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产业链上下游 纺织服装,青岛产业链之痛 1



小张在青岛重庆路麦德龙商场附近一家货运公司干搬运工,他所在的这家货运公司专门从事浙江-青岛的零担货运业务,其中布料是他们主要的货源之一。小张很骄傲地告诉记者,青岛许多品牌西装和床上用品所用的布料都经过他的手,从青岛整个纺织服装产业的角度来看,小张所从事的工作是对于纺织服装产业链断链问题的一种弥补。

 

现状: 青岛的名片

一直以来,纺织服装业是青岛的标志性轻工行业之一,也是青岛市长期使用的一张名片,尽管目前这种名片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其他行业的高歌猛进显得有些褪色。

在青岛服装协会秘书长李明超的眼里,纺织服装业在青岛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青岛拥有良好的纺织服装文化氛围,特别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管理基础。

青岛纺织服装业门类齐全,配套产品多,产业链较长,基本形成了上中下游相衔接的产业体系。已涌现出一批骨干企业和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目前,我市纺织服装业主要从事出口订单加工,总体上还处于加工集聚的初级阶段。服装产业链包括:科研、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生产(加工)包括:纺、织、印染、整理、服装制造等环节,以及纺织服装装备制造。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纺织服装业开始大量接收三来一补加工贸易订单,进行贴牌生产,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以劳动力资源和成本为竞争焦点的企业集群初步形成,建立起规模庞大、品类齐全的服装加工体系,这是我市纺织服装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市规模以上的纺织服装企业近共有350多家,2004年上半年,全市纺织服装企业完成工业销售收入135.8亿元,同比增长34.1%。

针织是青岛纺织服装的亮点,尤其是近年来,青岛针织产品链发展迅速,目前青岛拥有规模以上的针织企业近百家,出口和利税都占到纺织工业总数的30%以上。即发集团、华金集团、中大集团、雪达集团、大农服装等企业,具有较大生产能力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针织骨干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营销能力,即发集团的自营出口位居全国服装企业前列。

青岛的区域特色经济逐步形成,即墨市针织服装企业近有近400家,产业集中度较高,规模效益明显,形成了集纺、织、染整、服装制造、销售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对行业、市场影响力较大,对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贡献比较突出,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针织名城"的称号。位于即墨市的"青岛服装城"是山东省重点培养的四大服装市场之一。而同时,胶南市的纺织机械和胶州市的皮革服装产业链都已形成规模,在当地工业经济中占有较大比例,在全国都有了较大的影响。

近年来,青岛市政府也将纺织服装业作为重点支持和重点发展的产业,力图重振“上青天”的辉煌,在有关行业规划中,青岛市力图在2005年把自己打造成中国时装名城,实现销售收入达到308亿元,2010年达到706亿元。

焦点:断链之痛

 纺织服装产业链上下游 纺织服装,青岛产业链之痛 1
丁国林是位于城阳高速路口附近一家床上用品企业的副总经理,他告诉记者,他平均每月都要花上10天左右的时间从南方采购布料,然后运输到莱州一家印染厂进行印染,然后再运回工厂加工,最后加工产品出口。丁所在的企业是青岛纺织企业的一个缩影,在记者采访调查的1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中,与丁国林一样,大家不约而同地谈到了行业发展层面上的同一个问题——“断链”。

“目前,我们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显然还不够完善,纺、织、染、整不配套,甚至部分环节已经出现了断链现象”。青岛服装协会秘书长李明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服装产业有一个很长的产业链,而这些链是环环相扣的,只要其中的一个链条断了,整个产业链都会受影响。

长期困扰青岛纺织服装企业的一个问题是面料来源问题,由于青岛纺织服装处于一个“代工”的阶段,为国外客户加工的产品比重自然就比较大。

因为产业链的不完整,青岛纺织尤其是服装必须比同行业的竞争者付出更多。根据丁国林的说法,国外客户对于面料的要求非常严格,多数人家指定的面料,我们的本地企业都不能生产,只有多花些运费从江苏南通和浙江等地进货,“其中的关键应该是是技术和设备上的问题,我们的许多纺织企业受自己的设备局限,只能做一些普通规格的布料,生产不出人家那些有含量和手感要求的原布”。

原青岛纺织总公司总经理王磊在时装周期间也表示,服装产业链的链头是服装面料。而目前面料生产正是我们服装生产的最薄弱环节之一,应该承认,我们面料的质量、价格、花色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但是产业链的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面料,去年发布的《2003-2005年青岛市服装产业链发展规划》中,对我市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除了面料这一看得见的链条之外,研发、人才等不容易看见的几个环节也被重点提及。我市纺织服装工业过分依赖劳动力资源低成本优势,技术进步缓慢,装备技术落后特别是印染、后整理技术、能力低,紧密纺和液氨后整理等先进设备还是空白,导致质量、品牌创新能力不强,劳动生产率不高。有关数字显示,我市纺织服装工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处于较低水平,新产品产值率仅为9.8%,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率只有5%,多数企业尚缺乏一支训练有素的设计师队伍。

许多环节缺失或者说不完备,让青岛纺织服装企业成本倍增。丁国林就深受其苦,他告诉记者说,“说实在的,我们更不愿意大老远把布匹运到青岛以后,再运到莱州去染,这样算起来,即使不算人工,光运费和损耗就额外增加了不少成本,许多小单子,我们本来就不怎么赚钱,如果真加上这些,基本上就是赔钱做,可是没有办法,我们找到的青岛印染企业,一个是印染质量不过关,另外成本也太高”。

在关键的面料、印染、后整理等环节之外,还有一些无关大局的环节也让青岛企业感觉颇不方便,李明超说,“例如,服装加工的必须辅料之一——纽扣,我们都依靠南方的企业供货”。

解读:女装尴尬

“青岛姑娘外地装”,是让青岛纺织服装业尴尬的现象。

在今年时装周情况通报会上,青岛市副市长吴经建再次直面这一尴尬。他说,青岛有深厚的纺织服装工业基础,近几年来也涌现出了绮丽、即发、红领、巴龙、华金、一诺、好事中等服装名牌,但是这些企业生产的要么是男装、要么是内衣。而最具有时尚元素、展现服装流行趋势的本地设计生产的女装名牌却只一直难得一见。他说,实际上,女装最能代表一个城市服装发展的实力和水平,青岛市鼓励企业创女装名牌,是对青岛纺织服装业的一种产业引导。

“青岛这座城市开放、时尚,但是没有与这个城市相对应的女装名牌,的确是我们的一大遗憾。”李明超对记者表示,“服装是纺织业的龙头,如果女装能率先发展起来,就会带动整个纺织面料的发展。”

然而,从产业的角度来研究,造成这种现象的不是别的原因,正是产业链断链问题,而且主要是位于产业链源头的服装设计和面料生产。

在服装的发展的历程中,女装代表着行业的潮流和方向,是企业和行业,乃至一个城市服装生产、研发实力的标志,同时女装占据了服装市场的大部江山,是最重要的时装门类。女装的特点也决定了对于服装产业链更大的依赖度,它需要更加时尚撩人的设计、更加绚丽多彩的面料。而且对于女装企业来说,极为关键的一点是,必须不断提供最新的、最流行的设计款式和面料。

这样的基础条件,注定青岛女装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暂时缺失。

青岛市政府力图借助每年一次的国际时装周平台打造青岛的“时装名城”。早在,2003年青岛国际时装周上,青岛市政府就承诺,只要本市企业的女装产品能获得中国名牌或中国驰名商标,就将获得800万元的奖励,而且是连续3年,每年都奖,这样奖励总额其实是2400万元。这样的重奖力度不仅开了青岛市先河,在国内也没有第二家。但令人遗憾的是,女装品牌800万元的重奖已经一年了,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业前来捧回大奖。

“青岛市政府对于重奖女装可谓是用心良苦”,李明超说,“青岛目前已经有雪驰、即发、喜盈门三家企业成为同时荣获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的双冠王,但这些家企业一个主打是羽绒服装、床上用品,另外两家分别主打针织内衣和毛巾。青岛女装企业虽然数量不少,但在名牌上还是空白,政府单独给女装设重奖,意在突破一点,带动全局”。

“不过,我们的女装企业想要在一两年时间,创出名牌来,拿走大奖,显然还有不少困难要克服。”李明超分析说,青岛的女装,比起男装来,品牌基础更显脆弱,因为男装的红领、巴龙、好事中已经在国内有了相当知名度,而女装则养在深闺,品牌影响力尚待提升。

思考:如何定位?

在记者本次采访的多数企业看来,青岛要彻底解决产业链断链问题自然非一日之功,但是解决问题也完全可行。其中,选准定位当是青岛纺织服装突破的一个关键点。定位包括了两个方面:一个是青岛纺织服装行业要选准行业定位,青岛纺织服装企业要选准市场或者说产品定位。

行业的定位往往对于纺织服装企业具有指导性的作用,从而也可以对产业链的缺失进行调节。

在上届青岛国际时装周上,青岛市社科院城市所所长、研究员郭先登曾经提出过青岛纺织服装业的行业定位问题。郭先登研究员说,“建立服装名城,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自己的劣势,如受各种内外因素影响,产业发展波动性较大,影响了产业整体竞争形象的确立;产业各种资源整合距离南方地区有较大差距,非常有影响大的服装品牌太少;人才匮乏,尤其是设计人才匮乏,成为产业发展的一个障碍”。郭先登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营造行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形象,关键要有一个准确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定位。具体说,一是大类产品发展定位。突出正装重时装,针织服装是拳头;正装抓西装,时装抓女装,针织服装外衣化。二是市场开拓定位。抓出口,建设世界工厂;抓内销,稳固区域市场,开拓全国细分市场;建设青岛服装产品整体销售竞争新形象。三是整体形象定位。学深圳,赶大连;三五年内,使青岛成为中国北方最有影响的服装名城。四是战略布局定位。以青岛服装工业园为核心,按照近期目标创造品牌10个、中期目标创造品牌30个的要求,在即墨建设成熟性的服装品牌群体性产业;三五年内,在全市建设起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服装科研中心、服装品牌设计中心;三五年内,推动其他几家服装企业成为上市公司。

企业的市场定位是完善产业链,也是企业成败的最终决定力量。

原来在青岛市经委工作的一位官员告诉记者,“这个行业目前突出的弱点是,专业化水平不高,大企业不够强,大企业内部相互间关联度低,相互协作配套不紧密,而小企业又不够精,大小企业都普遍缺少竞争的活力。”

大企业无疑是青岛完善产业链的关键,有实力的服装企业如果能够在缺失的关键产业链条上先行一步,不仅可以实现自己的突破,在企业内部实现配套协作,也可以完成弥补青岛整个产业链条的缺憾。

对于面料问题,原青岛纺织总公司总经理王磊认为,“我们的面料上要缩小差距,必须实现产业的升级。目前,由于企业设备老化,关键设备不过关,特别是后整理加工技术落后,影响了面料质量的升级换代。因此,一些相关企业应重点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提高制造水平和后整理加工水平,满足市场对高档面料的需求”,据青岛纺织总公司办公室主任刘玉刚介绍,目前处于印染环节的凤凰印染公司在蜡印产品上,已经逐步在国内市场上确立了技术优势,公司因而得以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在许多环节上,青岛企业正迎头赶上。

但是目前来看,青岛企业显然在短期内还不能实现完美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条。

在青岛目前三个中国驰名商标企业雪驰、即发、喜盈门的定位来看,这三家企业的主打产品分别是羽绒服、针织内衣和毛巾,从他们的市场定位来看,企业的专业化定位和成长无疑依然是企业发展的主流。

在去年底,我市1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曾经组织去省内一些知名同行企业如魏桥、兰雁、耶莉娅等参观,回到青岛后,青岛一家国有纺织企业的副总感慨说,“这些邻居同居已经把我们远远甩在了后面,人家基本已经形成了完善的配套的产业链格局,做稳了在行业中的位置,我们不少企业却还在为生存苦苦挣扎”,这位人士分析,“成长中的青岛纺织服装企业也必须有所扬弃,不能什么都做”。

丁国林对于小企业的定位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说,“小企业资金实力毕竟有限,但是如果能够自己开发一种可以依托的技术,如目前的生物纤维素纺织品技术中的一种,那么对于这个小企业来说,市场将不可限量。而青岛一家专业从事枕头生产的企业——适之宝枕工坊的林小姐告诉记者,“实际上,如果小企业能够把一种产品转专,做细,在一个小领域做成了全国的专家,前途也会非常好”。

历史:“上青天”的由来

青岛的纺织服装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基础,是中国近代纺织业的发祥地之一。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到六、七十年代,中国纺织业一直有"上青天"的说法,“上青天”是对中国当时的“三大纺织工业基地”——上海、青岛和天津的简称。

根据有关记载,早在1902年的德占时期,德国的“德中蚕丝工业公司”就在青岛的沧口辟地350余亩,设立了大型蒸汽缫丝工厂“德华缫丝厂”。起初,该厂因使用了“胶东柞蚕”而一度投产失败。后来,在改用了“东北柞蚕”后,才使大规模生产获得了成功。至1907年,该厂已培训出技术工人1700多名,生产出的蚕丝粗细均匀,质地光滑,容易染色,一下子就打开了欧洲市场。1913年8月,实业家周学熙来到青岛,着手筹办了华新实业公司。不久,他从德国人手中买下了“德华缫丝厂”,将其更名为“华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工厂”。这是青岛的第一个纺纱厂。

第一次世纪大战后,随着日军登陆胶州湾,日本的纺纱业也纷纷抢滩青岛。1915年10月30日,日商内外棉株式会社在四方机厂西北部,率先设立了“内外棉纱厂”。在随后的几年内,日本的大康、钟渊和富士等纺织公司相继也在青岛开办了一座座纱厂,使青岛逐步形成了由日商垄断的“九大纱厂”。到1945年为止,国民党接收大员在接收日本纱厂时发现,上海有三十几家,青岛就有九家,而天津已是七家。这其中,青岛的纱厂普遍规模较大,人员多,故生产能力仅次于上海。所以说,“上青天”的排序,也是按照当时上海、青岛和天津这三个城市的纺织生产能力的大小而决定的。

建国后,青岛纺织业不断发展,一直到60、70年代青岛都是全国纺织业的三大基地之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69165.html

更多阅读

三年之痒,七年之痛 三年之痒七年之幸

我很想知道,是什么,让我们渐渐放松了发誓要紧握一生的手?是什么,令我们曾经相依相偎的两颗心,咫尺近,又天涯远?所以,我普及知识来了。前世之事,后事之师啊。反正,我真的很努力了。毛主席说,和天斗其乐无穷,和地斗其乐无穷,和人斗其乐无穷。是不是

波音:全球产业链之痛

     波音787梦想飞机又出故障了!10月9日,日本航空公司的三架波音787客机先后因故障而中途折返。年初电池起火故障曾让全球787停飞,余烬未了,这次彻底把“不安全”的标签戳在了787上。  作为开放式创新的经典案例,波音不知道多少

全球十大婴儿服装品牌 十大服装品牌电子商务之道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pcem网络整合营销研究中心  凡君“现在还不触网的品牌,10年后将被消费者遗忘”这句话一点都不危言耸听。随着网络的普及,电子支付的实现,智能型电子商务信息化交易以及网络技术手段的加强,服装网络营销市场的增长速

库存服装批发 服装行业的库存之痛

  服装行业该如何来消化渠道库存呢?通常最实用的方法无非还是将库存一级一级地转移下去,然后通过终端的大规模促销,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更好的办法值得推广。  服装店由于其紧跟时尚潮流的特点,决定了其款式必须经常更新。而去年还

声明:《纺织服装产业链上下游 纺织服装,青岛产业链之痛 1》为网友姑娘我娶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