乐福、麦德龙、乐购、万客隆、物美等中外巨头都在向一家颇具规模的全国零售企业主动示好,准备进行股权上的渗透或联姻。假如这几个巨头中的某一家最终获胜,那么它将无疑取得竞争的主导权。 最近,资本市场也传来消息,隶属马来西亚金狮集团的百盛,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申请,计划今年10月登陆香港主板。据悉,百盛此次拟募集资金1.5亿美元,主要用于在内地无锡、绵阳、德阳等一批二线城市兴建零售网络。 目前,百盛在中国已建成网点约50家左右,新募集的资金,大约还能兴建35至40家左右。而据知情人士透露,百盛的抱负还远不至于此,到2008年,它准备使其在内地的网点总数达到100个,而所有新建网点几乎都在二三级城市。
“救命稻草”另有新解 2004年是中国加入WTO后零售行业受到保护的最后一年,从2005年开始,外资零售商进入中国市场不再受到股权、地域、投资方式的限制,中国零售行业即将迎来一场新的变革。 也许正是迫于井喷前的生存压力,各大零售企业才以各种手段不遗余力底地参与竞争。但是,冷静地分析业界目前的竞争形式,主要还是低水平的网点数量的较量而已。有关专家和机构预言,要想最终在这场混战中取胜,零售企业必须探索新的竞争和生存策略。 “由于目前这种竞争,传统零售商的生意越来越难做,甚至可能会逐渐走向死亡。”IBM大中华区零售行业解决方案部总经理陈明华对《环球》杂志记者说,“对中国的零售商来说,未来如何利用同消费品生产企业的协作,加快商品流转的速度,降低商品成本,提升物流配送的效率,同时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是竞争制胜的关键。”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IBM合作制作出一个“2005年消费品生产企业眼中的最佳零售商排行榜”。值得注意的是,在15个上榜的零售商中,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隆等全球知名零售企业都名列前茅,而生产企业认为最优秀的前6名零售商,竟然全是外资和合资企业。 “由‘向价格和费用要效益’变为‘向供应链要效益’,这一转型未来必将成为所有零售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IBM业务咨询服务事业部资深顾问康炳华针对这一排行榜解释说,“我们的调研显示,目前一些国际知名零售商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有的甚至已经开始和生产企业一起开展‘共同管理、共同维护市场和促销’了。” 国际知名零售企业是这样做的,我们本土的绝大多数零售企业又如何呢? 对于这个问题,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IBM做过相关调研。据裴亮先生透露,2005年上半年,生产企业对中国零售商合作的满意度已经从2004年的39.6%下降到了37.8%。也就是说,目前大多数中国本土的零售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并不能让人满意。 这就是差距。裴亮先生提出,目前中国本土的零售企业要摆脱破产的宿命,必须要在经营模式上有所突破和创新。这些突破和创新,包括战略和管理的创新、业态和经营模式的创新、技术的创新(比如说IT的创新),等等。 “一个基本的结论,零售行业要靠长跑,而不是靠短跑。”康炳华先生对《环球》杂志记者说,“未来,零售企业将越来越能体验到与生产企业的战略伙伴式合作才是双方面取胜的根本。”
(插排内容):据AC尼尔森调研显示,2004年,中国城镇已有快速消费品(日常用品)销售网点464万个。目前,这一数目还在急剧上升。大量内外资大型零售商都在千方百计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力图向中国各省区渗透。而中国本土零售商的市场占有率却在急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