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农村教育对农村城镇化的意义,论述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农村教育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城镇化 农村教育 发展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是农业经济改革的战略选择,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近年来,结合我国实际,在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进展缓慢。在现实生活中,农村人力资本的匮乏、农村教育的不配套,成了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巨大障碍。因此,有必要对农村城镇化与农村教育的关系进行分析, 针对我国农村城镇化的阶段差异与地区差异, 加快农村教育改革。从而更好地把握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为加快城镇化进程创造有利条件。
一、农村教育对农村城镇化的意义
农村城镇化是指在农村地区生产力结构、生产经营方式和农业人口的收入水平及结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与城市文明逐渐接近、趋向同一和城乡差别缩小并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自然历史过程。
(一)农村教育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来稳定农村城镇化的基础
农村城镇化基于规模经济,对农业来说就是农业的规模经营,农业的规模经营又必须以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在我国基本国情矛盾———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矛盾制约下,只有充分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才能解决9亿人为4亿人搞饭吃的现状,只有充分提高人均劳动的农产品产出,才能积累更多的农产品的剩余,农村城镇化才会有物质基础。以为“三农”培养人才和发展农业科技的农村教育必将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农村教育加速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农村城镇化要求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工作,要胜任非农产业的工作,就必须提高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 农村城镇化对农民的知识化、技术化要求。第二, 农村城镇化对农民观念的现代化、科学化的要求。初步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以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为例,在2000年,江苏省农村经济调查局所调查的全部农村劳动力中,转移的劳动力的文化指数为8.98,比全部劳动力的文化指数高出1.01年。由此可见,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构成明显高于农村整体劳动力的文化构成。在被调查的全部劳动力中,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占14.07%;在转移劳动力中,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占转移劳动力的30.39%,高出整体劳动力结构16.32个百分点,逐步呈现出的专业化特征,劳务输出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文化程度之间的关系还表明:文化程度越高的劳动力转移的人数越多。这表明,教育有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三)农村教育促进农民到市民的转变
农村城镇化还必将引起农民生活方式的急剧变迁,“农民”与“市民”、“乡下人”与“城里人”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农民的生活方式随着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而不断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农民变市民,除居住地域、居住环境、工作条件等硬件方面的转变外,还有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精神层面的转变。而精神层面的转变则往往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农村教育要很好地实践其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既要发挥其农业科技方面的作用,还要在提高农民的综合文化素质、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既是农村城镇化对农村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农村教育适应社会、适应市场经济、适应农村城镇化自身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随着农民个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农村文明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乡村文明只有与现代城市文明相融合,才能完成农民向市民的演变,农村城镇化才能真正实现。
二、农村城镇化中农村教育的现状及分析
(一) 农村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本匮乏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事业得到了极大发展,教育规模、水平,居民受教育程度都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从农村普查结果看,农村人员文化素质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都很低。据江苏省农村经济调查局统计,到2000年底,江苏农村实有从业人员为2688.03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2.2%,位居上海(88.31%)、北京(77.54%),天津(71.99%)、广东(55.00%)等十个城市之后,排第11位。这与江苏社会经济总量位居全国之首的地位相比,又显得不大相称。按边际报酬递减原理,农村劳动力的“过密化”,即以密集的劳动投入为代价来换取农业经济的增长,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因此,农民的就业问题要远比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严重得多。事实上,全国平均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比江苏省还低。主要原因是,农村初中学生大量辍学。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初中后教育机会少。一方面,高校扩大招生、非义务教育阶段可以收学费,以及用人单位片面聘用高学历者,这些因素都刺激了普通高中的畸形发展,致使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办学不景气,农民不得已才选择普通高中的。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农村乡镇没有高中,县城高中提供住宿的名额有限,且花销超出了普通农民的承受能力。
(二)农村教育与农村城镇化的阶段差异和地区差异不配套
农村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在其发展过程必然会显现出从量变逐步走向质变的发育进程的阶段。据美国城市地理学家纳赛姆(raym.noutham)描绘的城镇化发展的S型曲线,城镇化水平在30%以下为初期平缓发展阶段:30%~65%或70%为中期高速增长阶段;70%以上则为后期平稳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至1978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处于20%左右;截止200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仍在30%左右;同时,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差异,既表现在南北差异上,又表现为东、西差异上,其中尤以东部沿海与西南边陲的差异更大。具体为:我国西部省、区基本上处于城镇化的初期阶段,此时的社会进程基本上是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伴而行,现代化进程开始启动;我国东部省、区基本上处于城镇化的中期阶段,此时在第二产业保持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第一产业比重进一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迅速增加,主导产业开始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社会进程是工业化推动城镇化高速发展,现代化进程开始加速;我国京津沪三个老直辖市和港澳特别行政区处于城镇化后期阶段,此时该地区将进入现代化社会。主要原因是:(1)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由于优先发展的重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工业人口吸纳能力较差,改革开放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工业化劳动力转移模式,长期以来对农村人口转向城镇的户口限制政策等,都减缓了我国农村城镇化的速度,致使目前我国城镇化仍是滞后的。(2)地区资源不平衡、农村教育的滞后性,制约了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整体提高。(3)单一的人才规格和培养模式,难以适应不同地区城镇化需求。主要表现为:第一,不同地区专业化水平、程度不同,规模化经营和农村城镇化进程不一致,所要求的为农业服务的科技人员、植保人员、农机人员及其他服务人员的服务内容、服务水准、服务观念和服务方式也必然不同。第二,不同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富裕程度、专业和文化水平差别很大。有些农民还在重复着几千年来的犁耕镰收,有些农民已是掌握现代科技、现代信息,以市场为取向、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新型农民。这就要求农村教育的层次、水平、专业结构与之吻合并适度超前。
(三)农村教育投入不足,且投入结构不合理
经济贫困的根源在于教育的贫困,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很小,农村教育的投入更少。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农村基础教育除了经费匮乏,投入严重不足以外,投入结构也不合理,基础教育投入在教育投入中所占比重较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的“二元结构”是中国特殊的国情,并且还会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存在。在城乡“二元社会”背景下,城乡教育必然也是“二元结构”的教育。然而,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具有明显的城市化倾向,极少为农村、农民和农业培养人才,严重不适应新世纪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发展农村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农村教育必须全面深刻的改革和创新
1.营造一个宽松的学校环境,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1)建立创新教育的新型教学环境。创新教育是要启发、诱导和强化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开拓受教育者的智力存储与思维潜能,培养受教育者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受教育者不仅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精神素质和文化知识素质,而且善于在实践中将这些素质以高度综合的形式加以升华和应用。(2)营造有益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教学管理环境,以激发学生个体的积极性和人的潜能为出发点,要彻底改变过去“看守式”的垂直管理模式,建立全新开放的符合个性发展需要的教学管理模式。(3) 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在教育思想上,要转变单纯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在教育目标上,要转变以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能力;在管理上,要转变统一模式、统一要求的教育观念,同时还应转变以狭窄的专业教育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的教育观念。(4)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灵活自主的学习空间,课程设置分层次、按模块,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5) 创新教学内容方法。构建综合化的课程体系,重组相关学科知识,创立跨学科、边缘学科课程,增加新知识和现代科学内容。(6) 创新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就是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一体,改变以分数排队的单一评价模式。
2.均衡发展城乡高中阶段教育。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在2010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农村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贫困,但贫困并非完全是土地的贫瘠,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教育的落后或缺乏。其中一个最不合理的现象是在农村教育结构中出现了初中后教育的较大空缺,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严重落后于城市。如果说基础教育的功能是使全体国民达到具备基本文化素质,那么,中学后的教育,包括职业技术教育在内的高中教育则与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紧密地连接在一起。高中阶段教育要超常规发展,特别是农民欢迎的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更应不失时机的发展起来。
(二)因地制宜,采取合理的农村教育政策
面对我国农村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势头,以及老直辖市、东南沿海、三北地区与西南边陲省区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需要采取相应对策:
1.农村教育布局需做重大调整。我国农村教育历来以行政区划为基础予以布局,这一观念已陈旧落后。因此,应尽早以“大手笔”调整学校布局,按人口规模和转移趋势规划学校布局,乡(镇)或中心村办小学,不是按行政建制的乡镇分散人、财、物力,而是撤乡并镇或在中心镇重点加强初中校建设,在县城和有条件的中心镇设置与发展高中校,取得教育发展的主动权和良好的学校规模效益。
2.加强对农村居民的“离农教育”。“离农”不仅是一种工作的变动,空间的移位或称谓的变化,而是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由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的重大转变。已经搬迁到城镇的居民,要从“内涵”上实现这种转变;尚在乡村的居民,要迎接城镇化的挑战,继续准备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向城镇人口转移;留下少数务农者,也就是逐渐成为懂得现代科学技术、从事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也可能是“离农”而受教育深造的“还乡团”。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出现的“民工潮”,应采取包括教育培训在内的恰当的疏导政策,使其适应城镇化发展对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的需要,实现有序流动。
3.有差别的应对农村教育格局。在那些城镇化约在30%及其以下的地区,其农村教育格局仍应以县城为重点发展区域,形成以县城为龙头,由基础教育和职成教育两个系列组成的县、乡、村(行政村或中心村)形成的教育网络,并在大有发展前景的乡(镇)或新兴集镇的学校,预留出教育发展的空间,以便随城镇化的进程而与时俱进。京津沪这些城镇化超过70%的稳步发展区域,应该按县城或中心城镇、建制镇、中心村或联村这三级,稳定中、小学教育规模,着重提高教育对现代化建设的适应度,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在闽粤江浙等城镇化水平较高而又发展迅速的地区,除了在义务教育范围内注意均衡发展,保证基本的办学质量外,非义务教育阶段应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依靠有效机制引导教育投资向市场带动、工业带动、外向带动等有发展前景的区域集聚,以使这些区域的教育发展与其成为中心城镇或城市的地位相称,发挥其作为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对周边城镇和乡村的示范与带动功能。
4.把“城市文明”教育提上日程。尽管城镇化发育程度不同的区域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有很大的差距,但面临农村城镇化迅猛发展的挑战,农村各类型区都应把“城市文明”教育提上日程。
(三)扩大投资渠道,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
从农村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来看,为保障对农村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我们应该保障其投入的回报,即其收益应该大于成本,当然针对目前的农村现有的情况,在短期内很难保证其收益一定大于其投入,需要财政的支持,毕竟这是一项比较长远的规划,且其具有对社会巨大的经济外部效应,很难用其本身的成本收益来衡量的。根据现有的成本收益模型:
NPV=
其中:Ct表示t年的净现金流量,
r表示折现率,
NPV表示净现值。
考虑到教育投资的特点,首期投入比较大,即在短期内投资规模大,净现金流量为负,需要融资,所以这牵涉到资金的融资方式;为保障其投资回报,也牵涉到怎样保证其可持续性发展。这需要:
1.扩大投资渠道,尽量使用低成本资金,如财政资金,政策资金,和国际上对我国农村的扶持资金,降低其运作成本
2.实行教育产业化,寻求更多的利润增长点。
3.节约资源,有针对性的发展农村教育,跟城镇化需求挂钩。
4.加大财政的大力支持,在税收、资金和转移支付方面对农村教育事业给予优惠。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人力资本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往往存在着拐点,即他们对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在越过拐点后就可能呈现下降的趋势。结合这一现实,我们就应该寻找最佳的投资方向来获取最优的投资效果。因此,把有限资金投放在生需成本较低的初等、中等教育上,比用在生需成本高得多的高等教育上能带来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一、宋俊岭、黄序,《 中国城镇化知识》,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二、朱守银 ,《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改革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三、李少元,《城镇化的挑战与农村教育决策的应对》,《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四、邱建新,《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教育的关系及对策》,《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第二期
五、江苏省人口普查办公室.江苏省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围统计出版社,2002年7月
六、夏永祥,《农民收入、农民负担与结构调整》,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